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福 《奋斗》2007,(11):47-4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吸引力与辐射力扩大的基础。它与城市经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城市发展。我市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经过五年努力把北安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统筹抓好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文化北安”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2.
"文科融合"与"产城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城融合"是硬件之间的融合,用以打造城市的"硬实力","文科融合"是软件之间的融合,用以打造城市的"软实力"。"产城融合"是"文科融合"的载体,"文科融合"是"产城融合"的灵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目标,现代人的生活以城市为载体,城市要以产业为实力,就业也以产业为载体,产业需要文化和科技的支撑。所以产业是所有要素融合的纽带。文化和科技则是产业和城市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就是坚定文化自信,为当代中国问题解决提供文化方案。雄安新区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生态文化与科技文化奠定了城市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底蕴,其文化建设彰显高水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特色。文化场景理论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在以文化人的文化濡养与以文聚城的文化场景布展理路下,发挥文以化人的人文滋养功效、为城市发展增添精神动力,同时以文聚城打造文化场景,推动雄安新区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忽视了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忽视了城市文明与文化价值和人文环境的融合,忽视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一些地方脱离实际,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以开发区的名义大量圈地,拆除闹市中的古建筑而换取该地块的土地经营权。城市建设中这些只注重经济而忽视文化的行为使整个城市建设失衡,使城市建设空有其表而缺乏自己的城市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尹轶 《世纪桥》2014,(7):76-77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城市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提炼齐齐哈尔城市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我们准确把握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打造城市文化、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提供意识形态上的支持。从齐齐哈尔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精神定位出发是挖掘和提炼城市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在这样的路径下,我们将齐齐哈尔的城市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概括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法治创新、诚信包容,豪气忠贞、拼搏图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治理中的公共服务在治理理念、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城市政府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城市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多元主体参与格局有待进一步推动等挑战。结合国外城市治理中公共服务的实践经验,我们应围绕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提升公众参与度,加强城市政府质量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的决策、监管和问责机制,协调好城市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差异性,重视新媒体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运用,打造智慧城市等,以推动城市治理中公共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和城镇的人本化的统一。推进城镇化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打造适宜人们居住的人文城市。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往往看重的是其规模和速度,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对城镇化的文化考量不够,以至造成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和"文化硬伤"。为此,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基",以文化之道引领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涵养,实现城镇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尚国 《奋斗》2005,(3):40-41
双城市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工作实践中,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推动市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文化与人、文化与城市发展、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塑造城市的外在形象,彰显城市发展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对推动文化生产力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银川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得到优化,政府管理竞争力得到提升,城市开放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今后,银川市要通过走人才兴业之路,打造一支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通过改革文化体制,创新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及制度环境;通过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精心培育具有银川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  相似文献   

10.
发展城市文化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看,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从发展城市经济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从建设城市政治文明看,城市文化是城市政治文明的精神内核;从构建学习型城市看,城市文化是学习型城市的主体内容;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城市文化是市民素质提高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市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 ,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发展。本文从培育市民文化意识、突出文化特色、改善文化环境、发展文化产业、创建学习型城市、推动文化创新等层面研究和探讨了发展城市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又是城市的个性与魅力的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东省委审时度势,提出新的史化发展观,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以此推动广东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揭阳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也提出了“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和谐揭阳”的战略目标,针对在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如何建设揭阳文化大市这一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即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疏通渠道,全力打造揭阳文化大市:形成合力.营造建设揭阳史化大市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刘文俭  段晓斌 《学习论坛》2005,21(12):49-52
重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大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行政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要用先进行政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动力支撑和力量源泉。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做实做优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大做强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来提升城市品位,用文化的力量来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绍珍 《党史文苑》2012,(14):59-60,6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伟大旗帜,是兴国之魂,决定着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城市文化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存亡。建设文化城市、打造文化强市必须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作为根本任务、提到首要位置,使其贯穿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3):8-8
城市的发展,是外美与内秀的结合,不仅需要提升经济实力、改善城市面貌,也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城市软实力。要借助文化中心建设,打造艺术品位高、观赏性强、优秀节目荟萃的演出中心,艺术推广、普及、传播的中心,邀请各界知名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精心筹划高水平演出活动,扩大艺术影响力,让艺术改变生活,用艺术提升品位,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关联性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要注重大交通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大产业、大市场、大城市对旅游业的辅助作用;景点打造对旅游的核心作用;合作开发对旅游的提升作用;旅游营销对旅游的畅销作用。渠县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优美,风土人情多样,要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探索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途径,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品牌为城市所特有,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凝聚,是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石家庄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使"开国文化"成为石家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打造石家庄"开国文化"品牌需要恢复重建"开国文化"的物质载体、深入研究"开国文化"的整体理论、全面加大"开国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升华"开国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鄱阳坚持把历史脉络、文化特色与地域生态优势、产业发展相融合,以生态为立足点,以文化为制高点,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朝着鄱阳湖东岸中心城市的目标昂首阔步。生态塑形,文化塑魂,助推新型城镇化生态布局。坚持"一江两河三岸"的建设格局,我们把发展牛态型城市绿化作为总体规划一项重要内容,_丰要对城市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凸显。在全球经济进入以创新和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