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协调区域内各行政区划利益冲突和各自为政问题已显得十分重要.重新调整行政区划的想法不切实际,定期协商机制及成立共同协调机构的协调方式效果不佳,必须用法制手段来协调.而在法制协调手段中,区域行政立法的形式是最佳选择.要通过完善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方式,明确区域行政立法是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的另一种合法形式,明确区域行政立法的主体、可协作的权限和范围,规定行政立法具体程序,解决其法律渊源和位阶问题,理顺立法审查监督合同制等.  相似文献   

2.
在行政协议履行过程中,相对人不履行协议,行政机关如何采取措施维护公共利益已成为实践难题。实践中,行政机关往往通过民事诉讼、单方变更解除协议、非诉强制执行这三种方式来突破瓶颈。然而,这些途径因法律依据不足与逻辑上的纰漏无以为继。相较而言,引入行政协议反向诉讼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行政法基本原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协议反向诉讼制度与化解行政争议的立法目的相契合,也体现了行政协议两造诉权平等的原则。同时,行政协议在概念和效力上与单方行政行为存在不当混同。在规范层面上,行政协议反向诉讼能够更好地控制行政权运行并迎合了给付行政的发展新趋势。同时,行政协议反向诉讼也可参照行政公益诉讼,采纳在《行政诉讼法》中增添款项的入法模式。与之相配套,需在立法中对反向行政诉讼的原被告资格作一定变通并允许反诉,以适应这一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及其对问责程序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问责并非只是单一的制度,而是一种机制,它涉及行政决策、行政过程、行政结果的问责控制,需要多个方面的行为主体以相应的法定方式予以完成.完善的行政问责机制需要清晰具体的行政问责制度和可以将行政问责制度有效执行的行政问责程序机制.在国内行政问责理论研究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行政问责的制度设计呈现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决定了行政问责制度还处于不成熟状态,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问责发起程序的缺失导致问责发起存在障碍,问责启动主体的制度缺陷加大了行政问责程序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责任标准的缺乏影响制度严谨性、公正性,等等.  相似文献   

4.
特许经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包括未按法律规定进行信息披露、披露时间或方式不适当、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以及重大遗漏等.违反特许经营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救济方式有合同撤销、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特许经营信息披露民事赔偿责任不是缔约过失责任,也不是违约责任,应该是特殊侵权责任.特许经营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被特许人固有利益、信赖利益和期待利益三个方面.我国特许经营立法应当确立公司特许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有关雇员的信息披露个人责任,令其与公司特许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首先是对政府行为带来严峻挑战。WTO对政府行为的要求是来自体制方面的,它要用自己的法规原则来约束成员国政府的行政效能、规范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更新特定条件下所生成的行政机制,多层面促使政府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因此说这种挑战将是更加巨大的、深层次的。为了积极应对加入WTO对政府行为方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明确“政府角色”的工作定位,进一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无限政府”的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规范的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府行为公开化;大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技能,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洁 《党政论坛》2002,(8):20-22
根据《WTO协议》的相关规定,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即指一个企业或产业,或一组企业或产业)提供的财政资助,以及采取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行政补贴都属于《协议》的约束范围,只有"专向性"补贴,才受《协议》的约束.所谓专向性补贴,是指成员方政府有选择或有差别地向特定企业或产业提供的补贴.  相似文献   

7.
行政决策风险是政府行为风险的首要来源,防范行政决策风险的重要途径即风险评估。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加强和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应当加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执行力和责任追究力度,用评估后的执行情况来评判和倒逼风险评估机制,通过设置反方制度来扩大和延伸决策风险评估的作用,更加注重从宏观体制层面防范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执法理念也由命令式执法逐步向服务型执法转变.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管理需要的“柔性执法”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我国政府所采用.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行政指导的立法,行政指导行为的作出和实施只能由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实际的需要自由裁量决定,而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指导行为遭受损害时更是救济无门.从依法行政和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我国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立法.又由于行政指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因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应该是程序法规制.  相似文献   

9.
行政合同或叫政府合同、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保证行政主体享有充足的权力资源以保证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私法上的契约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基本特性——行政性和契约性.  相似文献   

10.
改革政府绩效及公务员考评机制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考评机制评价政府工作取决于社会对政府治理的时代使命诉求。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的自主建设时期和经济追赶时期分别采用的自我导向评价机制和行政导向评价机制,对激励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完成政府的时代使命有得有失。随着我国步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常态",社会民众对政府使命的诉求也将更加多样化,政府工作目标的发展性、数量性和经济性特征将越来越被民生性、安全性和社会性特征所替代,如何在新的政府工作评价中更好地体现这些新趋势,其根本进路就是实现由行政主导评价向社会主导评价转变,坐实政府评价中的民意价值和民主过程。  相似文献   

