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40年,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硕果累累。我作为高等教育战线上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亲历了教育改革的变迁与发展。贵州实现了"穷省办大教育"的宏伟目标16年前的贵州高校,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差距非常大,办学条件也很艰苦。我在贵医工作之初,当时学校没有一个省级以上的实验室,科研经费每年只有400多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就几项。2003年,  相似文献   

2.
正"穷美"和"富美"。贵州地处西南,群山拥翠,水碧天蓝,具有良好的生态底蕴。同时,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对贵州的一些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穷美",而不是"富美"。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保持和培育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凝心聚力谋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慈善像一粒种子,种在三代邓家人的血脉里,不断生长,最终长成邓小宙心底最宝贵的"精神家传"。生于香港,长在国外,28岁前从未回过故乡的邓小宙,1984年第一次回老家贵州安顺时,陌生中感到几分亲切。"对这里,我有着很浓的乡情。"他说。对贵州省政协常委、香港邓氏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香港贵州联谊会会长邓小宙来说,这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来自血脉中的家族传承。  相似文献   

4.
一、贵州发展速度的历史解读在贵州的发展过程中,贫困一直伴随着贵州的历史进程,从速度的视角看,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始终围绕零上下小幅度徘徊。贵州之穷,自古以来,已成定论。《贵州通志·财赋》(嘉靖)中说":天下布政司十有三,而贵州为最后,故贵州财赋所出,不能当中原一大部,诸所应用大半仰给于川湖。"郭子章《黔记·止榷》中说:"贵州崎岖……国家以滇南门户而郡  相似文献   

5.
<正>在同步小康过程中,"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的驻村干部,是这段伟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不是故乡,胜似故乡,驻村干部"用脚走下去、用心驻进去",融入乡村,为了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纸红手印,一片故乡情,留下来,助力贵州同步小康这盘大棋。14万驻村干部在贵州边远乡村绘就了一幅干群关系融洽、同心同力的生动画卷,作为"三严三实"的生动实践,也承载着贵州同步小康建设与扶贫攻坚的艰辛与期望。  相似文献   

6.
冉斌  马刚  李凯 《当代贵州》2020,(19):33-35
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贵州用城镇发展思路破解山区贫困难题,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搬迁安置路径,书写188万贫困群众"幸福大迁徙"的壮阔历程。"各位社区的兄弟姐妹,寨乐镇金蟾大山食用菌公司基地招工,有大巴车接送,请速来我处报名……"4月22日中午12点.  相似文献   

7.
文丹 《当代贵州》2010,(20):82-82
<正>《赶黔音》以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要内容,向省内外观众及游客奉献了一台展现多彩贵州的文化"盛宴"。"稀奇古怪、咫尺神秘!"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曾经对故乡贵州发出这样的感慨。而今,一台经过两年精心打磨,精彩炫目的原生态歌舞汇慢慢揭开了贵州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好多人不知道,兴义市顶效镇绿荫山村更是具体的"龙的故乡".这里出土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虽然个头比其他恐龙小很多,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因为它们比大恐龙出现的时间早了1亿年,所以算是恐龙的老祖宗.老祖宗生活的地方对于后代来讲,当然就是"故乡"了.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两基"攻坚的实践,开创了穷省办教育的跨越发展先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贵州各族人民穷则思变、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贵阳街头.阔别贵阳13年的张先生乘坐厦航MF8421的航班回到故乡,他发现在贵阳街头随处可见"多彩贵州"4个字.进入下榻的房间,一份当地报纸以<舞出多彩贵州>为通栏标题,选登了一组正在举行的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的图片.  相似文献   

11.
李忠东 《当代贵州》2004,(10):20-21
近两年,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结合贵州实际,突出贵州特色,走出了一条穷省办文化的路子,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为富民兴黔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从茅草房、木瓦房到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楼,从粉笔、黑板到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食不果腹到营养午餐—70年沧桑巨变,贵州三个不同时代人的教育经历绘就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茅草房、木瓦房到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楼,从粉笔、黑板到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食不果腹到营养午餐——70年沧桑巨变,贵州教育绘就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我到贵州的第4个年头。4年,我习惯了贵州的一切,早已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我是云南昆明人,2017年从昆明来到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进行二次创业,目前是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事实上,早在2005年我就在昆明成立了云南胜威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在成立当年就取得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文化先进县独山是花灯艺术之乡、"西南巨儒"莫友芝的故乡。地处贵州最南端,黔桂铁路、黔桂公路及贵新高等级公路纵贯县境南北,独荔公路、  相似文献   

15.
正任正非不知有没有乡愁,能把一个伟大公司的市场DNA带回故乡不?搭"一带一路"的快车,贵州的业界出现了两个亮点:一是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与教育部长签署协议,贵州将在扩大留学生教育、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等方面获得国家教育部支持;二是贵州与印度努力对接在IT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展开合作。"贵州到印度班加罗尔飞行3个小时即可到达,与贵州到北京差不多。"媒体传出的这句重新陈述空间的话,道出了贵州作为一个地方平台,在当今新外交与物理格局中的地缘优势。继导入中关村概念,大数据产业引爆了贵州的后发  相似文献   

16.
王录生 《当代贵州》2004,(12):26-27
提起贵州,多数人都知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句老话.前两句讲的是自然环境,后一句是讲穷.所以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贵州的自然环境究竟好不好?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相似文献   

17.
贵茶飘香     
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一千多年前,唐代学者陆羽在《茶经》中这样记载。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种植已有几千年历史。贵州地处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地带,茶树分布广,品种资源多,在茶叶的利用、生产加工、商品流通等方面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弯下腰来,真抓实干,拔掉贵州贫困的穷根子,让贵州发展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距离李克强总理2015年来贵州省黎平县蒲洞村看望贫困村民已两年多时间,黎平县时刻牢记总理嘱咐,全心全意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让广大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脱贫目标。"整个村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力发展产业,百姓富了、守住绿水青山,生态美了。"这是黔东南州  相似文献   

19.
1965年,我们一家随父亲从山东菏泽巨野县农村到我的第二故乡、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故乡——贵州凯里。到凯里后,我就读于凯里师范附小,我的山东话在凯里人听来有点接近普通话,由于这个小小的"优势",原本踢足球的我被选进了校文艺宣传队。也正是在这里,我开始了最初的演出生涯。升入凯里师范附中后,时任凯里县委宣传部长的父亲"文革"期间被划为"走资派"。在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坚持高要求推进脱贫攻坚,集中优势兵力,聚焦主攻方向,在新的一年打出一片崭新天地,让更多农民告别贫困、走向小康。"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对贵州而言,这句话的含义尤为深刻,影响尤为深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5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有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