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 作为你们没见过面的朋友,我在此说说自己宣传贵刊的一些情况和感受。 自去年11月杂志征订工作开始后,我怀着火热的激情,带着自己十多年来学、用贵刊的感受,走访了63个单位,可宣传的效果实在令人失望:有的单位政  相似文献   

2.
眭达明 《各界》2022,(3):17-20
对于神秘的风水学,曾国藩虽多次说过不相信,实际生活中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敬畏. 据现存文献记载,曾国藩与魏源没有见过面,而且从无书信来往,曾国藩称其为朋友,是因为读过魏源绝大部分著作并受其影响很大,完全称得上文友和书友.咸丰九年十二月初十,曾国藩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段谈话,对魏源迷信风水很是吐槽了一番. 曾国藩显然错怪了魏源...  相似文献   

3.
在人间赶路     
李修文 《民主》2022,(7):50-51
<正>我的祖父曾经告诉我,他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不幸,其中最大的一桩,就是直到晚年才迎来真正的五谷丰登。相比年轻时的兵荒马乱,来日无多的人间光阴才是最要命的东西。我大致理解他:在他的朋友中,有人牙齿坏了才第一次吃上苹果,有人眼睛看不见了儿孙才买来电视机——这世上让人绝望的,总是漫无边际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4.
华丁 《瞭望》1992,(25)
新闻界几位朋友不久前到珠江三角洲的顺德调查,听到一位工人说:“我没去过西方,也没去过香港,不知道资本主义是什么样子。我就觉得现在的顺  相似文献   

5.
刘庆昌 《民主》2010,(10):38-40
在我走过的生活道路上,曾经有过许多的师长和朋友,他们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和不同的人生境遇中,给过我各自不同的影响。可以说,与每一位师长和朋友都发生过难以忘怀的故事。如果把那些故事编织起来,就是一幅幅动人的人生画卷,足以让我感到充实和自豪。而在这幅画卷中,总会有为数不多的人们,成为我们人生故事中不会也不能省略的元素。  相似文献   

6.
“成功”人士一定要知道,朋友有“私人”朋友和“场面”朋友之分。“私人”朋友会陪伴你历经荣辱沉浮,无论你地位高、地位低,还是没有地位,“私人”朋友都会真正地关心你、帮助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场面”朋友是你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力的朋友。“场面”朋友是前一个拥有你地位的人的朋友,也是下一个拥有这个地位的人的朋友。 上边这个划分,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美国的肯特·基思博士在最近畅销的《似非而是》一书中说的。他做过州政府的官员,做过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商,也做过私  相似文献   

7.
老兵     
娄岩 《侨园》2012,(7):62
一回到国内朋友就告诉我,他的邻居是个参加过远征军的老兵.这不禁让我喜出望外,一方面是好奇心作祟,另一方面也想从老兵那里挖些素材和感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那天我和朋友出去吃饭回来,老远就看见一个中年女子推着一个老者在小区的林荫路上边行边聊.“那个被推的人就是老兵.”朋友对我说.“过去看看.”我饶有兴趣地大步向前走去,把朋友远远甩在后面.  相似文献   

8.
窦芒 《党政论坛》2009,(16):10-10
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一段他自己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未来     
娄岩 《侨园》2012,(6):34
临回美国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原本想和父母在一起,但朋友的一个电话又让我忘记了最后陪父母一个晚上的诺言.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朋友问:"这次回国感觉如何?"我脱口而出的竟是"我仿佛完全忘记了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的事实."用我母亲的话说:"这孩子回国这么多天就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一个朋友更是调侃我道:"我就没看过一个像你这样从国外回来的人,比总理还忙的."  相似文献   

10.
犁然 《瞭望》1987,(41)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张一方的。那天,我去昆明西山看一位朋友,他与我的朋友沾亲带故,正好也在座。他很腼腆,寡言少语,衣着朴素得近乎寒酸——旧蓝布制服,旧解放鞋,留着个短平头。看得出,他是那种忽视或轻视“仪表”之类价值的人。我曾猜想,他也许是一位工友吧?  相似文献   

