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咏华 《学习论坛》2008,(12):63-67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就其内部构成来看,它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要素有机综合的系统整体.这一系统整体同样具有层次性,如果把作为"母系统"存在的社会称为总体社会的话,那么体现社会主体(人)及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社会"子系统",就可以称为主体社会.在主体社会的视域中,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内容宽泛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来看,保障人的基本权益,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切入点.因此,在主体社会的语境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点是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任务是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郭文祥 《实践》2013,(6):14-16
党的十八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立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作用,并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内容对加强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把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此,我们要结合内蒙古社会建设的实际,从保障和改善民  相似文献   

3.
李培志 《世纪桥》2013,(12):11-13
"美丽社区"建设是当下提升社区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有效契合,也是当前着力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鲜活实践。以"美丽社区"建设推动基层民生的有序改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社区居民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出发。"美丽社区"建设所提供的综合创新平台不仅拓展了改善基层民生的思路,而且也丰富了改善基层民生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朴范镇  孙虹 《新长征》2013,(1):44-4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年来,延边州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增长、维护稳定紧密结合,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特殊群体"三个群体"的实际困难,实现了从保障民生向改善民生的重大转变。通过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改善民生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中强调的一个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事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霄飞 《新长征》2013,(1):40-4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一次郑重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提到全党的面前,进一步明确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不断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工程。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列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布局之中,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孙立荀 《新长征》2013,(3):46-47
<正>肩负民生重担,责任重于泰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富民  相似文献   

12.
李玉屏 《新长征》2012,(9):26-27
省十次党代会把"发展"和"民生"作为今后5年全省工作的关键,强调要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理应发挥自身优势,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己任,成为服务民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为民”也是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内容之一。新蔡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改善民生中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1,(3):60-63
关键词:民生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事业取得很大进步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陆学艺认为,这一概括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5.
于英 《新长征》2008,(2):22-2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包括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内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服务全面小康大局,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云南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海南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设立独立部分阐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闪烁着诸多亮点。1·明确了社会建设核心内容与目标。社会建设内容很多,不同时期重点、目标各不相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时下.民生问题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此缺乏全面理解。往往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导致出现种种认识误区,这势必会影响中央关于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因此,必须下大气力在全社会开展十七大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精神的宣传教育,尤其要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走出这些认识误区,不断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