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社区文化在当今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是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质。其内涵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神、主动精神、为民精神和创新精神。其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充分彰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逻辑主线、引领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把握战略主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红色血脉、增强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力量等方面。新时代,需要在把握历史规律、敢于“向涛头立”,坚持自我革命、勤于“刀刃向内”,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向虎山行”,增强机遇意识、善于“抢占先机”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从而更好地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每个法学流派都有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社会法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法的“事实”或法的实际,它包括实际上的法,法的运行和实效、法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一场关涉经济、法律、文化等诸领域的动态化、一体化进程。法学教育的盲目国际化、法学思维的西体中用是当下中国法学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客观样态,是一种主题中国法学的实践表达。中国传统文明中蕴藏着深刻而又丰富的法学智慧理性,其契合中国人世生活、服务中国人心;既有世俗意义上的规则之治,亦有超越意义的天道天理。当下若要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主体中国法学秩序的历史重任,势必得自传统中国法学文明处汲取智慧,自法学教育处省思、自法学思维处重塑。惟有此,中国法学才有与全球化对话的可能,现代的中国法学才能为世界展现其传统的文明智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载体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学派的出现与形成都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掌握与认识。从国外不同法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看中国“行为法学”的产生及其价值观的选择对我们极有启发,这应该是一个能够引起人们反思的极好角度。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至今尚无统一定论.社会转型期多元化利益主体已形成,假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其他合法利益特别是合法的私人利益的事件屡屡发生,其中“暴力拆迁”正是公共利益被滥用的最好证明.因此,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加快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促进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早在1988年初,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行为法学专业委员会,1994年"中国行为法学会"组建之后,行为法学逐渐在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潮流。20多年来,人们对行为法学从关注到认可,从认可到深入探究,目前,虽然还没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理论成果,但却有了许多具有时代新意的创见成果。历史上,学派的出现与形成都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掌握与认识。从国外不同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看中国"行为法学"的产生及其价值取向;从不同的社会治理及其行为学的创建来解读传统中国的行为规范及其"行为观",对我国的法理研究尤其具有启迪性。国外形成的"法律行为"对于中国人而言十分费解;同样,外国人也很难理解中国人对"法律行为"的认知。因此,我们有必要阐明"法律行为"这一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才可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法学研究定位的断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学研究的定位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中国法学研究的定位基本上是在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甚至我们对法治的定位也建立在对防止文革重演、繁荣发展经济的基调上。这样的定位所造成的结果是 :对法治价值的追求往往被人们忽略 ,法治的实现方式也因其微小而不被人们重视。但实际 ,真正能够促成法治逐步实现的往往是那些被忽略的具体法律方法。在法学研究的定位上 ,我们不能轻视“从小处着眼”的立场 ,但应注意的是 :从小处着眼并不是就事论事 ,并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 ,而是要着眼于研究微观领域中的具体法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世界理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制度,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我国近年来对国际法发展的新贡献。和谐世界理论继承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巩固和发展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制度已在许多相类似国际争端中被使用,具有了国际习惯的性质。“六方会谈”创造性地运用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多种方式,为解决相似争端树立了典型。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维护我党执政、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人民警察的“内在素质”十分重要。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在公安院校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和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突出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优势,在提高公安院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军队院校教育法规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加强军校教育法规建设,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军事教育基本法,逐步构建以基本法为总揽,以法规和规章为主体,以相关实施细则为补充,覆盖军校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具有我军特色的院校教育法规体系,并健全完善法规执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于宗教事务的管理,将逐步从依据政策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于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职业教育无论从自身内部。还是从外部环境.均遇到严峻的挑战和危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诸多因素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影响,日渐成为职业教育面对的重大难题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试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全新关系,摒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差异化立场,转而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状态,表征着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结合以人为本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将会表现出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特征,是一种强化了生态伦理的规则体系,是一套突出了主体性的制度规范,是一种制度伦理与道德伦理的契合。  相似文献   

17.
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新的形势和任务,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试用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一个部分,是具有对人才的甄选功能的,根据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法律强制规定一定要订立劳动合同,还有时间的限制,那么“试用期”如何发挥其甄选的功能,在法律制度层面“试用期”是否有名存实亡的危险?劳动合同与“试用期”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需要考察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上对“试用期”定位的变迁,并解读其中蕴涵的法理。  相似文献   

19.
中华法系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法系学是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点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发轫于20世纪初期;兴盛于20至40年代;曲折于50至70年代;复盛于8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机遇和挑战应运而生,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莫测,中国的大小企业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博羿的阵营里站稳脚跟,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积极构建适应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