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8日,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导论证的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同时被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增设为一级学科,这在我国公安教育史上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盛事,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为了加强公安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公安学整个学科建设来说,公安学基础理论是所有公安学科的基础和基石,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公安学其他学科建设的成败。因此,研究公安学基础理论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科学、法学边缘的公安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公安基础理论是研究公安体系,公安对象、公安关系、公安工作和公安发展的理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行以来,公安学即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之际,公安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公安系统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各种因素所致,我国目前尚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较有权威的公安基础理论学说。作为  相似文献   

3.
公安学基础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近10年来,我国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理论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公安学基础理论在学科体系、基本概念体系、警务基本原理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和成果,但是,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趋向性的问题和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加强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建设,首先应及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厘清公安学基础理论本土化与西方化上的认识误区;尽快完善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着力提高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理论化程度;恰当确定研究取向,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逻辑的真理性是需要历史过程的必然性证明的。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资本论》是“按照历史”又“按照逻辑”的方法写成的。深化和发展公安学基础理论,应当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结合。不熟悉公安史不仅制约了公安学的发展,也将影响对公安工作一些重大是非的科学认识。公安学与公安学基础理论是公安学中关系最密切的基础学科,应当比翼双飞。  相似文献   

5.
对刑事侦察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侦察学的理论研究,一如整个公安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成绩斐然,令公安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界侧目.笔者欲通过本文对刑事侦察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陈管见,以作引玉之砖.一、两个蕴意迥然的命题——刑事侦察学的“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迄今为止,国内刑侦研究中仍未取得共识且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刑事侦察学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的界定.比较近似的现象是认为应当有“一种”或“几种”其他科学成为刑事侦察学的基础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认为哲学或“侦察哲学”应成为刑事侦察学的基础理论;2、认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三论”应成为刑事侦察学的基础理论;3、认为决策科学、科学方法论、同一认史理论等或单一或共同构成刑事侦察学的基础理论.(这些观点散见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教材中,在此不一一列举)  相似文献   

6.
参加广东省第三届公安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的委员和论文作者,就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建设、公安行为、公安文化、公安队伍建设、加入w,ID对治安形势的影响和对策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从这一视角研究公安现代化,即是从总体特征上把握公安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研究广东公安现代化问题,是一种以公安现代化的典型个案来把握公安现代化的本质。这种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在理论上,它可以深入把握公安现代化遵循的基本规律,丰富和发展公安学基础理论;在实践上,对公安现代化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可以为公安现代化实践的自觉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尽量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8.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建设法治公安。但是,如何科学准确理解法治公安的建设目标、建设路线、建设措施,却缺乏学科理论的支撑。在法学体系和公安学体系中,与法治公安建设相对应的“公安法学”处于碎片化和初创阶段,而已有的警察法学又无法替代公安法学。加强以法治公安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公安法学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论广义公安学研究的客观根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大民 《政法学刊》2002,19(2):48-51
广义研究公安学是现代公安学应有之义。“警察”窄化了Police,日本人使用之局限于“官方警察”。西方国家并不是这样用的。“公安”从来就有广义涵义。公安工作包含了不完全属于警察的保卫工作。削弱保卫工作是不恰当理解Pohce和狭义理解“公安”的产物。“公安”的实质是“人民治安”,(区别于“警察治安”)视人民为维护治安的基础力量。“世界公安”的时代将来临。当前在“警察”与“公安民警”的词义应用上有逻辑上的矛盾现象。限制警察权是历史性的“戒心”,“警察学”难被公认为大学科。公安院校的主课应称为公安学。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中社区参与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参与目标、参与主体、参与对象、参与客体、参与质量等.从参与主体上看,我国的参与模式是“2+N”模式,日本则是“保护司”模式.我国参与模式的优化路径包括科学设定参与目标、合理强化参与主体、适度扩大参与对象、深度落实参与客体、着力提升参与质量等.  相似文献   

