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最近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明确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2.
当时钟转到2010年时,海南,这个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迎来了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的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 今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统领海南未来10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规划”,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罗保铭 《求是》2012,(13):11-14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今年4月,中共海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为主线,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的部署,吹响了全面建设中外  相似文献   

4.
正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美丽,是海南的底色;生态,是海南发展的生命线。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深情嘱托,"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  相似文献   

5.
清朝政府对台湾二百余年的主权管理,中日甲午之战后清朝政府需要各种人才与力量帮助,杨廷理、唐景崧等丰富的从政阅历及社会管理经验,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能够作出积极贡献的主要原因。开发边区,为建设经济繁荣的台湾出力,抗击日军侵略,维护台湾的国家主权等,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作积极贡献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理论学刊》2004,2(3):95-98
一、清朝康熙初年的台湾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 清康熙元年,郑成功率舰队将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台湾。但翌年郑成功即病逝,其子郑经即位。郑经在台湾推行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台湾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实现了自立,这为郑氏集团图  相似文献   

7.
严复与台湾     
严复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情缘。这种情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作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中国最早的现代海军成员,严复亲自勘测过台湾的海防,其现代海防思想与台湾岛、琉球岛等东南沿海岛屿在清末的得失紧密相关;二、严复的儿子严琥与台湾板桥林家姑娘林慕兰结为婚姻,这使得严复子孙后裔在台湾枝繁叶茂。因为与严复的联姻,这使得台湾板桥林家从与三坊七巷在近现代中国极有影响力的政治世家联姻拓展到与三坊七巷在近现代中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家族联姻。活跃在政界、商界、文教界的严林两家的后裔,至今依然为台海两岸的和平互动做出有影响力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1988年4月,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和最年轻的省份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诞生。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30年前落后封闭的"琼岛"到30年后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砥砺前行奔富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成就了一个新的"春天的故事"。一、"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0,(13)
<正>2009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用10年时间,把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内外来琼游客数量势必猛增,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当前,海南省各级政法机关正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属中华。从历史上看,台湾与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一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了台湾岛。台湾的早期住民,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去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的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公  相似文献   

11.
王永鑫 《北京党史》2015,(3):254-257,301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至今已经27年了,总结经验与教训,认识未来发展的可能与前程,特别是深刻认识与把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理念,还是很有必要的。"小政府、大社会"与"一省两地"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当有新思路、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影响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对台具体政策和策略,以新的思路顺应时势的变迁: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中共对台湾实施“一国两制”比港澳更宽松;台湾政党更替,中共把民进党内顽固“台独”分子与广大民进党员区分开来,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应之;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共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中共对台具体政策和策略的不断调整,推动和引导着两岸关系向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台湾和澎湖等东南沿海岛屿,于1954年12月2日在华盛顿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帮助国民党当局发展武装力量;国民党当局则向美国提供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部署海、陆、空军的权利;美蒋并采取联合行动对付“共同危险”。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使他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动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新的战争。为了粉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与加强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我陆、海、空三军联合登岛的作战能力。并为以后的三军渡海登岛联合作战创造条件,中央军委以华东军区为主,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行动,于1955年1月18日发起了一江山岛渡海登岛战役。经过10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占领全岛,并迫使大陈、披山、鱼山等岛屿的国民党军逃往台湾。人民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显示了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台湾自古属中华。从历史上看,台湾与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一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了台湾岛。台湾的早期住民,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去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的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角     
海南州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于今年3月和6月,举办了两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海南大发展”理论研讨班。在研讨班上,老师与学员共同研讨,他们一致认为海南州大发展,一要立足海南实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经济大环境预测市场,理清思路,走适合海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二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探讨开发人才的新路子。三要强化管理,大力治理生态环境,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摘好海南绿化。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对海南开发建设事业的重视和关怀钱跃,邢诒孔海南岛位于中国的最南部,突出于浩瀚的南海之上,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环岛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到1995年底,海南省总人口达723.78万人。海南岛是我国最具热带气候特色...  相似文献   

17.
曾珺 《党史博览》2023,(11):73-74
<正>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为阻挠人民解放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开始着手建立以台湾为中心,以舟山、大陈、金门、马祖、海南岛为连线的“防御反攻”的前哨阵地。在蒋介石构建的这条防御阵线中,大陈岛居于关键地位。大陈岛位于浙江温岭县以东30公里的海面上,距离台湾只有300余公里,是其天然的屏障。而大陈岛的屏障,则是位于其西北10公里海面上的一江山岛。当时,蒋介石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就曾说:“一江山是大陈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  相似文献   

18.
1.从历史上看,西部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汉朝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带来的最大效应就是开辟了唐朝的繁荣发展道路。此后历代对西部的开发和治理处于有进有退的状况,直至清朝又将开发治理西部提到重要地位。历史上对西部地区开发治理主要的原因,是基于国家边境地区安全的考虑,但同时也促进  相似文献   

19.
康熙时期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以及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年是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探讨施琅在统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可以给今人予启迪,对于正确认识施琅、评价施琅,也具有积极意义。施琅在统一台湾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主张实施“因剿寓抚”的方略早在康熙六年(1667年),首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即上疏反对清廷对台湾郑氏集团专事遣使招抚的办法,指出:“为今之计,顺则抚之,逆则剿之。若恣其生聚教训,恐养痈为患”。1此年,他又上疏进一步阐明其看法说:“贼中多系闽地之人,其间纵…  相似文献   

20.
从县域社会治理到市域社会治理,是互联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时空背景下,社会治理顺应时代变迁的一次深刻变革。随着社会治理场域的转换,社会治理重心将朝着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城乡一体化治理、民生建设和保障、线上空间治理、协调利益冲突和城乡社区治理转变。社会治理重心的变化必然引致治理政策的调整,社会治理政策将从重城轻乡向城乡统筹转变,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从事后处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条块分割向协同治理转变,从维护稳定向创造稳定转变,从传统管制向智慧治理转变。这一系列的治理政策调整,将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