11.
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监督行政机制具有里格斯笔下的过渡社会的典型特征,即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本文运用行政生态理论解读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尝试从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结构这五个生态要素来思考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政府对“胡同”这一旅游资源实施特许经营,在全国尚无先例。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率先对“什刹海胡同游”实施特许经营,是对现代管理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本文从分析“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入手,阐明其实质是对公共资源的产权重组;通过对该项目实施步骤及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理顺各种法律关系;同时对政府特许经营的实施经验加以思考总结,意图为政府特许经营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16,(1):16-2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也是长三角地区走向一体化的持续变革过程,行政协议的演化历程反映了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化。作为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机制中的行政协议从"虚"到"实"、从"做做样子"到得到切实的落实,可以说是长三角走向合作的缩影。央地关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决定了行政协议的生成以及功能的状况,从而使行政协议在不同阶段会有着不同的表现。长三角的行政协议演进发生了一个逐渐由中央和社会双向作用下的竞争约束机制演变成地方政府维护竞争与协作关系的工具的过程。透过行政协议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一个发展脉络,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地方政府对待区域合作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介入的过程,政府行为模式也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行政机关间权限争议的中国解决方式主要是依仗行政内部机制。由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权限争议解决的主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正确性、及时性、高效性等优势,契合了行政权完整性的诉求;但行政解决机制确是固有着制度化规范化严重不足、民主性正当性缺失、公开性公正性不够、背离法治原则等致命缺陷。单单凭借行政内部机制并无法通顺有效地解决行政机关间权限争议,现实亟待我们建构一套系统、科学、理性的行政机关间权限争议解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民事规范准用于行政协议的问题。首先,要确定什么是行政协议,行政协议是设定、变更与废止行政权利义务的协议;其次,构成行政协议的情况下,考察是否存在特别规则,如果没有特别规则,而且确定存在法律漏洞的情况下,则可以准用民事规范。在准用民事规范时,要结合行政协议的特点,修正地进行适用。具体如在违法无效的情况下,必须是严重违反的情况下,才会导致行政协议的无效。在解除的情况下,要结合民法上继续性合同终止规则以及情势变更规则,进行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需要的动力机制创新,对于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变革动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第二部分立足实践,通过对发达国家当代行政改革动力的考察,佐证理论研究的主要发现;第三部分描述总结我国30年来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及其特征;最后在分析深化改革面临的动力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动力机制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责任机制的转变看新公共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责任机制的改变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的基础。在新公共管理责任机制中行政部门的管理责任上升并成为主导责任 ,它关注的是管理结果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管理者对此负有的个人责任 ,同时加入了行政系统对公民的直接责任 ,而官僚系统的政治责任则不像以往那么突出 ,管理者与政治家之间形成了更加灵活而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新的责任机制框架下 ,公共管理在实践中形成了绩效管理、引入市场、顾客至上等多种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技术。因此 ,从责任机制的转变与构建来把握新公共管理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磋商协议是指在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发生后,省级、地市级政府(包括直辖市所辖的区县级政府)代表国家与赔偿义务人在诉讼之外通过磋商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事项所达成的协议。对于协议的性质,学界存在行政协议说、民事协议说两种观点。将磋商协议定性为行政协议或民事协议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中均各有利弊,但就磋商主体的地位、救济方式以及与其他制度的关系而言,将该协议定性为民事协议更具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态型政府作为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政府范式将成为政府创新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而相应的行政文化观念也必须做出回应或改进性的调整与变革,要树立“生态优先”的行政价值取向、“公平”的行政理念、“平等、民主、多元、参与”的行政权力观、“科学、系统”的行政思维方式以及“绿色GDP”的科学政绩观.并且通过培育和构建现代生态文化促成生态文明,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加强政府之外的各种成熟的生态管理主体的培育,形成良好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生态行政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等路径来促进生态型政府行政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试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对行政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服务型政府理论中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以及权利本位思想,行政法的价值目标应转向促进行政机关更加有效地回应社会,回应所应承担的任务上来,而行政法的制度建构则应当以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作为逻辑起点,行政法的范围也应作出相应调整.服务型政府理论中对政府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灵活性的要求,也要求传统行政法的制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