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会自信     
黄健 《党课》2006,(12):85-85
小时候,我是个腼腆的孩子,遇到生人就脸红,很少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耍。家里来了客人,祖母常常指着我们堂姐弟几个这样介绍:“这是冬梅。懂事,像个小大人;这是阿辉,脑子聪明……”最后才指着我说:“这是小健。最乖!”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没有其他的优点,祖母只好用“最乖”来安慰我,免得我太伤心。  相似文献   

2.
半间偏房     
“一一”节,三哥娶儿媳妇,请我们去吃喜酒.当时妻子回答不去。三哥赶到县城亲自来请,妻仍然不去。三哥急了。问是不是对他有意见?我赶紧打圆场说:“哪会有呢,主要她这几天身体不适。你家里忙,先回去吧,我们明天就赶到。”其实妻子不愿回老家真的不是对三哥有意见.而是有一件事在她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龙之剑 《前线》2014,(3):112-112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那是1949年4月的一天中.午,在中共中央进驻北京的第一站香山双清别墅内,毛泽东准备会见张澜先生,他吩咐李银桥说:“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李银桥在毛泽东仅有的“家底”里翻了又翻,竞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他苦笑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却说:“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事能成,我相信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孩子,你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真是太享福了!” “太太(太奶奶),您小时候也上幼儿园吗?您当时学写字了吗?” “孩子,我那时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学上呀?” …… 儿子和祖母的对话使我陷入了沉思,刹那间将我拉回儿时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传承     
许爱馨 《求贤》2009,(10):16-16
打我记事起,常听爷爷说:“富不过五代.穷不过三代”.后来我才逐渐闹明白,他是在教育晚辈节俭励志.说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据说,爷爷管教八个孩子个个成器,却从没伸手打过一个,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据说,这还和一个关于警察的故事有关。今年是共和国60华诞.我总想收集点与共和国发展有关的记忆,自然就想到了爷爷。可他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个警察。  相似文献   

6.
我陪爸妈跟世界接轨的第一件事情,是把他们的老人手机全换成了智能手机.老妈一看连个键盘都没有,非常紧张。好不容易教会她如何触屏之后.她拨出去一个电话用了半个小时.耐心终于用完,她彻底失望了:“这手机我用不了.你退了吧。”我赶紧劝她:“现在年轻人都用这种手机.它不仅能打电话、上网、听音乐,  相似文献   

7.
贴心的话     
去菜市场经过她的摊子时,随便选了几把青菜。临离开时,她说:“天冷,多穿点,这风吹在身上伤人。”只是这几句话.便让我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记忆中,只有母亲才会时常对我说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8.
一飞 《党员文摘》2008,(5):16-17
“民工司令”张全收 2007年11月11日早晨7点,深圳平湖。400多名身着蓝色厂服的农民工在一片空地上整齐站立,张全收拿着小喇叭用河南话喊话: “同志们!今天我给大家交待件事,今后有谁敲诈我们.马上汇报。只要有我在,我们的队伍这么大,我们怕什么?”  相似文献   

9.
北京十一学校里发生的很多事都很“奇怪”。第一件事,该校的李希贵校长有一次陪我到学校各处看看。我们到了一间教室,一开门,那里有两个孩子在自习,李校长马上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离开的时候校长又说了句:“对不起,打扰你们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一位校长这样。  相似文献   

10.
生意潜规则     
一凡  西江月 《党员文摘》2008,(12):34-34
我当业务员不久。就接到了一张大订单。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发货时.老板却吩咐把正品压下,先发次品。我急了:“这是一个大客户,要做回头生意的啊。”老板神秘地一笑:“就是要争取这个回头客,你只管发货吧。”货发出去不过两天,对方张经理就给我打来电话。抱怨说床单布质太差,要求马上退货。我只好向老板汇报.老板一挥手道:“走,我们去一趟。”  相似文献   

11.
“这可是我保存了50多年的两件‘武器’。”陈依清亮出他的两件宝贝:一把军号和一本号谱。一听说要捐献出来,他十二分的不舍得,“这把号我前两天还在吹呢。”踌躇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忍痛割爱。  相似文献   

12.
王连第 《奋斗》2004,(10):54-54
提起鹿茸来,东北人没有不知道“鹿茸角”也是“关东山,三件宝”。今年《奋斗》第4期发表了我撰写的《“挖捧槌”风情录》,许多人看了颇感兴趣。就因为我在这篇文章中,只提了“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我的朋友看后,或打电话或见面问我:“我还听说,‘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这两种说法,到底该以哪个为准?”我告诉朋友,  相似文献   

