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印度软件业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而中国的软件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 ,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印度的软件业已经进入中级发展阶段 ,中国软件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优势 ,如国内需求大 ,资本和人力资源充足等。中国软件业可以借鉴印度发展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几乎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了各自的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历程。无论从发展经济学还是世界经济学的角度,都可以从这两个典型的大国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在发展战略理论和经济政策实践这两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近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印度经济发展能否超过中国有不少讨论,本文根据中、印两国1980—2000年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制度安排的变化,来比较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型的异同和得失,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印度经济发展能否超过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化,当前世界经济正迅速融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与此同时,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却正在由一体化走向分散化。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地方产业集群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其中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本文就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印度软件产业集群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对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演进历程、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 ,本文的分析也表明 ,印度政府对中小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同为亚洲大国的印度自从1991年实行经济自由化以来,其现代化的进度也在明显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经济增长开始提速,已经踏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中印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是同时又具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因此人们很容易把它们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印度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供需缺口、政策扭曲和制度缺陷出发,比较中印两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源与外在动因,然后分析非正规金融高速成长所带来的经济绩效和制度效应,以及两国政府对待非正规金融的态度转变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印度经验教训、完善中国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印度"愿景是莫迪本人的施政目标、行动计划和印度崛起的大国战略。莫迪"新印度"愿景重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强化政府,对外推行"印度至上"大国外交,为莫迪政府赢得了国内支持,激发经济增长并在国际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如今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宗教民族主义上升等挑战,特别是受印度国情所限,在加快开放与保护国内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矛盾。伴随着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下阶段中印关系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安全及人文对话,使"龙象共舞"成为中印关系"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双边商品贸易持续增长,商品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资料,中印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2.648亿美元扩大为1998年的19.22亿美元,增长了6倍多,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外贸伙伴中名列第20位(见表1)。表1 中国与印度的商品贸易(1991~1998年)     (亿美元)     时间中国对印出口中国从印度进口贸易平衡贸易总额…  相似文献   

10.
在1959-1962年的中印危机中,印度国内政治扮演着一个悲情角色.官僚政治的权力之争和派系互动,使得尼赫鲁的中印危机管理战略实际上成为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在中印边界危机事件爆发后,尼赫鲁出于维护自己国内政治地位的需要,决定公布中印两国政府间的一切信件往来,以安抚国内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自己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使自己一步一步成为其反对派和右翼分子的"被绑架者"和"代言人".中印两国间的危机外交形同虚设,印度的危机管理战略只剩下强迫和军事内容,导致中印危机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印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加速增长,使中国和印度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但是,中印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论述了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并分析了造成中印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金融服务的核心部门,同时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领域——股票市场作为探讨对象,从市场表现的角度探索印度股票市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并与我国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的和平发展》两份白皮书中,中国政府系统阐述了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目标和意义,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和决心。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了部分崛起,美国通过半和平的方式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家,实现了全面崛起。这些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参考。为塑造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需要尽力减少当前面临的国际体系环境、与各大国的力量对比、周边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中国如果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使美国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让中国的制度和价值观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就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23日,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在成都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前两届论坛分别在北京和新德里举行)。来自印度、美国、法国和新加坡等国的学者,以及国内新华社、中国社科院、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联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形式。印度UGC一仆删ET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向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服务为目标,以分层管理模式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为基础,选择合理营销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功构建了印度最大的数字图书馆联盟;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亚洲政治结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印度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印度教文化分别在两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主流文化地位,它们所体现的特有政治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两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上,使政治层面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印度东北部地区基本情况,以及印度政府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了近期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阐述了作者从研究中得到的关于中印经贸合作的启示。文章认为印度东北部地区经济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应是中国与印度开展经贸合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8月6日,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贾米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巴基斯坦项目组在四川大学联合举办了“阿巴地区和美国:中国和印度的作用”第三届中印专家对话会议,现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阿富汗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金融环境的角度,分析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两个明显特色:第一,吸引的外来直接投资远远少于外来间接投资(包括不带控制权的股权投资);第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可与著名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本土高科技企业。本文认为,印度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便利了本土企业的融资,促成了印度外包业务和外来间接投资的盛行,也促进了本土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地区强国分为地区最强国、地区次强国和非典型地区强国三种,尝试从战略配合方的地区强国和战略发起方的美国寻找自变量,搭建一个地区强国配合美国地缘战略构想的分析框架。本文发现,地区强国的地区主导地位焦虑和美国对待小多边主义的态度,对地区强国配合美国地缘战略构想造成影响。地区力量对比变化在国内认知的作用下,刺激地区强国产生地区主导地位焦虑,促使地区强国产生配合美国遏制共同“挑战国”的地缘战略构想的冲动;小多边主义作为美国拉拢地区强国的重要合作方式,对地区强国配合美国的地缘战略构想具有吸引力。当这两个因素兼具时,地区强国便会积极配合美国的地缘战略构想。本文选取地区最强国印度加入四国安全对话机制(QUAD)的进程,以及由非典型地区强国变为地区次强国的日本推进和参与QUAD的过程为检验案例,验证了本文解释框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