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州山地旅游方兴未艾,旅游业成为贵州支柱产业。2016年旅游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今年上半年带动17万贫困人口就业。"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盛赞贵州山水。贵州之贵在山地,贵州之美在山地,贵州之特在山地。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地旅游资源富集。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省委、省政府提  相似文献   

2.
正荔波,贵州旅游"风景眼",历史悠久,文化绚丽多姿,自然风光绮丽醉人。"水春江上水色清,一叶轻舟镜中行",荔波的美景,不会让人失望。"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的美誉,总能让人心向往之。行走在荔波诗画般的山水间,绿色气息、自然灵气扑面而来。山水旅游的魅力与竞争力,其根源正是难以替代的自然灵气。对荔波而言,充满灵气的当然不止自然山水,还有那些古老的  相似文献   

3.
正钟山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区,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客厅,是一座令人"心自安"的时尚之都、文化之都、魅力之都!是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的典范,是"大三线"城市向现代特色都市转型的缩影。钟山是贵州最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乌蒙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第一个三线博物馆、南方最富盛名的梅  相似文献   

4.
贵州旅游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贵州无论是山水还是文化,都具有非常独特的吸引力,都在强烈地传达出一种讯息"想你来",尤其是以黄果树瀑布节为依托的贵州水文化的发掘,更是为贵州的旅游资源中增添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贵州的美景应该跟贵州的酒一样,韵味无穷,众人皆知.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贵州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省情的水生态文明新路。记者深入黔中大地,感受"水美贵州"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正"黔南佳境荔波奇,静处深闺引凤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荔波,湛蓝的樟江之水穿城而过,绵绵青山串联起喀斯特峰丛犹如世外桃源令人神往。这里拥有"世界遗产地"和"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单位"两张世界级名片,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汇集世界喀斯特典型地貌奇观,山水风光秀丽,生态环  相似文献   

7.
1993年,一家由地质机构改组的旅行社——贵州山水旅行社建立,一批半路出家的地质队员投入了经营贵州山水的旅游行业,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征程。今天,贵州山水旅行社已经成长为贵州规模最大的国内旅行社,旅行社总经理陈跃康总结“山水”成长历程的关键:策划带动市场。  相似文献   

8.
盘州之变     
盘州以建成"贵州最靓丽的西大门"为目标,按照"产城互动、城景联动"的发展思路,做足产城景融合发展文章,让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盘州,地处贵州西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盘州变了,变得更具活力,充满魅力;盘州美了,从边陲小城到贵州经济强县,从中国西部十强县到全国百强县;盘州靓了,建成贵州最靓丽的西  相似文献   

9.
正"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将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山地旅游大省,让山水美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今年一季度,贵州旅游总人数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5%,旅游总收入975.28亿元,增长38.1%,两项指标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2.5和15.9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贵州将举全省之力推动旅游业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把旅游业培  相似文献   

10.
正摘录:贵州之贵在山地,贵州之美在山地,贵州之特在山地。唐代诗人孟郊称赞说:"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设想这么一个小城镇:它远离城市的喧嚣,依山傍水,小巧宜人,田园气息浓厚;它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或许还有些厚重的历史渊源,独特的风土人情。它既是山水城市,又是绿色小镇,既是美丽乡村,又是和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越来越为追求工业化付出的高额代价所苦,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盼今天,山水秀美、绿意盎然的贵州也越来越吸引世人眼球。同时,一种隐忧,"绿色贵州如何长久"的隐忧,也萦绕在贵州人和关心贵州的人心头。  相似文献   

12.
<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曾胜赞:"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贵州,西南一隅,山清水秀、山绿水美,这样一个中国的宝贝,却有一些不怎么光鲜的"标签":贫穷、落后、交通不便。正是因为这些"标签",当我们贵州人到外地去读书、出差、旅游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景,那就是当你告诉别人"我是贵州人"时,接下来的几秒钟,大都会让你感觉左脑右脑打结,因为一堆奇葩问题会让你应接不暇:贵州,贵州属于云南吗?贵州属于广西吗?贵州属于遵义吧?我遇到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2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推介会在昆明举行。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致辞中感谢云南省和各界时贵州的大力支持。他说,贵州素有"公园省"的美誉,拥有神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回味悠长的特色风物,是广大游客休闲度假、修心养性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  相似文献   

14.
清代贵州山水画家,由于受董其昌"南北宗论"影响,大多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南宗画家,作品文秀典雅,简淡空灵,而乏刚健雄强之气。唯有王恩诰大胆借鉴李唐、马远等北派画家技法,所作一反时流,勇于创新,为贵州画坛吹进一股新风。王恩诰,字云轴,号云何山人,道光十四年(1834)生于安顺。三岁丧母,10岁从兄读书,年18为诸生,曾入提督赵德昌幕,同治六年(1867)赴京引  相似文献   

15.
傅传耀 《当代贵州》2013,(11):36-37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生命的,也是没有记忆的。城市化车轮滚滚,势不可挡,如何顺应潮流,而又独树一帜,黔西县有三点做法值得推广。山水相拥舞活了一座城市贵州多山,黔西也不例外,有山就有水,黔西也是如此。山水如何相拥,像一对舞伴,舞出生机,舞出灵动,舞出美感,黔西是一个典型。站在观农台上,"老黔西"县人大主任罗德智把"九狮闹莲"的传说娓娓道来:相传有一道人赶着九只狮子来到这里,见回龙水来,回龙水去,山峦青翠,坝似仙湖,丘陵如莲,流连忘行。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地处贵州腹地,是贵州省的省会,简称筑。为什么叫“贵阳”呢?据贵州现有最早的地方志明朝(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贵州,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这就是说,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此名。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并且常以山水的阴阳向背命名城市,如:华山之南名华阳,衡山之南为衡阳,长  相似文献   

17.
莫梅 《当代贵州》2007,(23):48-49
那些飞翔于山水间的声音和肢体灵动,有时就像一把把尖刀,粗野狂放地把高山劈开,又不够狠心地留出一道道峡谷,让水、让风、让空气在崇山峻岭间舒展流动。于是,那声音和肢体便又优柔妩媚起来。这一个野、一个媚啊,正是贵州的歌之魂、舞之气。  相似文献   

18.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23,(15):20-21
<正>“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笔下的山水贵州。贵州的山,贵州的水,贵州的风土人情……成就了让人沉醉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成就了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老百姓的如歌岁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互恰的多彩贵州,在岁月轮回的不同季节,作为山水贵客的你我他,都可以在山高水长的这片土地上,探寻、触摸和感受到智仁两相宜的真趣。  相似文献   

19.
袁华 《当代贵州》2013,(16):50-50
织金古城,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中的名胜区,指的就是织金古城。名镇之名,或许更多得益于她的古建筑,得益于古建筑与山水的和谐之美。翻开《平远州志》(织金古称平远),织金古城可谓古建筑、山水各一半,名胜古迹多达70余处,据称甚于省城贵阳。其中名气大的就有"四庵"、"四寺"、"四阁"、"四祠"、"八大庙"、"三塔"、"十一桥",且为清明所建,多是康乾盛世构筑。  相似文献   

20.
治水兴黔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治水兴水方针,坚持把水利作为头等民生大事和基础战略,全力破解决工程性缺水困局,先后启动了"渴望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滋黔"一期工程、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水利扶贫以及"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等一系列重大水利行动。一代一代水利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奋力为贵州水利事业添砖加瓦,铸就起了一座兴黔富民的水利丰碑。回顾70年的水利发展历程,贵州水利实现由传统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