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本文首先论述安理会否决权的利弊,然后提出安理会否决权应如何进行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最后对协调各国意志的改革结果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
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丕照 《法学家》2004,(6):7-11
我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国际环境.尽管与二战结束之前或与冷战结束之前相比,国际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未变,即:国际社会依然是由地位平等的主权国家所构成,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冷战思维并没有停止,依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待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与美国意志相悖的国家的主要思维.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冷战思维身处矛盾之中,本文将就冷战思维在后冷战时期延续中所处的矛盾进行论述,以揭示后冷战时期冷战思维的特点和表现.  相似文献   

4.
孙辉 《金陵法律评论》2002,105(5):47-54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 ,二者对美国的外交理念及外交政策的影响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这两种外交理念的渊源及其对美国外交影响的变化情况 :在整个冷战时期 ,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多地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 ,理想主义的影响上升 ;布什政府执政以来 ,特别是“9.1 1”事件以后 ,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在美国朝野强劲抬头。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为了推行其全球扩张的帝国主义政策,对其对外政策进行了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调整。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维持其霸主地位,又在短短两届政府任期内就抛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预防性外交","先发制人战略"等对外政策。本文从新帝国主义角度分析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其相互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程度,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日本国内政治、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给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既创造了机遇,又形成了挑战.究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分析和研究新保守主义这种社会思潮,对于妥善解决中日两国间的分歧,寻求更大的利益汇同点,建立面向21世纪健康稳定的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冷战时期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其几乎参与了美国在亚洲发动的所有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结束后,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美澳同盟关系日趋强化,本文就9·11事件后的美澳同盟关系作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二对美国的外交理衾主外交政策的影响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本回顾了这两种外交理念的渊源及其对美国外交影响的变化情况,在整个冷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多地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理想主义的影响上升;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在美国野强劲抬头。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我国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团结,社会稳定,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但是隐蔽战线方面的敌情却日趋尖锐复杂。某些西方的反华反共势力不愿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逐步上升。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软实力有所下降,而硬实力则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美国的将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1.
CIA在行动     
凄凉的生日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现任局长乔治·泰内特走马上任时,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一下子消失了许多“凶险的敌人”,但泰内特认为,冷战结束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CIA的敌人仍旧存在——恐怖分子、军火贩子和大独裁者。“我希望忘掉过去,重新开始,但我们绝不同掉以轻心!”尽管如此,人们还  相似文献   

12.
冷战虽然结束,但是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却没有脱离冷战思维,使朝鲜半岛的发展前景不可避免地与美国的对朝政策联系在一起。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美国对北朝鲜采取一系列封锁和孤立政策,这些不仅使朝鲜半岛无法建立永久和平保障机制,而且对朝鲜经济发展、朝韩经济合作潜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朝鲜半岛的进一步发展事态与美国对朝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是否改变其传统立场是其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间谍战”是一个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然而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这个已经被人们逐渐淡忘的词却又再次引起了各国媒体的关注——自美国和俄罗斯于2010年7月达成“冷战式”间谍交换协议以来,从中嗅到久违的冷战味道的人们已逐渐发现,原来表面上笑脸相迎的美俄两国之间仍在继续着钳制与反钳制的暗斗,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职业间谍”的身份败露,足见新一轮的间谍战早就悄无声息地重新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以及地区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越南为了营造有利于本国革新开放的国际环境,积极推行地区间"大国平衡"的对外战略,同美国在内的各个大国开展广泛接触。中国与越南也存在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捆绑"。因此,中美越以及其他的东盟成员国各方利益相互融合、渗透,亚太具有区域合作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周边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周边战略,建构与周边国家的多边区域合作机制。以和谐周边为基础,以安全周边为保证,以繁荣周边为归宿,中国开启了建构周边区域合作机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闫兴  孙哲 《法制与社会》2011,(3):200-200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争霸的体制瓦解,在两极体制下孕育发展起来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向前发展。在两极体制瓦解的后冷战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均势打破后的失衡时期和从失衡向新的均势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两年的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演变的重大事件,在危机中,俄罗斯执意干涉乌克兰内政并付出巨大代价,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对俄做了经济制裁。本文认为,地缘政治是双方干预乌克兰内政的主要因素,此外俄罗斯还会考量经济依赖、文化同源等,而美国则致力于推广西方民主价值观;最后,本文提出乌克兰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孟刚  梁冰洁 《财经法学》2020,(1):132-144
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地位,频繁运用二级制裁,通过国内立法扩大其域外管辖,限制第三国的企业或个人与制裁目标方的经济交往。二级制裁违反国际通行的管辖原则,不尊重联合国的相关决议,具有明显的非法性。美国的二级制裁立法实践和执法实践众多,破坏国际经济交往的正常秩序,对此欧盟、英国、加拿大等先后制定法案予以因应。当前,...  相似文献   

19.
李亚东 《法制与社会》2010,(32):140-141
冷战结束后,一股"地缘政治热"在俄罗斯兴起,探讨地缘政治问题成为俄罗斯政治生活和学术活动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指出"地缘政治热"对俄罗斯本国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邻国,中国对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热"应当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局部热战。在现代局部战争诱因逐渐增多的今天,重新审视朝鲜战争的相关历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对美国误判中国介入朝鲜战争这一问题加以简要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