11.
刘爽 《侨园》2002,(1):22-23
留学的日子乏味得很,真的记下来就是一张日程表。不过我有一张日程表很特别,那就是安特卫普之行。同行的人叫小卓,是我来比利时后认识的朋友。我们在同一所大学读书,他读法律,因为是借了朋友的钱来读书,所以玩命儿一般学习,在一年内拿到了硕士学位,过几天就要回国。小卓是南方人,性格、体态却是十足的我们北方味儿,所以我们特别投脾气。他说来比利时一年没出过布鲁塞尔,问我有没有空陪他去别处看看。这个小卓出国之前办过十年案子,把人都琢磨透了。我爱旅游,时城市景观也能有理有据地  相似文献   

12.
跑了一辈子的农村,也得了一个让我这辈子都引以为豪的称号——"田坎记者"。作为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交的朋友肯定不少。但在我这辈子所交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已超出了记者与采访对象范围的"田坎朋友"。"成友,你有空来我这里,我俩就街道当前的产业转型发展,好好聊一聊。"前不久,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一个农村镇变为的城市街道)党工委书记黎明,以"命令"式的口吻给我打来电话。  相似文献   

13.
朋友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14.
穆青 《瞭望》1986,(48)
我喜欢瀑布磅礴的气势,欣赏它飞流直下、大起大落的气魄,更爱它在奇险和陡峭中开拓着自己的历程。几年前,拉美瀑布之乡委内瑞拉的大瀑布曾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如今,我来到非洲,许多朋友要我去看看维多利亚大  相似文献   

15.
梁培恕 《各界》2011,(11):21-22
父亲梁漱溟说过这样一段话:“说到我交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头一个段落为我二三十岁时所交的朋友,差不多没有一个不比我年纪大的,如张难先、林宰平、伍庸伯、熊十力诸先生,都比我大十岁或二十岁,他们对我可算是忘年交,我看他们都是师友之间的。不蒯年龄的人其趣味不同,而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游子心声     
王杰 《侨园》2014,(6):25-25
我在新西兰生活了5年多,认识了不少朋友,说在国外生活的苦和不容易也并非假话,自己不努力,到哪去生活都不会有好结果的。但当国内的朋友问我新西兰如何时,我也会实事求是介绍,人家的天如何蓝,水如何清,空气如何新鲜——总之。这里的自然环境就是不错啊。我认识一个同乡,今年30多岁,他从10岁就来到了新西兰,从此再没有回过家乡。  相似文献   

17.
<正>童心永远不会老——《童年河》典藏版自序你好,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翻开这本书,我们就是朋友了。《童年河》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数十年写作生涯中结识读者最多的一本书。《童年河》出版五年,给我带来太多的欣慰和惊喜。一本小说的出版,就像一个孩子问世,他会遇到很多人,会结识很多朋友,会和  相似文献   

18.
无悔的青春     
朋友,在我没有自我介绍之前,从我的外表你一定会认为我从事的是某种轻松的职业。其实不然,但我可以荣幸地告诉大家,我是南宁棉纺织印染总厂一名整天与铁工具和油污打交道的普通的机修工。当我和朋友说起我的职业时,他们都会很惊诧地说:“你的条件并不差.怎么会从事这么一份工作呢?”对于朋友的不理解,我只是轻轻地一笑.可心里却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回想当年技校毕业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被分配到了效益并不景气的南宁棉纺织印染总厂。曾有过的远大理想就在瞬间完全破碎了。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和失望,我走进了工厂,当起了…  相似文献   

19.
澳门就要回归了。由此而引起的激动,已经有过一次经验,那就是前年香港回归前夕。浮想联翩中,常常记起当年我在拱北遥望对面、后来第一次访问澳门以及多年来屡次和澳门学术界朋友欢聚的情景。我不止一次到过拱北。第一次是在珠海建设初期,那里只有一栋海关楼,周围一条大道、  相似文献   

20.
好久以前,我曾对朋友感慨,人的一生可能十二岁就过完了,以后延续的,不过是我们未解的疑问而已。后来看到比利时作家弗郎兹·海仑斯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