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1995年11月中旬,以巴斯提·阿皮孜、阿培志·热合买提委员为组长,分别组织南北疆视察组,对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和田、喀什二个地区的部分县市、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情况进行了视察。认为南北疆各地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贯彻实施《劳动法》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会对《劳动法》贯彻实施进行了督促检查,做了大量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维护职工权益依法加强管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劳动法》知识竞赛活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两周年,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法》的学习和宣传,促进《劳动法》的贯彻实施,7月上旬,国管局人事司、国管局机关工会共同举办了局...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在领导带领下,深入到州劳动就业局、州统筹办、呼图壁县及县粮油加工厂、长毛绒厂、州新电公司、州天山化工厂等单位和企业,采取听取领导汇报和召集生产第一线工人座谈等形式,就宣传、学习、贯彻《劳动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一、领导重视,认识明确,宣传、学习、贯彻《劳动法》已经全面展开。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州宣传、学习、贯彻《劳动法》和落实自治区劳动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1、广泛开展了对《劳动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学习、宣传中,普遍采取了领导先学一步,然后深入到车间、班组和全体工人中去,充分利  相似文献   

4.
所谓工时延长规定即关于加班加点的规定。由于加班加点涉及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劳动法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依照我国《劳动法》,在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要充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不得擅自安排职工加班加点,但同时,法律并  相似文献   

5.
《人大研究》2012,(6):48-49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劳动法执法检查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检查组,采取随机走访、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和汇报座谈等形式,对崆峒、泾川、华亭、庄浪四个县(区)的18个点进行了现场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还存在部分用人单位对贯彻执行劳动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宣传的深度还需要加强、劳动合同签订还不够规范、社会保险费交纳没有完全达到规定要求,执法力量比较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今后要突出重点加强劳动法的宣传培训,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全部推出,改革进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键时刻,依据宪法制定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具体步骤,是全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和保障职工在国家、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的真实体现。这对于保护亿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把劳动关系全面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讯     
去年《劳动法》颁布后,奎屯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劳动局、总工会等部门召开了学习贯彻《劳动法》大会,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上街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提高了广大群众知法、懂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奎屯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调查组深入到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如奎屯市原益民食品厂因经营效益差,今年初被乌鲁木齐市宏利企业有限公司兼并,企业性质由国有企业改为合资企业。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该厂职工的养老保险工作,通过对财产的清理核算,由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拨付给该厂所欠1993年至1994年的职工养老保险金8万多元,市劳动就业保险管理局支付该厂退休人员退休费2万多  相似文献   

8.
5月15日上午,永定县总工会在城区商贸广场举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宣传日活动。此次宣传的内容还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活动的重点对象是用人单位及女职工,特别是中小非公企业的女职工、女农民工。  相似文献   

9.
签订“双保”合同促进《劳动法》、《妇女法》的贯彻落实鸡西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自《劳动法》、《妇女法》颁布以来,鸡西市各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法》的学习贯彻工作,尤其在落实《劳动法》、《妇女法》,强化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层层签订“双保...  相似文献   

10.
贯彻《妇女法》与《劳动法》的有机结合王玉艳黑龙江省绥化市共有国有企业职工56800人,目前企业放假职工约占25%左右,其中女职工约占61%。面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景气,女职工寻求再就业的渠道相对较窄,社会保障能力又十分脆弱的实际,绥化市劳动...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劳动法》颁布十周年.省劳动保障厅在五一劳动节前夕,举办企业依法发放工资承诺签约仪式,以此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作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基本法律,《劳动法》从1994年颁布至今已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历程走过了十年。在这十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种种变革,人事劳动制度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劳动者切身感受到这场变革给自己带来的从身份到岗位的冲击,同时,经历了从无列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然而《劳动法》在十年间却未能及时有效地通过修订完善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从而在劳动保障的具体事务中产生了种种矛盾和盲点。在劳动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们提出修订《劳动法》的建议,旨在希望立法部门尽快将《劳动法》的修订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社会保障写入《宪法》"、《社会保险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劳动法》作为部门法的基础更需尽快完善,确立其主导地位,以更有效地赶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展《劳动法》修订建议的征集活动。欢迎广大劳动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劳动保障的从业人员以及广大热心读者踊跃来稿,加入到劳动法修订建议的讨论中来。不论是只言片语、体会感受,还是专业意见、学术观点,我们都非常欢迎。本期首先刊登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长期从事《劳动法》教学和研究的臭向红老师对《劳动法》修改提出的建议,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03,(3):59-60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之际,《人权》杂志社与《民主与法制》社、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于4月1日在京联合举行“深入贯彻《劳动法》,保障职工劳动报酬权”专题研讨会。来自《人权》杂志社、《民主与法制》社、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工运学院、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北京市劳动局、北京  相似文献   

13.
1994年7月5日,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将要对提交的几份审议和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修改稿进行表决。经过几天的审议,委员们认为,经过审议和修改后的法律文本比较成熟。随着表决器的按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21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劳动法》。人们企盼多年的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基本宗旨的《劳动法》终于在世界上劳动者最多的国家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工会依照《工会法》、《劳动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这是全总首次就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问题发布文件。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达9400万人。通知要求,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不  相似文献   

15.
马丽 《新东方》2007,(11):37-39
自1994年《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雇佣关系一直被排除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外。现行通常认为,雇佣关系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应受民法的调整。所以,在雇佣关系存续期间,雇员发生伤亡,则应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请求赔偿。然而,实际生活中雇员发生伤亡事件后却很难得  相似文献   

16.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立、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后,按市场经济的需要,劳动用工制度也做了大的改革,普遍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为巩固此改革成果,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共分13章107条。劳动法明确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11月8日至14日,何鲁丽副委员长带领全国人大《劳动法》执法检查组对福建省贯彻落实《劳动法》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9日下午,在美丽的榕城,西湖河畔的福建会堂六楼国际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步正发副部长做《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普法讲座》。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于1994年7月1日颁布,1995年元月1日起施行。1995年,贯彻实施《劳动法》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一年来的情况如何呢?请看来自石首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国正式出台《劳动法》,用以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劳动法》诸多原则之中,"倾斜保护原则"是其立法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改善了劳动者弱势地位,并极大地促进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实施以来,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舆论误导、认识偏差、观念错位等。那么如何《劳动法》实施以来,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存在着3大误区: 误区之一:典论误导《劳动法》出台伊始,各地都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