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依据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阐述了改善职工社会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作者提出通过职工的社会参与,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使职工感受社会参与的利益性,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第二,作者提出逐步建立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民主决策机制,为职工社会参与提供制度化的保障;第三,作者提出应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工会的社会稳衡功能和社会代偿功能,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发展和探索工会参与社会的多种途径,为职工社会参与拓展渠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任何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工会必须构建并不断完善宏观参与机制、维护职工权益工作机制、长效化的职工服务机制、职工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防应急机制、职工舆情引导和疏导机制,才能充分释放参与社会建设的潜力,更好地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扬州市总工会根据职工诉求的特点,建立了“一网络、两平台、三节点、四倒查”的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探索了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职工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工会作为基层工会组织,因其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职工群众实际,应当成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微观载体.社区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履行其社会职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服务职工和团结职工,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为构筑健康和谐的城市社区,为实现维权维稳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社会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5.
17.为什么要重视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决定》提出,要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利益关系协调,保障职工在社会生活领域拥有的各项权益,享受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与保障。重视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是工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长期以来,工会比较多地强调要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利,较少提到维护社会权利。这是因为,一是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等更具有基础性质,问题更集中明显,解决的紧迫性更突出;二是社会本身发育有一个过程,职工更多的是“单位人”,活动的领域与利益的实现更多局限于单位,社…  相似文献   

6.
胡春 《重庆工运》2005,(7):37-37
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是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社会稳定构建合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但我市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工会组织只有不断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职工思想道德状况及变化趋势的研究,凝聚力量、开拓刨新,才能更好地团结和带领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工会作为重要的人民团体和联系群众广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担组织职工、引导职工、  相似文献   

9.
张昌华 《中国工运》2009,(12):44-45
妥善处理职工集体上访、停工等突发事件,已成为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维护职工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做好新时期工会新闻宣传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朝阳 《中国工运》2009,(11):54-55
工会新闻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工运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树立工会社会形象,扩大工会社会影响力,增强对职工的凝聚力,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新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做实工会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俞军 《中国工运》2008,(10):29-30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工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着眼于建立多层次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宁波市总工会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服务职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14,(3):1-1
今年的全国“两会”即将闭幕。会议期间,来自工会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切实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借助全国“两会”平台,充分表达职工诉求和工会主张,为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建言献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后,  相似文献   

14.
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以服务职工为核心、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为目的,以协调劳动关系为切入点,以化解职工群体性纠纷、更好帮扶职工和服务社会为重点,特别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加强任务整合,促进工作联动,推动基层工会合作,提升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声势、影响、效益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国企职工心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一项抽样问卷调查的部分调查结果 ,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心态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 ,国企职工最关注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 ;他们把包括社会安全和工作稳定在内的安全需要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存在失落感。充分考虑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社会需求 ,妥善安排他们的社会生活 ,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平稳、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项家族企业职工参与的案例研究.在案例企业,职工参与的内容具有传统阶级矛盾的性质,形式却是从国有企业移植的.这种"非同步"现象,产生的是良性的社会后果.这是国家、企业、职工之间关系的社会转向.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以往适用的理论已经不可能适用,而社会功能的理论、资本社会转向的理论却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11,(10):59-59
江苏省海安县总工会黄志平、王君东、顾登峰来稿,介绍了在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和谐发展中.海安县总工会结合自身职能.立足工作实际,精心打造“两个载体”.组织实施“四大行动”.探索推行“四项机制”三大重点举措的经验。打造“两个载体”就是建立职工服务中心和深化和谐创建活动。成立职工服务中心,设立职工志愿者服务、职工法律援助服务、职工文体活动服务、职工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和服务窗口,  相似文献   

18.
邵志俊 《中国工运》2011,(10):20-20
一是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是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泰兴市总工会注重发挥社会利益的“调节器”作用,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动参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研究制定,充分表达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余从英 《中国工运》2008,(11):47-48
在社会进步和企业的不断发展中,企业工会要把服务职工真正当成“立家之本”,把服务企业发展当成“成家之事”,把提高自身素质当作“强家之路”,才能实现工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形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职工队伍和谐的良好环境,才能家和业兴。一、在提高职工素质活动中体现和谐 1.在职工之家建设上体现和谐。施工企业的外埠项目大都地处偏僻,环境艰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运》2008,(10):53-54
上海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课题组在《上海工运研究》2008年第5期发表调查报告,对上海市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实现的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提升上海职工民主政治和社会权益的对策建议。(一)依托有利时机,提高社会各界对维护职工民主政治和社会权益的认识。要让广大职工真正实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