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燕明 《唯实》2001,2(3):3-6
20世纪是中国文化迅速现代化的世纪.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事业的理论指导问题.这种理论指导,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民族性、先进性、前瞻性,同时,它又不应取代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当前,特别要根据网络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指导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的智能及其表现,文化的进步表现为程度的提高和向度的优化选择.中国共产党引进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思想实现了20世纪中国文化优化发展的向度选择,而空前程度地发展大众文化并在新时期引导精英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方向的理性选择。要实现这一选择,固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是,共产党员在先进文化的建设中,是否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只能批判地继承,而不能割断和抛弃。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不应该是对立的,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这就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就必须解决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是一位革命政治家型的思想家,他在20世纪初期接受的文化熏陶主要来自儒家传统思想文化。在社会政治文化双重危机中,他提出革命和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理论并使之付诸实践,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指出,从19世纪到21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300年。我国目前面临从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向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转型。第一次现代化特征是:专制文化一民主文化、封建文化一公民文化、迷信文化一科学文化、附庸文化一职业文化、家族文化一福利文化、农村文化一城市文化。上述转变基本完成,中国处于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跨世纪的转折,在这个风云变幻的转折关头,中国文化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跃上新台阶,实现历史性的跨跃,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大事。一、建构我国跨世纪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建构好我国跨世纪的文化,是保证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缺一不…  相似文献   

8.
中国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发展方式逐步展开之后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正在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方式在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的同时 ,必然要求有一种与传统工业文明以及农业文明时代不同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中国社会的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变革 ,正标志着中国人将以一种具有高度普同性的崭新文化心态走进21世纪。世纪之交新旧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激荡20世纪后叶的中国理论界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 ,认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琪 《实事求是》2001,(6):36-38
在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和政治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 ,中国文化也正处于关键性的选择与变革时期。伴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文化必须面对空前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 ,为 2 1世纪世界文明的进步添上厚重的一笔 ,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一、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全球性发展成为历史必然2 0世纪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的后半期 ,世界经济取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成的有关多国经贸问题的世界关贸总协定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后 ,被涉及更多经贸…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情缘。一方面,他善于从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封建遗毒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此外,他以时代精神观照中华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榫。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企业的文化认同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一、文化认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2.
朱志敏教授所著《中国共产党与 2 0世纪中国文化》(新近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一书是一部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作为中共历史学界的青年专家 ,朱志敏教授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就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最近亦有重要论文发表 1。作者在多年思考的基础上将 2 0世纪中国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实践两个尚待开垦的领域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研究 ,主要谈了 2 0世纪中国的文化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和人们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问题提出的主张及其实践的影响。该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创新 ,无论是叙事视角、观点还是史料运用都有新…  相似文献   

13.
崔月琴 《新长征》2000,(1):15-16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文化追寻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构成了国人探寻文化发展之路的一条主线,尽管人们分歧很大,主张各异,但总的文化趋向是一致的,即以现代化为旨归,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较之西方国家已落后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发展阶段,后现代文化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涌进了中国大地。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重文化交织呈现之时,我们的文化取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 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当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纷然杂陈,但就大的趋向而言,它们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传统的或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1世纪的世人面前,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庄严确立了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新的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乃是影响21世纪世界潮流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秀华 《理论学刊》2007,2(2):26-29
在20世纪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通过精神价值革命和社会制度革命,建构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毛泽东的文化思考和实践启示我们:文化转型,面对不同的时代主题,其指向应有所侧重;无论何时都应牢记无私无畏、怀抱理想的革命传统;未能把群众路线纳入民主政治的轨道是毛泽东文化实践的严重缺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文化转型的灵魂,这个灵魂使中国人民追逐和创造先进文化获得了科学思维和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并要求全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报告中,江总书记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础、内容、环境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和深刻阐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到F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精神支柱是邓…  相似文献   

17.
孙卫卫  王亚鹏 《求实》2007,3(5):76-79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主导文化模式一直处于“忽左忽右”、“忽东忽西”的无定向之中;而且,由于政治生态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的断裂、历史的循环时有发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导致文化变革的延拓。因此,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一定要认准文化变迁的总体方向,摒弃文化虚荣心理,排除外在干扰,把握文化脉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切实有所成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研究和确立世纪之交到下世纪河南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文化,让古老的中原文化在新世纪再创辉煌,去年12月2日至4日,河南省文化厅在新乡市小冀镇召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文化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宣传、文化、科研机构、企业界的100多位理论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大家紧紧围绕“如何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文化,再创中原文化辉煌”这个主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哲学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彰显我们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具有根本性意义。实际上长期以来,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享用着这一资源,只是在思想文化层面却一直不能很好地确定或坚定我们正确的文化立场态度或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也因此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命运。进人21世纪,认真汲取这种深刻的经验教训,最大程度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整合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20世纪的理论或探讨简评 整个…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和中,脱颖为伴随中国社会现代转化的重要意识形态。这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蕴藏的理论力量、以及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经济、政治的社会需要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非宗教性特征。文章基于对这一特征的理解,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民族关系、宗教关系以及抵御邪教等方面,阐述了新世纪文化建设的若干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