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面临的毒品问题及其对次区域合作的负面影响,探讨了发展替代产业对遏制毒品泛滥和推进次区域合作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有关各国发展替代种植、替代产业的情况,并从国际环境、地理、人文、经济互补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发展替代产业所具备的有利因素,最后就次区域发展替代产业的资金引进、合作机制、合作范围、发展层次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蒋颖 《中国政协》2020,(3):18-19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高度的提升,促使各方站在国际和国家的层面看待长三角区域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及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议用"产业地图"的方式统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总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潘悦 《当代亚太》2006,(6):37-44
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启动现代经济增长和创造发展奇迹的本质所在。但是,这条道路也面临诸多制约,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新一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既给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带来了持续增长的机遇和空间,也使得原有的问题与矛盾凸显。本文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探讨东亚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韩国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措施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博 《当代韩国》2008,(2):54-59
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动漫产业对现代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文化渗透力,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无烟工业”、21世纪的朝阳产业。借鉴当今世界动漫大国的成功经验对推动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韩国动漫产业发展历史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认为韩国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政府在法规政策制定、组织机构建设、市场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李慧明 《欧洲研究》2012,(1):81-99,2,3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全球性特征,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革新及市场化所形成的生态产业对于一国未来发展潜力及经济地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生态产业的力量越强,则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气候政策,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也越积极与超前。本文通过对欧盟15个成员国生态产业和气候政策立场的分析考察证实,生态产业实力较强的德国、奥地利、荷兰一直是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积极"领导者",而生态产业实力相对较弱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爱尔兰是欧盟气候政策的"拖后腿者",处于中间地位的英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卢森堡总体上政策立场趋于积极,法国、芬兰、瑞典情况复杂。因此,本文认为,生态产业实力的大小是决定欧盟成员国气候政策及其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立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促进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龙生  林发钦 《港澳研究》2023,(3):45-55+94
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提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并在历届特区政府的持续深入推进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说澳门经济仍然高度依赖博彩业,受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重点产业发展刻不容缓,而重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团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以澳门图书出版和期刊出版为中心,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澳门经济适度多元过程中重点产业社会公众注意力的演变。研究发现重点产业社会公众注意力经历了澳门回归初期低速增长、区域进一步合作时期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期急剧飙升的演变,基于此,文章最后给出了经济多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的业务流程外包与信息产业(BPO-IT)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拉动菲律宾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缓解贫困的引擎.本文介绍BPO-IT产业在菲律宾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贡献;探析支持该产业在菲律宾快速增长的外部推力与内在动因;分析菲律宾的竞争与比较优势,预测BPO-IT产业在菲律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按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IMD)的世界竞争力排名,美国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8年获得第一,而日本从连续五年的世界第一下降到1998年的第16位,2000年的第21位和2002年的第30位。日本国际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产业竞争力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美国相比处于弱势。本文将从生产率、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信息化程序和产业技术政策四个方面来比较和分析日美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姜昊求 《当代韩国》2023,(1):116-128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走向长期化,美欧与俄罗斯陆续推进制裁与反制裁。国际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加剧,对各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各国政界、学界基于自身不同状况及所处的不同国际环境,对自身经济安全进行了重新认识,各国学者提倡维护经济安全的声音日趋增多。韩国学界也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多数韩国学者基于韩国所处国际环境界定韩国的经济安全,并对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因素、韩国核心产业等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分析韩国学界经济安全问题研究趋势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近期韩国学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其海洋经济潜力并未完全发挥,这是由资金投入不足、科技研发落后、海洋管理机制碎片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近年来,杜特尔特政府双管齐下,在加强国内海洋治理的同时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以提升本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菲律宾发展海洋经济的新举措为中菲海洋合作提供了机遇,在对菲继续开展援助性渔业合作的同时,中国可重点投资邮轮旅游业、以菲律宾国内市场为主的船舶制造业和港口建设等.研究菲律宾海洋产业现状与发展举措,对中国开展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洋合作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从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演变轨迹与路径选择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特点和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所造成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与层次分化。最后,结合次贷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出现的新变化,文章提出东南亚各国应当根据各自在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层次进行战略设计,推动产业结构再升级。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主要是为了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和操作型人才。韩国自解放以后,在不同时代出台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政策。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政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以及它与韩国产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了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变迁的五大特征。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总是应时代变化而生,受时代发展重点之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对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意义。2009年11月13日,俄联邦政府通过的《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对其东部地区给予了特别关注,俄能源部门发展的5个战略性倡议中有4项直接涉及东部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问题。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亚太地区是最值得俄罗斯期待的能源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5.
秦北辰 《东南亚研究》2023,(4):40-68+155
从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分析出发,本文展示了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被动依靠国际产业转移推进本国产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难以突破区域前沿水平的40%,且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越来越难以实现制造业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的提升,转而依靠低端服务业的繁荣来吸收大量富余劳动力。历史经验表明,要突破产业升级“天花板”并维持制造业增长,需要政策制定者超越简单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安排,转而战略性地利用融入全球生产的机会以发展本土制造业。但是,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之间的权力不对称限制了相关政策供给,而更具竞争性的政体与分散的国内利益结构又抑制了对相关政策的需求。与一些批评相反,来自中国的全球治理参与、跨国产业合作与经济理论创新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制造业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范围来看,产业数字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特征。日本政府在2020年公布了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方案,期待通过刺激其产业数字化发展来带动日本经济发展。同时,日本的海外投资在亚洲地区一直保持较高的份额。通过研究产业数字化背景下日本海外投资的理论逻辑和现实特征,探究日本对外经济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机制,为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越南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态势·何小燕·信息产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工业革命以后的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世界范围内将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越南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以及政府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越南信息产业也日益被人...  相似文献   

18.
王战 《法国研究》2007,(3):57-62
产业集聚是工业结构变化的一种现象。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模型依靠市场因子运行,公共干预基本缺位。而在中国,无论是集群还是集聚,公共干预是发展和成长的动因。武汉“光谷”,“汽车城”和“都市工业园”的产生和发展见证了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规划和组织效用。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现象,广泛存在于多个国家多种类型的产业之中.日本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它对经济的辐射能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本文从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日本产业集群的区域效用和竞争优势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日本企业是如何利用产业集群的种种优势,在创新和变革方面不断加速,并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尽管当前东南亚在人力和物料成本方面较中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仍存在诸多短板.鉴于域内国家经济水平和承载能力有限,未来产业转移如何影响地区整体产业发展与经贸合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与各国的互动模式.可以预见,新一轮国际产业进程将在后疫情时代的亚太经济复苏中延续,并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参与其中并扮演关键角色的中国而言,应当审慎评估区域发展合作形势并精准施策,在不断完善国内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国家基于优势互补的产能合作,着力构建更具风险抵抗能力、集约化和协调性更强的区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移良性发展并惠及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