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当时我在一所高校的党委组织(统战)部工作,参加市里一个统战工作会议,得知市委统战部和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统一战线知识竞答活动。这样一个机会,我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的俭朴生活王耀峰1960年4月,中共晋东南地委召开工作流动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县委书记及助手、地委各部部长等40多人。赵树理以作家和中共晋城县委副书记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在一个多月的接触中,赵树理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深深教育了我,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3.
苏媛 《求贤》2013,(12):55-55
我,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女孩,200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担任高中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虽然我每天上课时是学生口中严厉的“苏老师”,但是同事和朋友还是叫我“苏小妹”。2011年,“苏小妹”作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参加天津第七批援勰。  相似文献   

4.
我是临朐县九山镇九山村村民,2003年10月到县城潍坊大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打工,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成为一名民营企业技术工人。从参加工作之日起,我就在心中立下一个目标: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迈进党的大门。2007年5月我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生活很苦,那时总梦想着长大做一个城里人.十年寒窗苦读,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到省城工作,儿时的梦终成了现实.在城市生活多年,又怀念在农村的日子,总希望再有一次亲近土地、庄稼、农民的机会.今年单位派去参加党建扶贫工作,到一个很穷的乡里去,并将在那里工作一年,我从心里乐意.我相信这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次经历.  相似文献   

6.
唐启君 《学习导报》2013,(14):52-53
父亲是在母亲去世的第八个年头的夏天去世的,那是1982年,我13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父亲的突然病逝,使我的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我不得不终止学业。在组织的关心下,于第二年春天顶职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在四川省南充市生活过两年,从1950年到1952年夏天。那时共和国初建,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工作的老同志,有参加过百色起义的红军将领,也有晋绥根据地的地方领  相似文献   

8.
就要经得起考验原建堂我是1985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晋城市丝绸研究所工作的。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使我由一个普通的学生进步为一名共青团员,参加工作后,进而认识到,若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  相似文献   

9.
爱的接力     
我叫王洁,今年26岁,是辽阳市弓长岭区雷锋小学一名普通教师。参加工作3年多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在工作中积极上进,曾获得市级优秀课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我这些成绩的取得,缘于我们辽阳的一个好政策,源于我遇到一个好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永远怀念胡乔木同志逄先知从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对我直接影响最深、教诲最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田家英同志,一个是胡乔木同志。我是通过家英同志认识乔木同志的,那是1951年。当时我作为家英同志的助手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开始与乔木同志有所接触,但...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1,(6):54-54
贵阳市李隶问: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来到新单位后不到半年,就被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像我这样的情况要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2.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1,(2):92-93
62315部队政治处叶锋来信: 我与《军队党的生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重庆学习期间。我在政委办公室里看到一摞红色封面的杂志,鲜艳的党旗光彩夺目。她像一个强大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每月借阆,认真啃了起来。参加工作后,我到杂志社购买了2009年《军队党的生活》(合订本),还预订了2011年度的杂志。  相似文献   

13.
中村义光在中国生活了10年,在我军中也战斗工作生活了8年整。他现在是一位日本社会活动家,是日中和平友好协会常任理事,山梨县支部长,回想四野战友会副会长兼总务局长,还担任许多社会职务。他几次率团来中国访问,与日中两国政府经常接触来往,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是一位中国人民和军队的老朋友。那是1946年的夏天,中村义光参加我东北民主联军不久。当时正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刚爆发。中村义光听到原满洲第五队直属特务队的高桥大尉6月间在东满一个日本飞机厂被枪决,中村、北川、山口三人被吓得逃跑了。那是一个没有月色的黑夜,他…  相似文献   

14.
李敬 《党的建设》2012,(10):13-14
1982年9月,《党的建设》杂志创刊。同年,我参加工作。自此,在我成长进步的道路上,便有了一个共同成长伙伴——《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黄昏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被调到一个偏僻的教学点任教。那是一所刚刚组建的希望小学,十来个教师,百十个学生,再加上一栋孤零零的教学楼就是这所学校的所有。由于住房非常紧张,学生住的是教室,教师住的也是教学楼里的办公室,食堂设在简易工棚里。艰苦的教学环境,闭塞的生活信息。让我有一种下地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十年     
人們都說,生在我們的国家里是幸福的,这話我完全赞成。拿我自己来讲,我是一个年青的售貨員,这本来是个很平常的工作,虽然工作成績是很微小的,却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重視。1957年我被評选为北京市的先进工作者,得到了极大的荣誉。生活上更是不錯,我們家十一口人,两个哥哥,两个嫂子,都有工作,一个弟弟在回民学院上学,爸爸媽媽年紀都大了,沒参加工作,在家里帮哥哥看着三个侄子,生活无忧无虑。解放前  相似文献   

17.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重视宣传教育的作用。因为这是人们激情的鼓动、心态的疏导、精神的支持所必须的,是我们争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证。然而这只是指那正确的、做得好的思想教育工作而言的,反之则难达此目的。我参加工作几十年,是在党的长期教育下...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农民家庭。幸运的是,在1957年19岁的时候,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名警卫战士。在“文化大革命”中,从1967年10月起,我又被选拔为江青的秘书,一直到1973年6月。由于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我多次幸福地零距离接触到毛主席,和毛主席交谈,其情其景,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20.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是毛泽东同志1934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近年来我认真读了多遍,受教育和帮助很大。2009年秋,我在济宁市委政研室工作时,曾参加过全国维稳工作联席会议到济宁调研群众工作时的一个座谈会。带队的调研组长是一位老同志,他在座谈总结时大段引用这篇文章,并详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会后,我马上找到原文,第一次认真学习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