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的核心是"共同富裕",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观中"共同富裕"内含和实现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为逻辑线索,从"先富"逻辑的开启、"市场"财富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财富观的提出、"财富共享"观的形成四个阶段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自然财富观的再思考,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认识自然财富观的重要性以及传统自然财富观的弊端,从而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自然财富观。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人对自然的态度转变,其中最重要是财富观的转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我国实际出发,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的自然财富观,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价值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本体论等重要思想观点,实现了对马克思自然财富观的当代重构。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取得预期效果,仍需以马克思自然财富观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目标,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自然财富观,并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成果的维护中。  相似文献   

3.
孙玉娟 《唯实》2007,4(1):14-18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生产力状况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尺度来衡量社会发展进步。这两把尺度是以人的尺度为基础、手段和目的的内在统一。生产力的状况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尺度,体现了对人的现实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想尺度,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性尺度,既保留和肯定了前两个尺度的必然性、客观性、合理性,也克服了各自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21):23-24
因为难以提出一个衡量共同富裕的绝对标准,因而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共同富裕就需要分清并把握以下几个层次。 一、将走共同富裕道路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区别开来。就我国来说,目前讲共同富裕,主要是指走共同富裕道路,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财富与人的发展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那么马克思的财富思想正是揭示人的发展及以其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维度.当下正值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从马克思人学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财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在和谐社会语境中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在"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那么马克思的财富思想正是揭示人的发展及以其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维度.正值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际,从马克思人学角度正确理解财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在和谐社会语境中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在"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实现共同富裕 的社会;列宁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共同富裕的艰难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实践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的 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归宿也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重农学派的土地财富观、重商学派的货币财富观和国民经济学的劳动财富观的基础上,立足世纪人类实践及其未来发展趋向基础之上,着重从劳动主体19的能力发展和发挥层面认识财富问题,提出了能力财富观。能力财富观注重从人的能力视角看待财富,认为人的能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主张通过每个人的能力的发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升创造财富的速度和实行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马克思能力财富观是手段与目的、强国与富民、公平与公正的统一。联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历史方位,马克思能力财富观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美好理想,也是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第一次把实现共同富裕从"空想"变为"科学"。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所有这一切,  相似文献   

10.
梁燕 《世纪桥》2023,(6):85-90
马克思主义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之源。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把握、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剖析、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科学批判以及对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历史使命进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做出的一个科学构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对共同富裕进行科学认识和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主体的全民性、道路的创新性、实践的真实性、内容的全面性,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公平理论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确保社会的每个人平等享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价值实现,认为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强调公平应以同一尺度统一标准来衡量。深入研究马克思公平理论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蒋洪昉 《新视野》2012,(4):86-88
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社会财富,是财富的真正根基和活的源泉。这一财富观对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首都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树立马克思能力财富观,增加生态投资,走绿色发展之路;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第三产业发展;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提供强大人才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全社会福利提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出高效发展环境;弘扬北京精神,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加大民生财政投入,建设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13.
效率优先论质疑王晓升公平与效率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尺度。公平尺度是从人类都具有某种共同点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衡量社会在同等地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实现人类共同解放所达到的水平;效率尺度是衡量一定社会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方面所具有的速度和所达到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通过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理论.是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肝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在指导我国改革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的学说。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尚未成功。我们要认真学好这一理论.重视研究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经济运行的最终结果来界定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久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相似文献   

15.
宋伟 《学习论坛》2023,(2):112-119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成就为这一理想和追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没有捷径、坐等不来,只能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共建才能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全面协同、循序渐进的富裕,既要通过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发展做大“蛋糕”,又要通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分配分好“蛋糕”。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临总体发展水平不足、分配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公共保障不足、个体发展能力不足等现实约束。为此,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物质技术基础;完善分配政策体制,形成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强化共同富裕社会保障;提高个体发展能力,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使共同富裕之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6.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在构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都将全体人民生活丰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并以此昭示未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向共同富裕迈进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7.
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在设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坚定地贯彻了共同富裕的精神。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顺利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小康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共同富裕既是一个现实的原则,又是一个远大目标。对此,邓小平曾从多角度进行充分阐述;而全面小康为这一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使目标更具体,任务更具可操作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致力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开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这是现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徐水华 《求实》2007,2(9):16-19
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只有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实质是一种人、自然与社会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20.
用马克思"平等观"认识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的平等观,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按劳分配存在收入差距的必然性,辩证分析了效率优先与差距拉大的关系,倡导以马克思平等思想为指导,防止收入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