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琴 《理论学刊》2007,6(8):124-127
鲁迅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严厉冷峻、横眉冷对,他的为人及其作品似乎总缺少些爱与温柔。这种理解其实是掩饰着一种巨大的遮盖的。事实上,鲁迅对文学青年、对朋友、对爱人和孩子都充满了温情与柔情,对他的国家和民族,更是充满了至爱之情。本文通过对鲁迅的另一种解读,试图发掘鲁迅饱满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充溢在鲁迅身上的浓厚的爱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从史沫特莱那里得到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鲁迅先生曾托人转道巴黎致电毛泽东和朱德表示热切的祝贺;红军东征时,鲁迅又与茅盾联名发电报给延安的党中央,称赞在红军“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同时,获知因遭敌封锁陕北生活异常艰苦,连吃盐运盐都十分不易后,鲁迅先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贬损鲁迅还是神化鲁迅,都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为了清除鲁迅身上的“附加值”和“光环”,走近真实的鲁迅,本文从鲁迅的文本和他的亲友的有关回忆文章中探索他的自我定位问题。结论是:鲁迅把自己定位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左翼作家、革命的同路人、普通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品所独有的美,本文把它概括为三点,即冲突美、悲剧美与崇高美。正是由于鲁迅作品的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更深的震憾力与永久的魅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一在远古的森林里,一只蜘蛛结了网,守候着它的猎物的到来。这时,一只苍蝇撞在了网上,蜘蛛迅速朝它爬过去,正当它靠近猎物准备把奋力挣扎着的苍蝇吃下去的时候,一滴松脂刚好在这时候滴在了它们身上,把它们包裹在里面。  相似文献   

5.
张宏霞 《共产党人》2008,(22):20-21
我们党历来反对官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主要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会干扰党和人民事  相似文献   

6.
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在现代启蒙思想潮流的冲击下百孔千疮,但它的深远影响却不容低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专制的幽灵仍然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并常常与所谓“现代意识”混杂在一起。我想,如果连一些十分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这些人常常是启蒙的先驱和灵魂)在政治上反封建的同时,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专制的倾向,那普通人生活中因专制的恶习引发的问题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鲁迅是启蒙思想家,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大男子主义”。在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一书中,就记录着鲁迅曾经反…  相似文献   

7.
《非攻》《理水》是鲁迅《故事新编》中较难理解的两篇。其中的主人公墨子和禹展现出与鲁迅其他作品中不一样的亮色和积极意味。这种转变和希望的出现同鲁迅对"中国脊梁"问题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其现实中的创作模型应该是作为革命前驱者的中国共产党。从相关材料来看,《理水》中禹的模型正是瞿秋白,或者说是以瞿秋白为主,包括白莽、柔石、冯雪峰等在内的为革命埋首苦干、勇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鲁迅正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7,(8):56-57
剑箫在7月1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鲁迅先生逝世迄今已有70多年,人们仍然常常要说到他,这不仅仅因为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述,人们在鲁迅身上还能得到十分有用的东西。有三副悼念鲁迅的挽联,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鲁迅的价值。其一,是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其二,当年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相似文献   

9.
徐强 《唯实》2003,(5):92-94
中国是诗的国度 ,也是杂文的国度。《诗经》里有一些篇章 ,比如《相鼠》 :“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我觉得就是很精彩的杂文作品。从国风中燃起的杂文火种 ,虽然时明时灭 ,历经风雨 ,但却顽强地穿越了千百年来的浩瀚时空 ,薪火相传 ,绵延不绝。现代杂文由于鲁迅的积极倡导 ,身体力行 ,无论题材还是样式 ,都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堪称当代杂文之滥觞。郭沫若尝言 :“鲁迅之前 ,无一鲁迅。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风骨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 ,为了正义公理、自由民主而摇…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人一阔,脸就变",在官员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一升官,就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但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态变了,连举手投足的样子,咳嗽、打喷嚏的动静都有创新.  相似文献   

11.
禁于未发     
有一些教师和家长为着自己的学生和子女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而深深地苦恼着。当他们煞费苦心地用各种方法企图从孩子身上驱除这些不良习惯和行为时,就会发现这是十分艰难的工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游玩的乐园。在百草园里,有碧绿的策畦,还长着木莲、覆盆子、何首乌等各种植物,使得年幼的鲁迅在那里流连忘返,产生了无限的乐趣。我小时候家里的后面有一片菜地,地里种着青的、黄的、紫的、红的等五颜六色的各种蔬  相似文献   

13.
马紫晨 《党员文摘》2023,(13):40-41
近日,一句“孔乙己的长衫”使鲁迅忽然间回归大众视野。不过,当我们将目光从中国移开,聚焦在邻国日本,似乎又能看到不一样的鲁迅形象。世界对鲁迅文学的首篇报道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迅的作品(故乡)被选入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的中学国语教科书……种种迹象都显示着日本对鲁迅的极大认同。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喜爱鲁迅,甚至崇拜鲁迅呢?  相似文献   

14.
陈赓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革命家、军事家,在他身上发生过许多"独特"的故事.他会见鲁迅,就是红军将领与大文豪相处的一例.英气勃勃的红军师长绘声绘色地讲述有关红军的故事,令风骨峻峭的文豪不禁为之神往.  相似文献   

15.
70多年前,鲁迅嘲讽国粹家们,有一个比方,在国粹家眼里,传统文化好比脓疮,"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这用在当今那些热衷"古为今用"并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喜搞"形象工程"者身上,仍然熨帖传神、入木三分。史书记载:西晋的开  相似文献   

16.
徐波  彭莉萍 《学习月刊》2010,(24):31-32
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存在着一个永远说不完的鲁迅。鲁迅是坚定的文化启蒙者,也是现实社会尖锐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17.
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存在着一个永远说不完的鲁迅。鲁迅是坚定的文化启蒙者,也是现实社会尖锐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6):36-36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问题,学风的主流也一直是好的。但学风不正的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福建党史月刊》的读者,我对她很有亲切感。《福建党史月刊》发表了大量的党史研究、回忆录、革命故事、党史工作经验交流等文章,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回忆三十年代初,革命处于低潮之时,广大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感到困惑,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人民的希望在何方?鲁迅先生在《致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给红军的贺电》中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希望。广大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历史证  相似文献   

20.
双难何苦?     
鲁迅在<死>一文中说:"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然而,鲁迅这里所说"怨敌",多为"公仇"而非"私怨".不少有负于鲁迅的青年朋友,鲁迅仍然爱护他们,正如他所说:"对于青年,则必退让,或默然甘受损失."先圣孔夫子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指有德性之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老是从别人身上找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