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1,(7):124-124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蓝领工人以及服务业职工的收入上升很快,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相对越来越低。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叻称,大学生和农民工起薪的差距已经很小。一些人担心,这会对中国人读书产生“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老人农业”现象已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中国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字在重庆举行的“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如此表示。  相似文献   

3.
经过5年的持续努力,我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主导产业日渐明晰,产业基础日益雄厚,综合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一些影响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逐渐凸显,其中,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正在成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资源大省的河南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劳动力资源大省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尴尬,既折射了集聚区建设加速发展的可喜变化,也反映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如何破解这一“成长中的烦恼”,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以睢县为例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4.
旨在开发学生口袋的“校园经济”由来已久,初始阶段的“校园经济”还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小打小闹而已。现如今,“校园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许多学校已成为逐利之徒麋集之地,铜臭则早已盖过了书香。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0,(7):56-57
王国强等在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报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才之争愈演愈烈,大学甚至中小学校也逐渐成为“战场”。美国IBM公司于2005年宣布在中国启动“人才孵化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与中国最顶尖的一些大学合作,每年挑选10多名软件和工商管理方面的顶尖学生在IBM中国研究中心做项目开发。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8,(12):54-55
乔新生在10月9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面对席卷欧美大陆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商业银行该何去何从?中国的商业银行与近日华尔街发生金融危机的投资银行完全不同。前者是以储蓄为基础的传统银行.而后者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银行,进行着非常复杂的金融投资经营活动。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行业正在小心翼翼地从“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中国居民的储蓄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得损害储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理论窗     
《求贤》2014,(10):54-55
国以才立 业以才兴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存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任当代中国显得越来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就是未来。”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清醒把握,深刻阐发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唐钧 《学习月刊》2010,(15):38-38
如今的中国.以“中国制造”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拐点。也就是说,中国正在从以“生存”为主导的“温饱型”社会经济模式逐渐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型”社会经济模式。这个转变基于两个基本估计:其一,以“中国制造”为基础的中国经济已经基本完成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9.
镇平不产玉、不出丝、不靠海,却是被国家命名的“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和“中国金鱼之乡”。该县的“原料买全国,产品卖全国,特色经济模式,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将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2009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经济     
《党课》2013,(22):15-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中国经济正在减速通道上前行,但对其他国家构成的负面溢出影响不会不可控,而且更平衡的增长也大大降低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因而,该组织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6%,明年会进一步放缓至7.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东部茶产业发达的地区由于面临较大的土地增值和劳动力成本等压力,茶园面积正在逐渐萎缩,“东茶西移”步伐不断加快。贵州省把承接“东茶西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迅速壮大的茶产业正在成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22):25-25
今年6月,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掀起一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热潮。参与这个规划纲要起草制定的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博士指出,人才规划的目标是使中国摆脱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体力劳动者”和“低端知识工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张承元 《奋斗》2001,(8):20-20
从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通过对各产业的全面比较,可以看出发展奶牛业和肉牛业具有很大优势,“两牛”业应成为我省多数市县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王河林 《学习月刊》2014,(14):58-58
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不稳.欧债危机尚未完全消除又遭遇中东、泰国和东欧局势动荡.如何在“后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中国正在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以克服现实问题,让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广大民众真正分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6.
“调结构”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讨论和实践的主线之一。但是,对于“调结构”的内涵和本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的误区.实践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在当前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启航的时刻,厘清“调结构”的内涵和本质.走出传统式的“调结构”误区,是保证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魏国强 《唯实》2013,(8):15-16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是今年全国“两会”明确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和重要引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在目前形势下,受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扩大内需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的增长点,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能拉动投资,又能带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尤其是重点镇一定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8.
国以才兴,业以才成。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伊犁州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人才援伊”的重大现实意义入手,结合实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新一轮“人才援伊”对口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健全“输血”和“造血”功能有机结合的“人才援伊”机制,形成经济援伊、干部援伊、人才援伊、教育援伊、科技援伊协同推进的新局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雷 《奋斗》2002,(9):25-25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作为与.资本和土地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劳动力问题将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格局将进行重大调整,在全新的游戏规则下,像海伦市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地区,如何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怎样探索出一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后的那场冰雪灾害,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根本缺陷。 低廉劳动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低廉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工。他们是外贸工厂的工人。也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但他们不能在城里扎根。每到春节,他们就要返乡,因为家乡才有“家”的感觉。农民工往往在工厂宿舍有一个床位,或是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