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胡广翔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50年代以前的韩国,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秩序混乱,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社会保障。到了60年代以后,韩国政府把建设福利国家定为国政目标,这才逐渐制定了十几个有关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摆在当前罗马尼亚社会面前的一个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且是实际的问题。在齐奥塞斯库类型的专制的社会主义失败之后,18世纪腐败的资本主义在混乱中开始复活。是停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有没有摆脱过去的阴影的可能的时候了。很显然,齐奥塞斯库主义的愚昧、迟钝和特权结构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思想。但是,由于这一原因,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也必须放弃和抛到历史的垃圾堆中去吗?奇怪的是,许多国家——并非是不发达的国家——的政党按照社会主义的纲领执政并进行结构改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计划化和实行社会保障措施越来越重视,而这些方面显然是带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人类处境”小说两次大战之间,整个世界异常混乱,战争的幽灵在人间徘徊;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处境下,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人类而担忧,而探索。马尔罗、赛利纳、圣·戴克斯絮佩里、贝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各国以反精英、反建制和极端排外为特征的民粹主义热潮引发了政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现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欧洲问题",其诱因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现阶段所出现的具体困难。本文认为,此种分析视角有很大的局限性,民粹主义不仅仅是欧洲社会在一体化道路上暂时性的"水土不服",它反映了作为传统政治单位的民族国家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之下所出现的功能混乱和身份困难,而草根与精英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冲突。本研究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辅以案例研究和话语分析,力图在多层次的宏观理论框架下来检视民粹主义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一个过客看来,当前菲律宾的政治经济正日趋混乱。在马尼拉,由于游行示威和停电而造成未预先通告的交通堵塞;随波逐流的社团中的一些人终日试图探明政府政策的真相和谁是决策者;反对派实现团结的努力似乎反而加剧了分裂;在农村发现多具弹孔累累的尸体,这一暴行马上被归罪于新人民军和军方;这一切表明,说菲律宾政治经济混乱是有充分理由的。然而,还有一些隐蔽在表象背后的东西有待于发现并加以  相似文献   

6.
1990~1991年间,东欧经受了最突出的衰退。在该地区的所有国家,尽管情况各有不同,衰退的幅度也不同,生产都缩减了,人民生活水平都下降了,总的来说,经济社会关系在解体。一、东西方金融关系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加深、其经济的完全混乱以及它同东欧五国贸易的瓦解,使西  相似文献   

7.
一、废除苏共的领导权是苏联瓦解的根源断送苏联人曾引以为豪的独特文明的是1990年3月14日,那是苏联人代会取消苏共领导权的宪法第六条的日子。如果是真正的政治家而不是雄辩家和复仇者的话,应预先考虑自己的行为结果。宪法第六条的废除使连结各组合成分的主体失衡,国家陷入混乱。各种党派应运而生:有野心勃勃的、孱弱无力的和纯属报复的。在这些党派之间将爆发的不是政治斗争,而是动真格的肉战。在缺乏一种联合基础以及公民社会尚未形成的当口,任何一个新党执政无异于一场革命。因为每个党登台都带着自己的宪法,而更换宪法便是革命。建立多党制的条件是达成对宪法的认肯。各党派可以提出自己的纲领,但必须一致承认宪法体现的现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日益发达,社会的日趋繁荣,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日显重要。一旦离开国家行政机关的全面有效的管理,整个社会势必陷入混乱之中。然而国家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贫赃枉法。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产生的现象。为此,各国为了防止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腐化,侵犯国家、公民的利益,相继采取了各种不同的防止措施。在这一方面,新加坡  相似文献   

9.
华约国家正在给予作战机动群日益重要的地位。这种作战机动群是以北约后方作为袭击目标的快速、机动进攻性编队。它们的主要职能是在战争的头一、二天内,在北约后方制造恐慌和混乱,以达到转移作战中心的目的。《外事报导》记者获得了作战机动群的“特种部队”总计划的细节。这种特种部队的任务是在作战机动群的主力到达前,到达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快速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善和提升已经成为决策界、学术界和媒体的热门话题。然而,目前相当多的人在使用软实力、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等概念时,没有厘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某些说法存在着模棱两可、逻辑混乱、互为因果的现象。本文尝试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国家形象战略的逻辑关系模型,以使学界对国家形象的生成和作用机制的认识更加清晰。根据这个模型的逻辑关系,作者提出了对中国推进国家形象战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