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威 《工会博览》2014,(27):56-59
在白求恩传记《手术刀就是武器》作者泰德·阿兰和塞德奈·戈登看来,“白求恩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加拿大人……他真正是为那种要去体验和丰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驱策的新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转型时期"信仰危机"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成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怀疑甚至放弃。当前社会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等。而要消除现阶段的信仰危机,建立科学的精神信仰,就必须重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在中俄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今天,还存在着一些隐性的尚未完满解决的问题。例如互信了解问题等,而互信问题的核心包括所谓的“军事威胁”和“移民威胁”。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沙俄时期的中国移民的人文特征以及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党政关系问题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倡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到进入21世纪后江泽民、胡锦涛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政关系改革都是受到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30年来,党政关系改革理论上有很大突破,实践上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人治色彩浓厚的传统党政关系模式的弊端尚未根除,如何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新型党政关系仍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09,(11):46-48
娥皇、女英是远古时期帝尧的闺女。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他,到他身边做“卧底”,以期考验备选国家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一个存在很多争论的问题。但是,任何观点上的这种争论,如果脱开了争论对象的具体时空条件与环境,不能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没有了讨论问题的共同基础,因而也就失去了争论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什么民族主义也好,爱国也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个人或政党,包括对政府,都难免会有着与我们今人所希望的很不同的表现。很难认为,爱国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标准,并且是越激烈、越彻底就越真诚。以孙中山为例。大概很少有人会否认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来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当年之所…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南北分治,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极度黑暗混乱的时期。处在严酷政治风浪中的人们或待机而动,浑水摸鱼;或逃避山林,洁身自保。但对于那些处于权力斗争中心的人物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命运就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了。北魏的节闵帝元恭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9.
靳友成 《法制博览》2009,(19):39-39
中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同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9,(13):58-59
1.刘备摔子 有一点几乎是三国迷所公认的,阿斗的弱智低能与童年的遭遇有着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先秦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形式纷繁复杂,其影响可谓深远。法制指导思想代表一个时代的法律文化,是这个时代法制文明的标志,更是我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吸取先秦时期法制指导思想的精华,将其运用到现代法制的建设中,以便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到说苏联上世纪60年代逼中国还债的文章和书籍,那是铺天盖地,汗牛充栋,要多少有多少。可就是找不到任何逼债的具体行为和过程,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没有。历史真相是1960年苏联单方面中止对华经援协议,撤走专家。对此举,中国主动向苏联提出。用对苏贸易的顺差额中的一部分来提前还清全部债务。  相似文献   

13.
败仗成全于禁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刚刚招降了张绣的曹操,将张绣叔叔张济的老婆也纳为己有。这一行为让张绣很不满。而更让他感到心惊的是.曹操好像对他手下的大将胡车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送给了胡车儿不少金银。抢女人可以理解成好色,拉拢手下的大将,这不是明摆着要置自己于死地吗?  相似文献   

14.
《法制博览》2019,(29):35-36
现今,新中国已经成立七十周年,岁月如梭,弹指挥间中国的法治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体制的逐渐完善与生产力逐渐提高所推动出台的法律法规,共同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法治制度。法治观念渐入人心,理念与实践共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不断奋斗、建设中,缔造了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发展的篇章。本文就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发展体制的转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时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的历史要求,同时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实践发展的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和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为革命胜利后的任务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李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等。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等著作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相似文献   

17.
曾辉 《法制博览》2010,(15):19-19
中国青年党,简称“青年党”或“中青”,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巴黎。青年党人素以继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而起的“第三大党”自居,其组织遍布于欧、亚、美三洲及国内各省市。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重大转变时期,这也意味着中国外交新格局开始形成。新格局的形成是过往因素的结果。中华民族现在正在复兴,中国人有着强国梦。怎么把梦想变成现实途径?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根本性挑战。  相似文献   

19.
何明星 《南风窗》2010,(21):90-91
这个美国家族的四代人,自1868年间开始与中国正式发生关系,直至2003年中国书刊社被收购,已经走过了136年,大约一个半世纪,传教士、教会学校、共产主义、红色书店等成为这一个半世纪中间不同历史时期的标签。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决策》读后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末,王缉思教授曾就中国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评论道:“研究客体即中国外交,尤其是其决策过程及运作过程,原始资料匮乏,难以对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这与对西方国家外交政策进行研究不可同日而语。”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很难说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前苏联以及中国和美国外交档案的解密工作都有所进展,为类似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更重要的是最近十年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内“百花齐放”,译介、学习、论说、反思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