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介石炒股     
英子 《党建文汇》2007,(7):45-45
蒋介石从政前,曾从事证券业务,行为类似于今天的“做庄”。当时,他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经济拮据。在上海一些同乡的资助下从投机活动中获利。还参与组织了“协进社”社团,发起成立了由大买办虞洽卿、小学老师周骏彦等牵头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蒋介石既是这一交易所的经纪人,也是炒股人。  相似文献   

2.
刺杀蒋介石     
贾占立  阿健 《廉政瞭望》2010,(13):60-61
蒋介石的一生中曾多次遇刺,险些丧命。最著名的是20世纪30年代江湖义士王亚樵指使刺客冒充记者,趁照集体相之机“刺蒋”,结果鬼使神差,蒋因故未露面,刺客孙凤呜只好将子弹射向当时国民党政府中地位仅低于蒋介石的汪精卫,蒋介石因此逃过一劫。事实上,蒋介石此前在广州任国民政府广州卫戍司令兼黄埔军校校长期间,已经两次遭遇刺客。  相似文献   

3.
王贞虎 《党课》2011,(14):90-92
从黄埔军校开始,周恩来就开始与蒋介石打交道,对蒋介石的为人既有理性分析,又有感性认识。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中共首席代表长驻重庆,和蒋介石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谋略战,可谓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双方斗智斗勇,殚精竭虑。为尽可能维持合作抗日大局,周恩来使出各种办法以对付蒋介石。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05,(11):56-56
20世纪中国历史人物蒋介石一生中有两次演说被视为经典之作:一是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抗战演说;二是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抗战胜利演说.两个演说皆与抗战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著作的千千万万读者之中,蒋介石是最特殊的一位读者。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专门写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的。 当年,蒋介石也曾翻过这本书。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50年代的一天,当他已是败军  相似文献   

6.
中原解放区以河南省桐柏地区为中心,纵横数百里,地处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横跨平汉铁路,南临武汉,北近许昌、洛阳,东接合肥,西连襄樊、南阳。中共部队雄据中原,就像一把利刀插在蒋家王朝的心腹之中,对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战略上极为不利。因此,蒋介石把全面内战的突破口选择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8.
蒋介石出席开罗“三巨头”会议 1943年10月28日,对于蒋介石来说,是异常兴奋的一天。 这天,蒋介石收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电报,“祈极守秘密”。  相似文献   

9.
戴笠充当蒋介石的鹰犬达15年之久。15年里,戴笠为维护、巩固蒋家王朝独裁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亦从一个市井无赖升迁至蒋介石的心腹杀手。但在后来,蒋戴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产生种种龌龊。最后,这位中国的“希姆莱”撞死在戴山脚下。蒋介石对戴笠控制得很严戴笠把蒋介石揣摩得很透蒋介石一生中控制最严的是特务、军队和财政。三者之中,又以特务为先。蒋介石控制特工的办法最多,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对特工人员授予大权,但决不给以高位,以防他们在政治上坐大。戴笠出任军统头目十多年,干来干去,始终只是一个军统…  相似文献   

10.
1950年11月13日,重庆市镇反委员会成立,市军管会副主任张霖之、军管会公安部长刘明辉任正副主任。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1月16日。公安机关逮捕了潜藏在大中学校教职员、学生中的原重庆大学训导长、中统特务侯风等特务分子29人。3月23日,重庆市军管会在  相似文献   

11.
香港廉政专员黎年近日指出.经过多年的大力打击,香港集团式贪污犯罪已经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河南郑州市中心有一座深宅大院,院子正中,是一座歌德式建筑,高高的塔尖俯视郑州全市,塔尖上的十字架,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座教堂。这所大院是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驻地。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上海战役失败后,逃台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议论纷纷。当时,汤恩伯部队装备精良,然而只抵抗了十多天就全城崩溃。为了弄清失败原因,蒋介石指示陈诚在台北主持召开一次"上海防卫战"失败检讨会。7月2日,检讨会在台北一所宾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军政大员以及参加过"上海防卫战"的师级以上军官,  相似文献   

14.
1946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延安采访,在与毛泽东交谈时,毛泽东谈到了蒋介石。 斯特朗问道:“主席,你除在重庆谈判时见过蒋介石外,过去见过他吗?” “见过。”毛主席回忆着说,“那是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15.
两戏蒋介石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民国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成为自己捞政治本钱的工具,又对冯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有很多文人以倔强而著称,这些倔强的文人如同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各逞一时之秀,他们以自己耿直的秉性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向,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趣闻逸事,很耐咀嚼。这里要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倔强文人刘文典顶撞蒋介石的事情。刘文典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文人,他品行高洁,为人正直。刘文典年轻时曾经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爱国洪流中,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运动,后来逃亡日本,依然热情参  相似文献   

17.
曾集国民党党政要务于一身的蒋介石,给世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其实不然。请看下面两段轶事:“五个军?第五军?”某日,一战区有电文驰来,蒋介石看后大惑不解。原来电文是这样写的:已派五军增援。蒋介石认为电文语意不明,便大笔一挥,写道:“五个军?第五军?”然后退回。一字之关,文意相迥,战争之事,岂同儿戏!“我非字纸篓”抗战胜利后,有部属呈上《抗战胜利之建军计划》一文。蒋介石看到这洋洋数万言、内容冗长的文章,在附件上提笔批道:“我非字纸篓。”公文发还后,幕僚们不禁汗颜。于是,重新研读,并择其重点, …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河南郑州市中心有一座深宅大院,院子正中,是一座歌德式建筑,高高的塔尖俯视郑州全市,塔尖上的十字架,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座教堂。这所大院是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驻地。  相似文献   

19.
戴笠充当蒋介石的鹰犬达15年之久.15年里,戴笠为维护、巩固蒋家王朝独裁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亦从一个市井无赖升迁至蒋介石的心腹杀手.但在后来,蒋戴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产生种种龌龊.最后,这位中国的"希姆莱"撞死在戴山脚下.  相似文献   

20.
龙虎 《共产党人》2007,(15):48-50
派人游说贺龙不为所动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他对政府秘书长李仲公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湘西有条龙你知道吗?他现在武汉,你把他拉过来,我给他一个军长,一个江西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