13.
1.让孩子珍藏梦想。巴金说,一个人应该有幻想,幻想不但鼓舞人上进,还可以安慰人的心灵。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一天问父亲:“我想做一位船长,我是否能扮成一个男孩儿,偷偷地逃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悄声地对她说:“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未实现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切实际,而是认真地赞同并保护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诗二首     
不知什么原因,现在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计划经济时代,戴手表可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我有一块珍藏了27年的“钟山”脾手表。值得骄傲的是,20多年前,我竟是我们村同龄青年中最先戴上手表的人。那时,尽管一块南京产的“钟山”表只需要三十几元,但对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老百姓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手表更是一件既时髦又时尚的奢侈品。在老百姓眼里.手表是专给那些在城里上班、吃“商品粮”的国家工作人员戴的,农民根本买不起,更不舍得。  相似文献   

15.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怕’”。这是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时讲的一段话。由此想到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满怀真诚过群众这道“筛”。 有这么一则轶闻,十八世纪的英国,有位叫威灵顿的将军,一次不慎跌入河中差点淹死,幸被一名士兵救起。将军非常感激地问这位士兵希望得到什么谢礼,士兵说:“只要阁下别把这件事说出来就行了。”将军很惊讶,这是为什么?士兵说:“如果同事们知道我救过阁下,那我一定会被大家丢入河中”。原来这位将军平时专横跋扈,极不受部下欢迎。 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祖母去世一个甲子年了,但她的老屋还在。在秦巴山东麓的山坳里,如同飘拂着灰发、眼神坚定的祖母那样,一直矗立在那里。在回祖母老屋的路上,留下我们太多的记忆。我们居住的湖北郧阳府城离秦岭深处祖母的老屋,足有四五十里山路。在没有公路、更没有公交车的年代,去一趟祖母的老屋,要翻山越岭走七八个小时。我们那时都还小,但都必须帮助家里大人做事。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编辑部同志: 你刊今年一月号有于光远同志《向他祝贺,为他高兴──记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胡耀邦》一文中,涉及在中央为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六十一位老同志平反中的一些事情。可惜光远同志现在已记不清了,我就趁此机会把这件事说一说,以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 于在文中说:“在平反冤假错案问题,我只做过一件事,就是曾彦修和我曾经写过一个对‘六十一人案’平反有用的材料。”“后来中央为六十一人平反的文件,用了曾彦修和我的证明材料。”“从过程上看,可能我先在口头上对耀邦讲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一代人”,是指我的祖母、外祖母以及曾经和她们一起度过了那一段生气勃勃、极有意义的青壮年时代的姑祖母、舅祖母等人。确切地说,我这里想写的是“久已逝去的一代女人”。她们当年的那些辉煌岁月,我都不曾目睹,当然更谈不上参与。许多零碎片段的事情,都是幼年时从母亲、外祖母和姑姑们口里听来的。听她们谈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神往和敬佩啊!母亲曾说:前一代人比她这一代人更先进、更勇敢。我觉得这话是对的。这些人的核心是祖母石漱林。那时是清朝末年,正吹着维新之风的时代。祖父在江西做官,是一位县太爷,祖母是官太太。但是这位官太太不安份,凭她在家里学到的一点文化,竟办起了一所女学校,自任校长。南昌正蒙女校,据说是江西全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外祖母汪筠青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她青年守寡,丈夫死于肺病。本来夫妻恩爱,她伺候丈夫也很尽心。但丈夫一死,就被夫家指责欺凌,在那大家庭里日子难过。这在封建社会里原也是平常事,青年寡妇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因为外祖父曾是祖父做官时的“刑名师爷”,两位夫人也互相熟识了,而且关系很好。这时祖母就来安慰和劝说。劝说的结果是外祖母毅然造反,带着三个小儿女搬出了沈姓夫家,宣布脱离关系。她后来就和祖母一起办学...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任弼时故居,珍藏着四件鲜为人知的文物:两件木质的,即“革命先进”匾和一副条屏;两件布质的,即一副挽联和一副祭幛。四件文物中,有三件与弼时同志直接相关,有一件是任弼时的祖传遗物。对这四件文物的来历和内容,我们作了考证,现简述如下:一、“革命先进”...  相似文献   

20.
沈岳明 《求贤》2010,(4):49-49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思科系统公司总裁钱伯斯接受记者的现场采访。记者问:“作为公司的总裁,您对公司的业务应该非常了解,您能跟我们谈谈贵公司的主要业务吗?”钱伯斯摇摇头,说:“对不起,这要问我的业务经理。公司业务方面的知识,我几乎是一窍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