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仅靠人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只有立足应用,依托警务云平台,深入推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才能有效破解城市交通“两难”问题,积极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仅靠人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只有立足应用,依托警务云平台,深入推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才能有效破解城市交通“两难”问题,积极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流量激增的背景下,仅靠正式警力难以有效展开城市交通治理。一方面,坚持某些由传统理论推演而来的“法治标准”,绝对否定交通辅警的“独立警务”,就无法发挥辅警疏缓警力不足的社会功能,创新法治观念及法律规范成为推进该领域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脱离我国辅警在整体素质、从业心态、培训水平等方面的现实状况,盲目引进域外模式过度放权,则会引发侵害公民权利的反法治效果。社会治理法治化既不是某些抽象、统一、宏大、普遍的传统法治理念或法学原理的当代展开,也不是西方法治模板的简单拷贝与移植。它应该是一个立足现实治理需求和民众实际利益,由政府、社会各方参与的,围绕具体问题具象性展开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4.
贾博 《行政与法》2007,4(9):8-11
地方治理理论作为研究公共事务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是新兴的治理理论基本理念在地方政府层面的具体化。地方治理理论对于地方政府治理和改革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地方政府应当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公共利益的保障者和公民参与的推动者;应当构建积极的公民资格,培育强烈的公民精神;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公民参与网络,为地方治理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岚 《法制与社会》2015,(5):276-278
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以金融全球化为趋动的过程.各种全球化问题,如贩毒、走私以及恐怖活动等,也借助的金融体系进行洗钱.为了扼断这些全球化问题下的资金链而建立国际反洗钱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际反洗钱治理的最新发展状态,对国际反洗钱治理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的辨析.这是深入开展国际反洗钱治理研究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6.
论公司治理与公司控制人侵权责任的追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影响公司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同时,健全的公司治理又是健康的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合理组合。从公司法的角度看,追究大股东、董事、经理等公司控制人的侵权责任是我国当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完善法人的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法人内部治理层的划分及其相互配合并制约的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对法人的生存和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我国公司治理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对各个组成部分加以分析并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层公安机关公共安全治理创新的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法学刊》2017,(2):106-11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当前复杂的公共安全形势,亟需基层公安机关通过创新公共安全治理,提升公共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这不仅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尝试,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警力配置、绩效考核、福利待遇等限制性因素,以及警民信任关系、部门协调联动等制约性难题,使基层公安机关陷入公共安全治理的困境。因此,通过不断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可有效破解治理困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9.
韩国是世界上人均汽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首尔市及首都圈范围内的人口达到2200万人,每天交通出行总量在3000万人次左右,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日前,记者在韩国首都首尔采访了韩国交通研究院和首尔交通讯息中心负责人,并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到.韩国政府和公共交通部门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保障出行通畅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何为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如何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学界对此尚缺乏一个系统的阐释。本文借助于国家能力这一比较政治学里重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对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进行阐释。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比较政治学重要文献中对国家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分类、决定因素及其演变,勾勒出一个研究国家能力的框架,并探讨其对研究国家治理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倾力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也是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本文试图从社会治理的理论保障、建设目标和切入点,探讨一下在法治保障下的社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2.
预算是型塑一个国家治理方式的重要工具。经由预算制度变革推进国家治理转型是各国普遍的选择。从制度内容上看,西方国家呈现出从注重政府收支的规范治理向注重支出控制、结果导向、公私合作与预算弹性的有效治理转变的趋势;我国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为中心,着力构造实现规范治理的法治体系,同时亦制定了部分旨在实现有效治理的法律规则。从制度供给模式上看,中西方预算制度形成了刚性约束与弹性约束、短期约束与长期约束、地方推动与国家主导、单一功能定位与复合功能定位的不同选择。我国预算制度的发展完善应当是在不放弃规范治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有效治理,同时综合利用多种制度供给模式,最终实现国家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治理兴起于欧洲,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创新手段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外信息化治理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动员各种有生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信息化治理主体、完善信息化治理手段的应用范围、提高信息化治理效率、创新信息化治理机制等建议,以期对我国信息化治理创新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李会娇 《法制与社会》2013,(17):104-105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重要的组织架构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我国自2008年国美之争后,公司治理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居于公司治理主流地位的股东价值理论及其主要挑战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忽略了创新对于公司的重要意义。《公司控制权的竞争》一书提出了公司治理的组织控制理论,为支撑创新过程的制度条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它对美国和德国在战前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促进创新的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发展的分析,证明了促进和保障企业创新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是公司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美国公司法的巨大影响力,探索其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对于理解公司治理问题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公司治理内涵入手、通过其问题的提出、发展和成型来展示美国公司治理问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行动目标,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提法、新手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基层城市治理与农村治理融为一体,并藉此弥补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短板。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如何以新的姿态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当下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拟结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检察院正在开展的驻镇检察联络试点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到检察机关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进程中,我国社会治理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展现出一系列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明确"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最核心目标设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中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夯实以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为主线的社会建设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涵养社会治理核心价值,坚持"四维治理"等。这些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彰显出中国之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呈现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壮丽前景。  相似文献   

1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主题。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有力保障。法治体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杠杆。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就必须实现国家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的法治化。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因为法治是国家的法律之治、现代之治、有效之治、稳定之治、长久之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治理工具是治理理论的核心。对于中国的政府改革而言,我们不仅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更重要的是转变政府作用的方式,采取更有效的治理工具达成治理目标。本文首先阐释了政府治理工具的涵义,然后提出了评价政府治理工具绩效的五个指标,最后从强制程度、直接程度、自治程度和量化程度四个维度分析了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