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捷 《党课》2009,(6):70-70
武汉市江汉区创新多种方式,以加强党员管理。其主要做法是: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党员信息库,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改进在职党员、待业党员、流动党员、“人户分离”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的管理方式。对全区优秀党员实施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2.
新春前夕,我省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慰问优秀党员、困难党员、基层党员、民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等活动,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3.
周志忠 《党建文汇》2008,(10):27-27
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慰问式”帮扶。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党组织定期和不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根据基层党组织通过走访掌握的情况,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台账”,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激励督促,实行“引导式”帮扶。  相似文献   

4.
祁县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的基础上,采取四种服务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为民服务实效。一是走访式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带头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71名,困难党员、优秀党员等100多人次,帮助困难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件次。二是结对式服务。以"一对一""、一对N"的形式,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与村(社区)、企业、困难党员、弱势群体结对开展帮扶。三是创业式服务。发挥政策、信息、资  相似文献   

5.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现有下岗、离岗职工党员172名。1997年以来,公司将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目标责任进行检查考核,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效果上狠下工夫。 动态教育管理模式。公司根据下岗、离岗职工党员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系,建立健全了定期联系、定期汇报和不定期走访等制度,对下岗、离岗职工党员继续发挥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求各级党组织对下岗、离岗职工党员逐人建卡登记,确  相似文献   

6.
去年9月以来,上海金山区朱泾镇党委组建组团力量1601人,并吸纳了237名在职党员参与其中,于去年年底前对全镇村、居民家庭44903户进行一次普遍走访。与以往的走访不同,此次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在于统筹资源,合力为民服务。镇党政、人大班子每月普遍走访联系单位一次。村、居组团力量以各种形式开展普遍走访,倾听民声、吸纳民意、化解民忧。朱泾镇通过组团吸收更多在职党员和共建单位参与走访活动,通过党员表率、为群众提供服务,进一步树立党员形象、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7,(12):F0003-F0003
为了充分展示党员形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在金山南路社区的迎宾街打造“社区党员示范一条街”。 一是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在示范街设置宣传栏,对优秀党员进行宣传报道,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重塑党员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7,(9):39-39
一是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管实”在职党员。在全县三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并确定了联络员,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管住”流动党员。制定了社区党员外出报告制度、定期汇报交流制度和支部定期探访制度,在各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对辖区内的流入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  相似文献   

9.
《支部生活》2006,(7):39-39
英德市建立健全关爱农村党员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农村老党员定期生活补助制度。对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初期入党和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农村老党员,以及40年以上党龄、70周岁以上农村党员,分别给予每月10元至15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并定期发放节日慰问金。二是建立农村特困党员扶助制度。将特困党员中无生活来源、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有严重疾病等经济特别困难的党员列为扶助对象,市委每月给予扶助金60元。三是建立党员互助金制度。采取镇(街)自筹一点、挂钩联系单位支持一点、党员捐献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措互助金,用于帮助农村党员发展经济,解决特困党员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等。此外,对农村受镇级以上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员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其中,对村党支部书记受到市以上单位表彰的,奖励金额不少于1000元。对党员子女入党、考上本科以上、参军或在部队立功的,给予一次性500元至500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0.
党务咨询     
《天津支部生活》2007,(4):47-47
留党察看期间的党员能受到奖励吗? 答: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虽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应继续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党组织同时应给犯错误的党员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因某项工作表现较为突出,党组织应及时予以肯定,也可给予专项表扬奖励,但不能评为优秀党员。因为优秀党员应是全面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且各个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的同志,而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民 《支部生活》2006,(8):42-42
党员管理是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活动。党员管理工作十分广泛,具体工作主要是:根据党员数量、分布和流动情况,建立党的组织;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和党员评议鉴定工作;对党员组织生活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挥党员的先锋摸范作用,表彰优秀党员,整顿纪律,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清除党内腐败分子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武正斌 《支部生活》2006,(12):25-25
江城县拓展社区党建新思路,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的建立。一是建立党员责任区。在社区设立“党员责任区”,使社区居民的思想教育、社情民情信息的收集上报、社会治安维护等工作都有党员负责。二是建立“社区党员示范户”制度。把社区中的优秀党员户列为“党员示范户”,悬挂“社区皆品示范户”牌子.  相似文献   

13.
(1)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2)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3)对党员进行审查,做好党籍处理和党纪处分工作;(4)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做好对党员的考核、鉴定、表彰和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5)做好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党员公布和向上级党组织报告;(6)保障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并严肃查处侵害党员权利的行为;(7)搞好党内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成安县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通过构建“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联动、延伸到户、全面覆盖”的管理服务新体系,拓宽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渠道。注重“精准”,规范运行机制。“网格”划分按照居住相邻、人缘相亲、管理幅度适宜的原则,村“两委”干部分别联系5至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建立健全日常巡格、定期碰头、上门走访等制度,织就一张农村党建服务网。  相似文献   

15.
“优秀党员杨红,志愿服务先锋。义务为民理发,无论春夏秋冬。鳏寡孤独老弱,定时送去真情。社区居民夸赞,创先争优典型。”这是石景山区八角南路社区党员张俊山创作的“红色短信”。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党员杨红的事迹很快传到了社区党员的手机上,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王颖 《新长征》2011,(4):49-49
龙井市多措并举推进党内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建立困难党员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党员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病或长期患病、遭遇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党员以及建国前老党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电子信息台账,根据帮扶进展情况定期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每年对贫困党员进行一次摸底,对已经解困或新出现的贫困党员及时调整,定期更新。目前,共为244名困难党员建立台账,并分3批次进行了党内帮扶。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底,重庆市委组织部开展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调研。课题组跨越重庆、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云南6个省市,走访了重庆市14个区县在外建立的28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召开座谈会20次,直接与192名流动党员谈心交流。我作为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了这次调研,对如何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有这样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4,(12):F0003-F0003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老党员先锋队”成立于2008年,现有党员359名,平均年龄67岁,最长者已年过80高龄。老党员中先后多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政法系统优秀党支部书记、北京市优秀党员等各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李惊亚 《党建文汇》2013,(12):15-15
辽宁省开原市开设“四类课堂”抓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提升党员整体素质。由开原市委组织部牵头,林业、水利、农业、畜牧等涉农部门的优秀党员技术人员组成的30个“党员志愿服务队”,  相似文献   

20.
杨家权 《当代贵州》2009,(10):58-58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它主要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开展活动。主要形式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以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