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完善民营经济融资支持政策制度体系,需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引导投资者正确看待信用风险释放;进一步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推动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地方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必然要依托地方金融层面的创新。本文以中部特大城市武汉为对象,通过研究武汉民营经济融资的现实特点,探索构建地方性民营经济融资体系的思路,并提出地方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要在金融体制优化方面,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社区银行,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变,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在金融机制创新方面,明确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度,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金融租赁等产品创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对金融的依赖。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太发育的情况下,间接融资是其主导方式,但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很突出,主要产生于银行自身障碍、中介服务机构障碍和企业自身障碍。解决途径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间接融资体系;二要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银行对民企贷款的积极性;三要建立健全民企间接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改善民企的外部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而公司治理结构又受到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存在着两种治理模式,即是以证券融资为主要的融资结构特征的证券市场主导型的美英模式和以银行融资为主要的融资方式特征的银行导向型的日德模式。这两种公司治理结构各有其优势和有效性,随着资本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公司融资与治理结构有趋同结合、调匀的趋势。为此,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有的放矢,同时需要资本市场的推动和股改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渠道创新的重点既要反映在渠道的拓展创新上,还要体现在渠道体系的结构优化创新上。融资渠道的拓展与优化应着力于四个方面:优化政府债务渠道、拓展城市资产资本化融资渠道、发展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和拓宽集合融资渠道。从资金来源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可以划分为财政融资渠道、银行融资渠道、开发性银行渠道、资本市场渠道(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信托渠道、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股票、国际债券、存托凭证、外国直接投资等)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融资渠道已经体现出不…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3,(4):94-94
罗航、郝嘉吉在《武汉金融》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2005年以来,我国融资结构发生变异,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银行表外融资类业务和民间借贷资本的大幅度增加。融资结构变异增加了市场上的流动性,也给市场带来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谭静 《人民论坛》2011,(8):144-145
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在金融支持上存在融资渠道单一、信用担保体系作用缺失、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制约等问题。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应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分级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改进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密切政银企良性互动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因,功能缺陷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勇 《理论月刊》2000,(6):29-30
资本市场是指一年期以上资金融通活动的总和,是货币市场的对称,它不仅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而且还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本文所称的资本市场是指直接融资资本市场即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因从世界资本市场兴起的原因来看,筹资是最初最直接的原因,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因也不例外。但它有着特定历史阶段的背景。1981年国库券的发行,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起步,发行国债的动因是弥补财政赤字;1985年国有企业开始发行股票,1990年底上交所和1991年春深交所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形…  相似文献   

9.
从风险主体角度研究广东金融风险,主要有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和政府债务金融风险三大类。实证分析表明,目前广东金融发展总体处于安全状态,但银行体系风险偏高;资本市场风险因素在增加;政府财政赤字也蕴涵着风险。因此,需重视金融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工作,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提高银行资产运营效益,完善市场规范和交易监管,各地财政要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4):52-5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它不仅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也是发展直接融资,化解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的必由之路。本刊集纳整理了一个时期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有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有关政策,市场现象等,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雪楚 《求索》2010,(11):54-55
房地产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房地产融资中风险问题同样显著。本文对其引起的风险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企业、银行、市场、政府四个层次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方法,力求通过四者之间的改革,化解房地产融资的风险,保证房地产金融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程和明 《前沿》2012,(12):106-107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银行的经营活动总是会与风险相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资金的调配和通融主要依靠间接融资,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经济危机,不仅危及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可能伤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国际同行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融企业的高负债经营特点,决定了在面对不利冲击时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经济发展中高风险融资企业的增多、银行安全边界的侵蚀、金融市场的不对称信息及资产价格的巨大波动,进一步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为保持中国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提高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抑制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稳健地推进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回顾债务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强化债务治理的相应改进建议。文章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弱化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对企业的约束软化、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现状下的企业融资结构失衡、股权结构扭曲情况下的兼并机制不健全、破产机制不完善。因此建议从加快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破产机制和兼并收购机制几个方面强化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上市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进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上市(国内和国外)无论在数量上,  相似文献   

16.
张文轩 《人大研究》2001,(Z1):64-67
目前资金短缺、资本市场发育不良是制约西部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发展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促进甘肃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九五”期间省工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贷款投向投量 ,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资金支持。●重构资金投融结构是甘肃大发展的核心 :加快直接融资 ,发展资本、产权交易、债券市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激活沉淀金融资本 ,引导东资西进 ,发展区域投资基金。●融资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培育上市后备资源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加快证券机构发展、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发挥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
赖建明 《湖湘论坛》2005,18(3):80-81
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新方式,中间基金融资有其重要作用和特点。发展中间基金融资是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但须突破有关法律法规限制,建立健全中间融资的机构体系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梓宁 《求索》2013,(3):185-187
随着私人银行业务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展,融资租赁信托业务以其高收益的特点逐渐成为私人银行关注的重要投资模式,成为私人银行主推的投资模式。但由于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交易行为与相关信托投资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仍不完善,造成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在操作中遇到诸多法律风险。本文在重点分析该类业务交易结构特征与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监管制度理论要求,提出通过加强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监管,制定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管理办法,强化私人银行内部审查管理工作,设置合法性审查与业务流程跟踪机制以及三方面措施有效防范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王忻怡 《求索》2012,(9):27-29
国内外研究表明,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存在互动发展关系,但民间金融行为积累的风险一旦爆发,会对地区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基础上,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能单纯依赖商业银行体系,更要依靠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论文在"温州十二条"的基础上提炼通过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见丽 《求索》2012,(5):34-3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已历时三年多。虽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取得了破冰进展,但全国性的融资困境依然存在。究其缘由,多重障碍是主因,而银行惜贷是核心因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走出困境,回归常态,需要强化政府部门对知识产权融资的引导和扶持,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获取银行融资的条件,高效管控银行的融资风险,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并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