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二月,我参加了第二次贵州省民族综合考察工作队,对榕江县八开区八开公社高同大队苗语进行了调查。又了解了八开公社格榄大队、摆赖大队和该区计划公社摆拉大队、兴华公社高排大队苗语语音的简单情况。 我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该地区苗族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特点以及语言使用情况。其目的:一是为今后苗族语言的比较研究积累资料,二是为在该地区试验推行苗文提供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我们对苗族语言进行了大规模地全面调查,通过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我们把苗语划分为三个方言: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同一方言内部,语音和词汇方面仍然有大小不等的差别,特别是川黔滇方言,由于该方言内部的差别较大,所以川黔滇方言内部又划分为七个次方言。方言或次方言之内,根据语音差别情况再划分为若干个土语。 苗语方言土语的划分,使我们对苗语内部分歧情况的了解心中有了个谱。但是,具体到某个词在某地是怎样读?代表同一概念的词,譬如说汉义是“水”这个苗语词吧!因方言  相似文献   

3.
田铁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89-193
目前有关苗语量词的研究主要是对苗语部分方言区的名量词的描写和分析,对苗语动量词的研究则很薄弱,对苗语各方言区的量词也缺少整体上的对比描写和分析。本文认为可以把苗语黔东方言、湘西方言、川黔滇方言三大方言区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察苗语量词,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苗、汉量词之间的关系作谱系内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辅世先生的《苗语方言声韵母比较》一文(1979年油印;《民族语文》1980年第2期)为苗语语音史的研究搭起了一个架子。读者从文中可以了解到苗语各方言中某些词在古苗语中属于哪一声类和韵类,以及后来在各方言中的演变及其对应情况。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今天各方言中这些词的词义伸缩情况,以及哪些词是同源词、哪些词不是同源词,哪些词后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汉语借词等等。有评论说,这篇文章是研究苗瑶语共时性的“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实际上相当一部苗语《广韵》”(毛宗武《我国苗瑶语族语言研究概况》,《民族研究动态》1985.3)。我们还认为,这篇文章不仅是在语音学上的贡献,在词汇学上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文章不仅是为我们进行苗语甚至是苗瑶语的共时研究提供构架,同时,对我们进行词汇的历时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里,笔者结合自己熟悉的苗语黔东方言(下称黔东苗语),在阅读《比较》一文时,发现养蒿语点(代表黔东苗语)有一些缺例,由此引起本人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即苗语方言经较研究时对同源词寻找的问题。我想,在对没有文献的语言进行方言间的语间、词汇  相似文献   

5.
川黔滇苗语(以下简称苗语)有丰富的四音格词(我们暂且把它称为“词”)。我随时都在想,苗语的四音格有它的独立性和独特的表达功能,应该让它和广大的读者见面。再者,把它写出来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广大的民族语文工作者对苗语进行研究。笔者的水平太有限,现在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得到专家们的指教。因川黔滇方言内部较复  相似文献   

6.
翻译有条基本原则是:既要忠 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又 要符合译文语言的习惯,还要充分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状词,是苗语词汇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苗语的优势之一,没有它苗语表达事物就缺乏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把汉语译成苗语,不能不涉及到苗语状词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黔东苗语(以下简称“苗语”)的谓词,包括一般语言所称的动词、形容词、判断词和助动词。由于苗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很多相同,我们把它们合称为谓词,下分四小类,即动词为第一类谓词;形容词为第二类谓词;判断词为第三类谓词;助动词为第四类谓词,简称为谓_1谓_2谓_3谓_4。本文试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养蒿苗语为依据,对苗语谓词作一番探讨,并和汉语比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谈苗语“仡”的构词功能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人们共同体的语言,均具有其自身构词功能的特点,通过语言自身的构词机制,构造成各种各样的词类,以满足语言自身系统的完善与其社会交际功能的发挥。苗语,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语种,亦有自身构词的特点。研究苗语构词功能的特点,对研究苗族的历史与语言、文化,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苗语构词功能的特点之一,表现在许多苗语冠词在构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拿瑶语和苗语其它方言的有关材料来跟湘西苗语方言进行比较,初步得出结论:现代湘西苗语声调演变有三大规律,一、部分阴调发生分化;二、声调发生阴阳对转较为普遍(即部分阳调变阴调);三、人声将先于平、上、去走向消失。  相似文献   

