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泰国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落后的农村经济和农村人口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转变的自然历史进程.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自60年代初泰国实施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后,泰国城市化也随之迈开了沉重而缓慢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城市化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强化的过程。狭义的城市化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一种伴生现象,它始自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就是工业化的产物。但拉丁美洲的城市化不仅早于自己的工业化,而且早于西...  相似文献   

3.
前言泰国的近代工业是在六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泰国通过五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而配备起来的工作基础设施,通过以鼓励产业投资法案为中心的各种促进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对工业活动进行投资,以此作为促进泰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动力。泰国工业化政策的特征是:工业化方向是由六十年代(1961—71年)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和农业人口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转变的自然历史进程。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一种伴生现象,是工业化的产物。自40年代墨西哥实施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后,城市化也随之迈开了步伐。一、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1940~1960)  1940~1960年是墨西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1940年时墨西哥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9%,到1960年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设区的经过和东盟其他国家一样,泰国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方向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工业和替代进口工业,到了六十年代后半期,泰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市场规模狭小的限制,于是泰国工业化的方向在七十年代初便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为了鼓励发展面向出口工业,泰国政府于1972年颁布了《奖励投资条例(修订案)》,鼓励本国和外国资本投资发展泰国的面向出口的工业,1974年2月又规定了可以亨受优惠待遇的奖励企业必须是出口能力大的企业,有利于开发国内资源的企业,使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报界以“泰国是否已经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主题进行论证。那么,结论如何呢?本文将汇集一些要点进行重新估价,与此同时将对泰国如何走向新兴工业化国家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问题的开端 对于“泰国是否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仍未找出确切的结论。问题的开端在于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一词的定义有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89,(2)
自70年代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常常挣扎于困境之中,但泰国经济却以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显示出巨大活力。1973年以来,泰国经济每年平均以5.7%的速度递增,并从1985年起,成为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泰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首先应归功于泰国政府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正确引导。对泰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分析,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辉 《东北亚论坛》2005,14(2):54-58
20世纪 50年代以来,随着迅速的国家工业化过程,韩国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了人口城市化,而且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国家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工业选址政策以及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是韩国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动因。韩国由集中到分散的城市化模式、通过国土综合开发促进新的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发展卫星城镇、工业选址政策、可持续的土地政策等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几十年里有关泰国的经济成绩问题在外国学者和泰国学者中间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相比之下,这两类学者的观点却有着严重的分歧。外国学者比较强调泰国的良好经济总体成绩。与其邻近地区的绝大多数其他石油输入国家相比较,泰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明显,泰国的成就有时甚至完全可以同那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就相媲美,如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而泰国学者则倾向于强调泰国经济中所存在的结构件问题,包括经济增长进程本身所产生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以至至今仍为经济增长所忽略的社会集团问题。他们甚至强调这样的观点:泰国的工业化仍处于初期阶段。作为工业化后期阶段特征的资本深化在泰国仍处于幼年时期。根据泰国学者的观点,泰国肯定不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准“新兴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目前有关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政策的主导思潮是建立在面向出口、遵从市场竞争原则与限制国家经济干预的基础之上的。近年来泰国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个沿着这条路线发展工业的成功例证,目前已有许多有关泰国何时(而不是是否)能够参加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的议论。本文将比较详细地考查泰国的经验,以鉴定可以实施面向出口工业化政策的条件,本文将论证泰国的工业化运动是建立在以下这样的基础之上的:(1)一个特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0,(2)
本文分析了促进泰国工业化发展的若干因素,认为近年来泰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之所以这样快,是泰国政府积极推行以农业为基础、外贸为先导、外资为依托、旅游业和劳务出口为补充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战后泰国工业的发展过程、泰国政府的所谓“工业化”政策和鼓励外资发展工业的政策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资料,并就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泰国工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比较。原文长达六万多字,现予摘译,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泰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以致现在有人竟然论断这一个发展中国家即将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或者“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newly agro—industrialised country)。现在,也有人根据泰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认为泰国这一个“发展中经济”很快就要成为“新兴农业—工业化和劳务经济”(newly agro—iudustrialised and services economy)。与此相对应,也有人认为,作为一个“脱胎分娩中股市”(emerging stock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城市化的进程战后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以平均超过7%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的发展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阶段。60年代,泰国年均人口增长率曾经达到3%,70年代起泰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快,人口发展速度才逐渐慢下来,70年代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80年代为1.8%,1990年泰国总人口为5600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80年代以前为5.1%,80年代仍高…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泰国传统的经济部门,也是当前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以来,泰国农业不仅担负了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积累资本、提供食品和原材料以及输送廉价劳动力这三大任务。同时还实现了4—5%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平均2—3%的高增长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业部门的稳定增长为战后泰国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泰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农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泰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72-1986年是从替代进口工业化向面向出口工业化转移的酝酿和调整时期;1987-1991年是面向出口工业化战略初步实现,外向型经济初步建立的时期。1992年以来,泰国经济面对着种种内外矛盾的困扰,需要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来保持外向型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战略是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来实现的,其主要目标是全面改善企业体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对外经贸联系,争当地区性的国际金融、贸易和投资中心.一、面向出口工业化战略的实现及其主要成就泰国从1972年开始执行第三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强…  相似文献   

17.
二十多年来,泰国外向型农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其成就和作用表明,它是泰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国及国际上的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要是没有生机勃勃的农业,泰国的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繁荣。(一)、泰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进程及其地位外向型农业的雏形阶段(60年代以前)—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荷兰等西方列强开始对泰国(旧称暹罗)大规模经济入侵,打破了泰国对西方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闭关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9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40多年过去了,今天,泰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已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它已普遍被认为是继台湾、南朝鲜、新加坡和香港之后最有希望步入新兴工业化行列的国家。泰国经济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传统农业的较为成功的改造和开发。如果没有这种改造开发及其所取得的成绩,泰国的工业就难于达到现在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战后泰国的农业开发进行分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下泰国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是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农业是泰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以来它为泰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大量的外汇收入,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多样化、产业化也使农业部门自身得到壮大,其工业化模式曾被国际社会誉为“农业-工业化道路”受到好评。步入90年代后,泰国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就,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0.9%,而农业仅占10.8%(1995年),农业部门的发展速度逐步放慢,农业部门隐含已久的矛盾逐步尖锐,如农业人口的相对贫困依然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环境的退化等,这些都直接威胁国家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1988—1990年连续3年高速增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1.3%。泰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1000亿美元,人均收入已达1600多美元。泰国经济领域上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和赞赏。目前泰国正逐步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迈进,被人们称为“亚洲新四小”之一。但泰国经济的发展也充满着动荡,增长率也出现起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