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6月8日,以接待来信来访、提供困难救助、法律援助、职介职培为主要工作职责的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正式挂牌!一年来——信访接待:稳定大局解疑化难省总领导郭佩英、昝金华、黄国庆等同志亲临一线接待来访职工,批阅职工来信,起到了垂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06,(7):60-61
●福建省工会职工信访工作成效显著从2000年至2005年,福建省各级工会共受理职工来电来信来访76737件,涉及职工101496人次;上级转办信反馈率、信访办结率、月报表准确率、每季度信访分析率等方面均达到98.8%以上。5年来,各级地方工会已建职工信访机构161个,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42  相似文献   

3.
朱良俊  唐小华 《工友》2012,(8):36-37
他心系弱势群体,勇于担当,用责任守望公平,成为职工维权的坚强依靠。坚持11年奔走在职工维权第一线,行程35万余里,办案321件,接待来访职工近3万人次,为职工挽回直接损失3000余万元。他就是律师丁在元。  相似文献   

4.
动态     
《工友》2014,(6):43
正黄石:第九个5.18维权日5月17日,黄石一年一度的"5.18维权日"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举行,现场还有专场招聘活动。此项活动黄石市已连续开展9年。来自黄石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社局等13个单位的22位相关负责人、75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大接访。活动当天,接访单位共接待来访314件446人次,现场回复374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90份。招聘会共吸引80家用人单位入场,提供就业岗位2850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44人。招聘会还设有残疾人招  相似文献   

5.
集体上访,特别是越级集体上访现象,反映出有些基层单位存在着信访渠道不畅通,领导干部对群众信访工作不重视,处理来信来访被动应付、不及时等问题。为了使劳动关系矛盾能够及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应当着力改进和加强工会信访工作,以避免问题久拖不决,造成矛盾激化和引发职工越级上访。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多年的实践表明,职工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各级工会干部务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从讲政治、讲稳定、促改革、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工会信访工作。不能把职工的来信来访看成…  相似文献   

6.
任在宣 《重庆工运》2005,(11):30-32
随着水利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会法》的规定,参加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是工会依法行使维护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协调处理好水利电力集团19家分、子公司4000多名职工的劳动关系,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及集团的稳定发展。至此,我们参与制定修改相关方案,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达90%.厂务公开面达80%,充实基层调解组织20个,参与指导和调解800人次,接待处理劳动争议来信来访300人次,平息突发事件5起,监督企业纠正侵权10件,参与仲裁150件次,安置下岗人员40余人,解决140多名职工家属子女就业,解决历史遗留养老保险统筹金100多万元,构建了员工满意.企业发展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7.
刘长胜  汪贤芳 《工友》2008,(6):44-45
湖北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六年来,已成为湖北省职工维权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多次受到全国总工会及省领导的表扬和肯定。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共接待处理职工群众来信、来访、来电16485余次,涉及79088余人;为6750余人提供生活困难救助,金额达800余万元;培训下岗职工及农民工29479人,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总工会重视信访工作对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山西省总工会十分重视,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他们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和办法:一是借助省委、省政府和省总工会领导的批示解决职工信访问题;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澄清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借助新  相似文献   

9.
信息之窗     
《工友》2002,(5)
襄樊市总工会推行首问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包括:市总工会对机关来信来访、日常来电、领导交办的工作等实行首问责任制,要求谁经办、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对机关日常文电和领导交办的事情,要求做到接必办、办必果、果必报,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相似文献   

10.
廊坊市总认真做好职工信访工作●石玉坤孙国建近年来,廊坊市总高度重视职工信访工作,把它看作支持企业改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好劳动关系、体现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具体行动。去年初,市总工会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职工来信来访接待登记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十不准...  相似文献   

11.
湖北是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前,我省工运方面的外事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省总工会的国际工作主要以接待为上,从解放初期到1985年,我省工会系统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国工会代表团1182批次,计3040人次,工会国际工作已成为我省  相似文献   

