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法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利益保护的凸显性、法律介入全部民生事务四大特点和平等价值、人权价值和正义价值三大价值.构建民生法治必须坚持系统性、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2.
于伟峰  李文桥 《探索》2012,(2):8-12
经济民生是胡锦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政治民生是胡锦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文化民生是胡锦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软实力,社会民生是胡锦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进入到以解决民生与民权问题为重点的新的发展时期,我们需要从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分析我国民生与民权问题的社会原因与两者互联互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立足民生民权化与民权民生化思路来探讨两者一体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中创造的理论,是因时而生的民生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新时代民生发展实际出发,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努力探索当代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建设什么样民生、怎样建设民生”问题,提出诸多独到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内容厚重、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中创造的理论,是因时而生的民生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新时代民生发展实际出发,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努力探索当代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建设什么样民生、怎样建设民生”问题,提出诸多独到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内容厚重、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6.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少收钱”,又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多拨钱”。公共财政在向民生倾斜时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深化改革、积极倾斜与合理提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秦志军 《学习导报》2013,(11):52-52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地处湘南的道县,坚持以“小财政”做好“大民生”文章,重大决策优先考虑民生事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民生领域,重大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相似文献   

8.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近年来,江苏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江苏民生工作整体呈现“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重大改革有序实施、重点人群保障有力、民生实事全面落实”的良好局面。2022年中国民生入户调查结果显示,1271户样本家庭对江苏民生工作总体评价为8.4分,较上一年提高了0.1分。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民生保障工作在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重点,推动了党的民生理论创新,即确立了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构建了发展民生的科学理论,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民生工作的具体思路。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党对民生理论的创新成果,对于开创我国民生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来,法学界围绕民生法治建设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笔者从民生法治一词的源起、民生如何走进法治视域、民生与法治的关系、民生法治的概念和推进民生法治建设的路径等方面,对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关于民生法治建设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主要是农民科技素质,政府的支撑资源,公共需求与供给矛盾等诸多因素。为此,必须强化具体的政策来完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在革命、建设时期始终高度关注民生,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倡破除民生难题要注重法制的作用,为民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民生思想财富。挖掘和梳理彭真的这些民生思想,对于当前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生问题成为全党、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民生系统运行存在一个效益评价问题,民生本身体现着效益,民生就是效益.民生效益是一种综合效益和系统效益,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民生效益的表现与运行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阶段要以民生为主线,全面促进民生效益的提高,为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历来是各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文章以2003—2009年鄞州区“两会”提案为样本,从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交通出行、文体娱乐、社会治安、特殊群体救助等十个方面对鄞州区撤县建区以来的民生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从多角度审视鄞州区民生需求及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轨迹,以期对推进沿海发达地区的民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生为本”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深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多年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民生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民生改善是和谐社会必由之路,亦是建设和谐社会之目韵。  相似文献   

17.
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宏 《求实》2007,1(11):68-70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曹文宏 《唯实》2008,1(2):81-85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民生”、“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符号唱响在政治天空中,不仅昭示党执政理念的更加纯熟和进一步升华,更是一次对社会主义固有民主的回归,即不仅从实践上践行着民生理念,更从理论上确立了民生理念的内涵、现代意义、目标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民生问题并提出建构民生伦理的任务,是研究民生问题的一个全新视野。当代中国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政府努力构建一套公平正义的民生制度;以社会为主体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在民生伦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