11.
公安学基础理论是我国公安实践经验的总体概括,是阐述公安工作一般规律和基本对策的理论体系。由于这门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体系尚不完备,许多问题存有争议,从而增加了授课的难度。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上好这门课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二,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单纯说教,可运用典型案例、事例、典故说明一些重要原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国内外形势;三,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双向”交流,如布置参考书目、指导学生读书、增强自学能力,课堂上多提问、设问、反问,增强互动,利用图表、对比方式教学等;四,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使内容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20,(2):91-96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职能,也是其职责所在。公安学基础理论学术组织必须迅速地行动起来,掀起公安学基础理论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的研究热潮,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进学科、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公安院校应将公安学基础理论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课程;要强化对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师的专门培训;要全面系统规划公安学基础理论课建设方案,将其打造成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3.
公安领导艺术、公安领导方法是公安领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具有公安特色的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对于提高公安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效能,搞好新时期公安工作,为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公安领导艺术、公安领导方法的研究,所见的只是应用方面有许多具体阐述,面对“公安领导艺术”、“公安领导方法”概念的探讨尚为少见.对公安领导艺术、公安领导方法的应用研究固然重要,但从理论上认识公安领导艺术、公安领导方法的涵义、特性也同样重要.这对于公安领导者把握、应用领导艺术、领导方法不无帮助.本着为建立和丰富、完善公安领导科学出微薄之力,以笔者认识所致,抛拙文对“公安领导艺术”、“公安领导方法”进行讨论,以求教大家.  相似文献   

14.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基础理论,行政法学亦不例外。然而,我国行政法在被引入和改造的过程中,对何为其基础理论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控权-服务”论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旨在对此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我国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探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5,(3):124-128
公安学报是全国公安高等院校学报的简称。几十年来,公安学报随着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公安院校的发展而在不断地成长壮大,而公安学报的成长也反过来促进了公安学科建设的发展,两者相生相成、相互促进。两相成长的过程中,学报编辑具有出色的编辑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公安学报的基本意识有政治意识、保密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等,在大数据时代,编辑意识也受到多重挑战,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强化策划意识,加强数据出版意识,重视法律意识,积极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再论我国传统犯罪客体理论的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的犯罪客体理论一向把犯罪客体定义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并把这一犯罪客体视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刑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表明并且还将继续表明,这一犯罪客体理论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弊端。笔者曾就这一犯罪客体理论所存在的弊端,专门撰写过一文《论我国传统犯罪客体理论的缺陷》,①对这一传统犯罪客体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根据的选择错误、对它的现实存在和构成功能的理解错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一理论在我国刑法学体系中已日长时久,根深蒂固,我们不从更深…  相似文献   

17.
大量增加金融犯罪新罪名是修订刑法的一大成果,对规范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有重要意义,但也给刑事司法和理论研究带来了许多难题。如金融犯罪的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客体等也都存在争议,由此引发的争论将繁荣我国的刑法理论研究,也将为刑事司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客体是知识产权学说的理论基础,学界关于知识产权的客体一直存在争议,以张勤教授为代表的“信息说”、以吴汉东教授为代表的“知识产品说”、以刘春田教授为代表的“行为说”以及传统的以《民法通则》为代表的“智力成果说”等学说都从一定侧面对知识产权的客体进行了阐释,近期李杨博士又从著作权入手提出了客体的多重构造体系说,从动态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客体学说,但混淆了一些概念,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价值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对“事实”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考查和分析,强调指出“事实”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价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从而为“真实是新闻生命”这一基本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联系法新闻实际,指出法新闻工作者要在尊重法律“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做到尊重法律“事实”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试论出租权     
秦亚东  崔艳峰 《河北法学》2007,25(8):113-116
作品出租权已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立法所确认,纵览各国著作权法,关于出租权的立法模式不外乎两种类型:结合式和单独式.不同的立法模式对著作出租权是否应确认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存在不同的看法.出租权应当确认为著作权人一项独立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对出租权的规定的不足及完善:何为出租;出租权的主体;出租权的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