12.
基层动态     
《中国工运》2006,(9):60-61
●甘肃酒钢工会努力做到“两个维护”和谐统一酒钢工会以突出维护职能为落脚点,“两个维护”和谐统一,推进企业各项改革稳定顺行。从维护职工整体利益出发,酒钢公司工会每年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维护集体合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并建立特困职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酒钢工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救助使集团公司提出的“两个确保”落到了实处。两年来,共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2500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工会“职工之家”的作用。(吕永新)●新疆建工集团工会采取措施促进工运理论研究集团公司工会工运理论研…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郓城县总工会始终把职工信访工作作为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按照"以人为本、依法维权、化解矛盾、教育疏导、共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信访接待首问负责制,积极调处职工来信来访案件,着力加强工会系统信访调处机制建设,有效确保了全县职工队伍整体稳定。一是强化领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余勇骏  余明忠 《工友》2006,(11):26-27
一瞥:“主席接待日”给职工一个机会三年前,武汉市总工会制定了一个“主席接待日”制度,每周由市总工会的主席们在接待厅负责接待来访职工。2005年2月27日,是武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少成负责接待的日子。在接待大厅,一位年轻的农民工进来了,还没开口眼眶已经湿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08,(9):55-56
云南昭通市总工会李国炳撰文,就做好工会系统职工来信来访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了保障上访人员合法权益,及时、就地、有效地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工会各级信访机构和部门特别是负责信访的同志务必牢记四项职责,认真履行好四项任务。四项职责:一是受理职工群众上访信件,接待来访的职工群众,认真听取他们的控告、申诉、意见和建议:二是办理上级单位批转的信访信件;三是办理主席、副主席批办的信访:  相似文献   

16.
大爱无疆     
●20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各种渠道,累计筹集送温暖帮扶金13亿元。●20年来,由党政领导和工会干部组成3.5万个慰问组,走访慰问了6万户次困难企业,慰问困难职工家庭306万户次、困难农民工30万人次、困难劳模9万人次。●20年来,全省16个州市总工会、129个县市区总工会以及3.2万个基层工会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并实现了动态管理。●10年来,各级工会帮扶中心共受理职工来信来访43800起,涉及职工11万人,信访案件办结率达96%;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760起,胜诉率达90%,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190万元;筹集资金8000万元,对4.2万人次困难职工实施生活救助;筹资1亿元对5.8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实施金秋助学;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200期、帮助23万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17.
假如都能悬赏捉腐沈爱民,姜华山东省高密市国税局在反腐败斗争中面向社会,悬榜捉腐。该局专门向社会各界发了"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民意调查表"15000余件,再次公布了24个举报信箱的地点、举报电话号码及受理人民来信来访的专职部门。并明确规定:凡举报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总的情况是好的。广大职工顺应历史潮流,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为企业改革付出了代价。但是不可否认,许多因素发生作用正影响着社会稳定。仅从职工来信来访看,出现了“两个增多”:一是集体上访案件增多;二是越级上访案件增多;有的甚至发展到下跪请愿、阻挠工地施工等  相似文献   

19.
董世峙  周书荣 《工友》2006,(11):45-45
9月13日,黄石市总工会在工人文化宫开展潘兰英职工维权热线开通1周年庆祝活动。潘兰英职工维权热线开通一年来,全心帮助职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深受职工欢迎。图为潘兰英(右)正在接待群众来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劳动违法案件,争议案件发案率逐步上升。2005年—2007年,昆明市总工会接待职工分别为7.3万余人次、13万余人次、24万余人次,市劳动部门接待违法、争议投诉情况分别为7.5万余人次、8.9万余人次、10万余人次。在这些职工投诉和上访案件中,大部分职工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和帮助,但目前仅有的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和工会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如何解决职工寻求法律帮助难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工会法律工作亟待突破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