10.
中越苗语具有和谐与竞争的双重特性。和谐性表现为同一支系语言的和谐、不同支系语言的和谐、母语与国家通用语的和谐、母语与当地强势语的和谐,和谐原因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因素有关。竞争性表现为支系语言的竞争、苗语与其他语言(包括方言)的竞争、中越苗语的竞争,存在竞争与语言地位和语言功能不等有关。加强中越苗语的研究,能够助力于"一带一路"的语言服务,有利于国家的语言安全。  相似文献   

11.
黔东苗文经过近四十年的试验推行,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广大苗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根据国务院国发(1991)32号文件“对五十年代创制和改进的民族文字,试行效果好,受多数群众欢迎的,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推行”的精神,国家民委和中国社科院将于今年秋季对其进行验收。为此,我们对该种文字的试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现报告如下:一、黔东苗文试行的社会背景苗族有万。多万人口,主要分而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等省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苗语分湘西、黔东、川黔滇等三个方言。黔东方言…  相似文献   

12.
十年的等待     
《传承》2006,(Z1)
1955年春,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召开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距离1945年4月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七大”,已整整过去了十个春秋。毛泽东解释说“:党的代表大会,10年没有开了。当年头5年不应当开,因为兵荒马乱,又开了‘七大’。后5年可以开而没有开。没有开也有好处:高饶问题搞清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语言接触引发语法演变的理论,分"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两种类别考察黔东南方言与侗语、苗语的语法接触现象,认为:第一,黔东南方言不同于其他西南官话的地域特征与语言接触有关;第二,侗语、苗语中的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现象多于汉语,表明汉语为强势语言,吸引侗语、苗语向其靠拢。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4):51-51
1955年春,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召开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距离1945年4月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七大”,已整整过去了十个春秋。毛泽东解释说;“党的代表大会,10年没有开了。当年头5年不应当开,因为兵荒马乱,又开了‘七大’。后5年可以开而没有开。没有开也有好处:高饶问题搞清楚再开,不然他们要利用‘八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苗语黔东方言(简称:苗语)词的结构,就音节而言,可分为单音节调和多音节词;就意义而言,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其中大部份单纯词系单音节词,尚有少部分单纯词为多音节词。合成词全是多音节词。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三年初,我有机会参加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贵州省月亮山地区民族综合考察队,先后对榕江县加宜公社和两汪公社苗族进行了实地调查。两汪公社位于榕江县乐里区北部,与剑河县相邻,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包括苗、汉、侗、瑶、水、壮六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公社。两汪苗族属“黑苗”,自称“达木”,含有憨厚之意,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苗族人口有2764人,占公社总人口的50%以上。他们按妇女穿着的裙子长短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短裙(百褶裙只有七、八寸长)苗,苗语  相似文献   

17.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文化载体及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贵州苗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整体上苗族对苗语持正向积极的态度,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出现不会苗语的情况,若不加以重视,将会造成代际传承断裂。基于此提出了创建和谐双语环境、发展民族语言产业、保护传承民族语言,实现民族语言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助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苗语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其中川黔滇方言又分川黔滇、滇东北、贵阳、惠水、麻山、罗泊河、重安江等次方言。在苗语的方言次方言当中,通行最广的是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简称川黔滇苗语),其范围包括我国贵州的西部、四川南部、广西西部、云南全省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以及美国、法国、法属圭亚那、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川黔滇苗语的内部一般都比较一致,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环境不同,受不同语言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以使这种语言区别于那种语言。苗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相比差别较大,但和古代汉语相比,却有很多相同相似之点,这是什么原因呢?值得引起重视。不久前,有人已从词汇、语音方面论证过苗语和古代汉语的关系了,因此,本文重点只谈谈苗汉语法的相同点。下面我们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养蒿村的苗族(以下简称苗语)为依据,重点将苗汉语法的相同相似之点作一次比较研究,不当之处,务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苗语一些俗语蕴含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内容,体现出明显的苗族文化特色。本文对 体现苗族乡土观念、男女地位、生育观和人口观等几类俗语进行了文化分析,论述了一些俗语运 用比喻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