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速览·国际     
美国大选终极辩论 中国话题压轴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2号晚上9点,美国总统大选的最后一场辩论在佛罗里达州举行。总统奥巴马与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围绕美国外交政策展开激辩,中国崛起再次成为重要辩题。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22):4-12
由于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议题成为今年美国大选中的主要议题。对此,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早已心知肚明,他们不仅在经济抉择、医疗保障、政府开支和美国地位等话题上与对手展开激烈辩论,还在从属于经济议题但又同美国利益直接挂钩的涉华议题上大打“中国牌”,以捞取更多选票。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4,(12):46-47
王义桅在2004年11月5日的《新民周刊》上发文指出,紧张刺激的美国大选终以一种分裂而合法的方式再次将布什推向了白宫宝座,延续了布什王朝。其程序及实质体现了美国大选的三重功效。第一层功效,对统治阶级而言,大选是美国社会进行周期性的政治力量整合、利益分配、政策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批评。2004年大选表现刺激、紧张,但其实是悬念不大的选举——无论以什么方式,  相似文献   

4.
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每次大选都离不开中国这个话题,这成为四年一个轮回的“周期律”。回首前几次美国大选,人们会发现,每逢大选之年,中国政策讨论变“热”,对实行什么样的中国政策的争议被“放大”。中国政策成为了两党相互斗来斗去的“政治足球”。中国的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宗教问题等经常成为总统候选人挂在口头上的话题,对华政策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此以往,人们一方面琢磨不透美国大选中“中国问题”如此热门的奥妙之所在,另一方面又担心今年大选将会继续扯上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一周年之际,时隔一年奥巴马的民意已经“犹如冬季里的水银缓缓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国人眼中的“美国人不喜欢奥巴马了”,这与媒体的关注点从个人形象和生活品质转移到对他的内政外交政策上密切相关,这种媒体关注度的转移是由美国大选前后的公众心理和政治预期决定的,而自美国建国起便埋下的精神基因“共和思想”和“理想主义”则决定了总统权力衰落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郑隆基 《党建文汇》2001,(12):46-46
毛泽东对自己的父母亲,曾这样说过:“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但我到了13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总统大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大选中,外交问题通常不是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但却是各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因为新总统实施的对外政策,将影响一个时期世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20):17-17
缅甸大选现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从政府到政党,从各级选委会到各位候选人,都正在准备迎接定于11月7日举行的多党制全国大选。本轮大选是按照《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进行的首次大选,也是按照新宪法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过渡的一次大选。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7,(3)
美国2016年大选整个过程及特朗普上台以来的一系列动作,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美国金融资本对社会与政治的严密控制。二战后,资本主义及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并没有超越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框架。特朗普的上台,标志着冷战结束后不断右翼化的美国政治已经进入一个极端状态,"罗斯福新政"所开创的政党体系和政治周期已开始终结。只有透过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美国大选中的重要特点(如部分白人工人对特朗普的支持)、特朗普政权的内政外交政策的本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来龙去脉等,才能够得到透彻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关注一】大选之年,多国选举影响时局 2012年是地球大选之年。美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韩国、西班牙、蒙古、委内瑞拉多米尼加、东帝汶、冰岛、加纳、肯尼亚、马里塞拉利昂、莱索托、也门都要进行选举。而中,美,法,俄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南非的大选年,虽说大选只是南非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南非实行过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曾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而此次大选是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第四次大选,选举结果将决定南非未来的走向,因此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国内政治驱动美国报复中国我们再从美国内政治需要来看。199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恰恰也是美中贸易多事之秋年。美国大选与中国何干?为什么在大选之年与中国频起贸易争端呢?1996年5、6月,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当时,美国政府以所谓“中国没有令人满意地履行1995年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为由,单方面宣布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和电  相似文献   

13.
汪婧 《世纪桥》2014,(6):69-72
冷战爆发后,确立和维持意大利的亲美反共,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参与或控制意大利政府,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意大利政策的长期目标。1948年意大利大选是意共重返政府的重要契机,为此,美国大肆干涉,对1948年意大利大选发动了一场名为"书信运动"的大规模心理战,成功阻止了意共的上台。这是冷战时期美国心理冷战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一场重要实践,鼓舞了美国制定一项全面心理冷战战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两党竞选人多围绕美国经济、美国的中东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尽管中美关系和中国话题不是主要着眼点,但中国话题已经进入其中。回顾历史,中美关系向来没有一帆风顺过,问题和干扰始终存在,但基本趋势却一直保持着基本稳定。未来,中美关系总体趋势仍可望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2,(3):68-69
今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选之年,世界大国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中等国家有韩国、埃及、乌克兰、伊朗、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小国有也门、塞拉利昂等。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9国之多,其GDP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14):77-77
2008年美国大选创下了投票人数新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奥巴马和麦凯恩两人,尤其是奥巴马有效地利用了网络等现代化拉票方式,吸引了“不关注政治”的年轻选民等群体投票。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美国大选的一大看点就是许多国家领导人在选前都站错了队,等结果出炉后赶紧向当选总统特朗普示好。许多国家领导人之所以如此关注美国大选,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谁当美国总统对他们国家来说关系重大。如果是一般国家,总统换人虽然是个事,但绝对不是什么大事,不会让其他国家领导人神经如此紧张。而美国则不同,历次美国大选都是当年最重要的世界大事之一。这种现象反映了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现实,就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9年一些国家议会大选的分析,可以看出民心是政党赢得议会大选、获取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执政党的政绩能够得到民意的认同是执政党能够获得选举胜利、延续执政的关键,依据民意制定竞选政策是政党赢得选举的基础,密切联系民众、争取民心是政党获取执政地位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的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和2017年法国大选,背后折射出西方"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似乎短短一年时间,西方国家就从曾经的全球化推手变成了反对者。人们不禁要问,"逆全球化"思潮从何而来?欧美国家曾经不遗余力推动全球化,今天为何会调转枪口反对全球化?欧美国家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奉为圭臬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思想。经济全球化从此成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已逾一月。这位以"变革"为旗号赢得大选的新总统在外交领域似乎并没有食言——从任命新的中东特使乔治·米切尔在中东地区进行穿梭外交,到副总统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美国外交新政,再到国务卿希拉里展开的亚洲之行等,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美国新政府将在2009年的春天刮起一阵"外交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