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上,目前讨论“马、中、西”对接的重要性、必要性的文章已经很多,问题在于路径。路径就是结合,建立一种既与历史,又与国际接轨的价值体系。在政治上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德教育上重建赋予现代内容的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教育,找回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西方法哲学范式的现代转换与当代发展的简要回顾,以及市民社会理论范式现代价值的说明,本文阐释了行政程序作为现代控权机制的市民社会基础,并对行政程序价值体系进行再思考。最后,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就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提出若于思考。  相似文献   

3.
罗洋 《今日民族》2001,(9):48-49
七月的昆明,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的“中韩民族造型艺术特别交流展”为云南送来了古老而陌生的韩国民间手工艺。对于韩国这个近邻,我们曾经了解什么呢?是LG电器、大宇汽车、三星手机,还是眼下正流行的韩国青春偶像剧和被称为“韩流”的奇装异服?这些东西体现着韩国的现代文化,所谓与世界接轨的那部分,而真正要触及一个民族的灵魂,就不能不关注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韩民族造型艺术特别交流展”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散发着传统芬芳的韩国文化。 走进博物馆明亮的大厅,七百余件闪耀着智慧灵光的工艺品吸引着人们的目…  相似文献   

4.
李旭琴 《桂海论丛》2009,25(6):55-58
随着传统公共行政向现代公共治理结构转型,官僚体制下的“独白式”体制的逐渐解体,话语垄断权的打破.建立在民主参与取向、责任取向、正义取向、回应取向和伦理取向基础上的公共治理价值体系初步形成,开始走向“对话式”体制。在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互主体性”关系中践行公共治理价值体系,是实现行政哲学由独白走向对话的必然路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5.
言恭达 《群众》2013,(8):80-82
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需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粹文化”的膨胀……表现出某些书法文化民族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因此,当代书法界最急需的是思想的滋润与审美的纯化,让书法回归心灵!同时,还需要书法文化社会身份的重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书法艺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铸。从而推动书法艺术当代经典的文化创造,以艺术的审美自觉唤起全民族对文化的觉醒,完成书法艺术家书法文化的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6.
孝悌之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它在价值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孝子、孝行源远流长,历来受到民众与社会的尊崇。当代评选孝子,践行孝义彰显了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将“孝”的本源由“孝亲敬老”的义理提升到“大孝为国”的崇高境界,建立传承“孝”与“孝文化”的长效机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汉代起,中国漆艺开始大量传延至韩国,漆艺品作为“韩国之光”走进寻常韩民生活之中.自现代社会以来,韩国漆艺跻身世界前列,漆艺质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在中国前头.韩国现代漆艺在民用中追求至善,在时尚中传达至美,在宗教中寻觅至静,在自然中演绎精细,在创新中达到极致.韩国漆艺文化之道告诉我们,漆的工艺不仅是传统工艺本身的问题,还关乎“文化立国”的经济立场与艺术身份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罗海英 《前进》2009,(10):38-3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强调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努力探索科学、有序、完整的内在管理路径。从而使各种社会思潮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健康成长和正常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余卫国 《求索》2007,(10):125-128
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和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本质属性、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和现代文明的量度,也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价值追求。从世界历史的历史观高度,完成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辩证否定,以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从而使人真正摆脱“理性”的控制和人对“物”依赖,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和终极关怀。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现代性道路,追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性意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其一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二必须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三必须坚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他国也崇孝     
《精神文明导刊》2009,(2):17-17
韩国:“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先说韩国的年俗,它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直接体现。每年春节,韩国都出现“千万人以上的大移动”,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茶礼”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先由主祭者焚香、下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2,(6):47-47
河北省滦南县民政局杨旺认为,“应退尽退”是城乡低保工作的难点,也是体现公平公正的关键一环,应把这关键环节与社会价值体系紧密融合,大力倡导“诚信”低保,严密规范运行机制,使低保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第一,“诚信”低保是低保工作“应退尽退”的舆论基础。城乡低保制度虽然对贫困群众起到了“兜底”性保障,但“骗保”、“人情保”等问题的出现,也给社会价值体系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林孝暸 《求索》2008,(6):94-95
冯契在继承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注重理想的传统基础上,将自由与理想、价值相联系,提出“自由是理想的实现”,“价值体系就是理想体系”等主张。并对自由王国作为理想社会、自由人格作为理想人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蒋宏宾  王红芳 《群众》2012,(11):11-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江苏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4.
“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我们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在道德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有多种道德价值观的碰撞和斗争。但不管哪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归属到人类社会的三种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上。就三种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性质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坚持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价值体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5.
陈延斌  汪国强 《群众》2012,(11):70-71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如何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去年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敏锐地抓住先后涌现3个国家级道德模范的有利契机,在全县大力开展了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  相似文献   

16.
慕莲 《协商论坛》2011,(1):39-41
2010年以来,全省统战系统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其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践行礼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体现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中,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7.
西南大学党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中,不断挖掘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部”和“交叉点”,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统一战线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廖敏 《传承》2012,(15):20-21
“两江板凳龙”不仅满足了现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体现的亲情、友情、团结、拼搏精神更是有助于建构民众的核心价值体系。“板凳龙”和很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也面临着萎缩甚至失传的困难处境。构建平台、保障资金、培养人才、借鉴其他省市发展文化的经验才是传承和发展“板凳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昌灏 《湖湘论坛》2012,(2):43-45
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体间的政治互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过程中既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也涉及公民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以及政治人格的塑造。在这种“政治人”的形成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公民政治社会化创建出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公民政治社会化作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民政治社会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韩国的星星是如何将时尚与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的?”“为什么韩国电视剧的精神内核中有对传统文化的升华?”“在这样一部充满时尚元素的作品中,让人解读到的,不仅有爱情的美好,也有诚信有礼、尊重老人、长幼有序的伦理纲常,不仅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尊老爱幼、谦恭礼让、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或许作品的剧情与内容仍见仁见智,但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渗透,却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有影评人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