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园地     
答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警惕右的干扰,但特别要排除“左”的干扰。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右可以葬送革命,“左”也可以葬送革命。一部中共党史早已写下了这一血铸的结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应该成为今天人们的共识。毛泽东说:“什么叫‘左’?超过时代,超过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当前情况的后面,缺乏斗争性,这是右,这个  相似文献   

2.
答: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左”的倾向在党内仍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同志的这一“主要防‘左’”论,是基于对长期局势科学分析而作出的一项具有根本性的判断。然而,最近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既是对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规律的科学反映。只有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才能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同志的这个重要思想,是对国际共运和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完全符合我国实际,不仅在当前具有校正航向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也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倾思潮,批驳了假扮成马克思主义的“左”的谬论。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是总结社会主义实践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结论。几年来,这个结论竟以在苏、东分别存在了40多年和7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被葬送作为代价而再度被证明了。剧变的现实原因是向右转,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反“左”的问题。围绕反“左”,提出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指出“左”是主要错误倾向。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二是指出“左”的严重危害,“左”在党的历史上造成可怕的恶果,现在同样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三是分析“左”的思想根源。“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具体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现在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必须进一步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的根子很深,时间很长,影响很广,纠正起来也难。直至今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受到主要来自“左”的干扰,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分析,“左”倾思想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即“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从根本上违背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唯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向深层次拓展,在不断深化和扩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紧紧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需要继续在“换脑筋”上下功夫。怎样“换脑筋”呢? 一要围绕防止“左”的倾向,正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换脑筋”。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左”和右都是一种思想束缚,都是同解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目的,除了要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以外,还应加上一条,就是通过研究来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反对“左”倾的李立三路线、王明路线的斗争中,曾经提出过革命的长期性问题。当时“左”的倾向认为,党能一下子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欲速则不达。在“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红军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甚至几乎葬送了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但在遵义会议以后14年就夺取了革命胜利。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批驳、否定了认为革命很快就能胜利的观点,认清了革  相似文献   

12.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70余年的奋斗中,曾犯过土地革命时期的3次“左倾错误,包括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犯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左”倾错误。这些“左”倾错误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共同之处。第一,几次“左”倾错误,都是因领导人对当时的中国国情了解不透,对形势估计失误,对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缺乏认识,思想超越了现实,行动上表现为急于求成所致。第二,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错误,具体说主要是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那时人们有一种“左”比右  相似文献   

14.
一 60年前,中国革命处在一个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葬送了在艰难困苦中发展起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长征。惨重的损失,使英勇的红军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坚决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并在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良早 《理论学刊》2007,9(4):16-20
斯大林在正确地认识中国革命特点的同时,反对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左”倾思想,即反对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速度上的“左”倾思想,反对关于中国建立苏维埃问题上的“左”倾思想,反对关于否定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必要性的“左”倾思想。他还就中国社会的改造、进步与发展提出了一些重要认识,如认为中国未来的政权是工农民主专政,建立这个政权有利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等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度在理论上被搞得模糊不清。究其原因,“左”的方面可以追溯到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右的方面可以追溯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这一“左”一右的干扰,都导致了工作实践中的失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保证、服务作用,科学地论证政治工作的地位,澄清各种模糊认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还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左”的东西根深蒂固,带有革命的色彩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亟待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左’比右好”观念的长期禁锢有极大关系。而这一观念似未系统清理过。因此,对“‘左’比右好”作一番评析,辨明是非,将有助于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从“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建设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集革命与建设于一体的建设经济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到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起到了其他学说没有起到的作用。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经济学,是主张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经济学,而不是主张葬送社会主义的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激进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1“在党内,在国家机关中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有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惩治腐败讲过多少次,为什么成效不大,原因可能在党内。”“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性实践的伟大旗帜。这个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的科学理论成果,其形成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同来自右的、主要是“左”的错误思想的斗争。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同样要同有的、主要是“左”的思想干扰作不懈的斗争。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防右主要是防“左”思想,并进行理论思考,有利于深化对邓小平特色理论的认识,排除干扰,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邓小平对“左”的严重危害及美成因的历史考察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