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靖县大坡公社德路管理区,是我县穷管理区中穷得出名的一个。过去,有些人一直认为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的穷地方”,可是,在党的领导下,当地群众经过1959年一年的奋战,迅速地改变了原来贫困的面貌,这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德路管理区是个有三十五户人家的山区村,在1952年十改时,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五、六十斤,每人平均粮食一百七十斤。合作化后,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生产也获得发展,到1958年,粮食平均亩产增加到一百多斤,比解放初期增产  相似文献   

2.
自1980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三十年如一日,他锲而不舍,带领村民修了30年的路,终使崎岖变坦途,穷乡变康庄。他就是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水洛村党支部书记莫庚生。  相似文献   

3.
说天桥     
老天桥的艺人 我小时候跟着姐姐杨金香来北京演戏,就住在天桥尽南头南下洼子兴隆小客店。从前门火车站下了火车,一路经过前门大街,直到天桥,看到的都是破破烂烂的小平房铺面。门前晒着各种衣服,还有光着膀子的老太大,给孩子喂奶的小媳妇。我觉得北京可真够穷的,真够破的!  相似文献   

4.
建新 《公民导刊》2011,(2):50-50
悄然无声地走到我眼前的这个忠厚农民,就是这次“结穷亲”活动给我分派的“穷亲戚”。中等个子,上身穿着一件褪色的绿军衣,光着脚套了一双旧的胶鞋,上面到处都沾满了泥,我一看就知道通往他家的路不怎么好走。  相似文献   

5.
倒霉乡长     
倒霉乡长(小小说)□王玉生赵乡长在乡里干的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件事是修通了乡连接县道的公路。路不长,就七八公里,可影响却是非同一般的。首先,这是条大山公路,工程之艰苦可想而知;其次,县里没出一分钱,县穷,拿不出钱。这修路的钱是乡里自筹的,当然,是一家一户...  相似文献   

6.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出自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句教育警言。3月6号下午全国两会贵州团开放日,当面对全国多家媒体向贵州教育发问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经济欠发达的直接结果,穷了教育,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句话,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眼睛     
父亲的眼睛患白内障已经多年了,因为家穷,他不愿再增加我们的负担去为他治眼。近年来他一切更不方便了,腰杆还挺直的他,走起路几乎是一步一摸索,好强而又闲不住的父亲终于无奈地长时间停留家中,一向以幽默话多出名的父亲沉默了…… 这次,听说国家医疗队下来治白内障,而且价钱优惠,安装国产晶体才350元,我赶紧挂了个电话回  相似文献   

8.
一、打好扶贫攻坚战,必须正视矛盾目前,山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概括起来是“四个并存、三大矛盾”。一是经济贫穷与精神贫穷并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与经济贫穷相伴随的是思想观念、教育发展、文化生活上的落后。这种状况导致山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如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读不起书,越读不起书越穷;越穷越走不出去,越走不出去越穷;越穷越治不起病,越治不起病越穷。二是农民贫困与财政贫困并存。据统计,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多数都过了500元。但客观分析,农民的生活并不充裕…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实施扶贫攻坚 ,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过程中 ,曾被人们嗤之以鼻的依赖思想在部分领导干部和少数群众中抬头蔓延 ,导致个别地方出现越贫越扶、越扶越贫现象。认真总结依赖思想的表现 ,分析其抬头蔓延的原因 ,指出其导致的危害 ,研究其相应的对策 ,是贫困地区理论研究工作的一个现实课题。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对教育和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坚定地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思想 ,保证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一、依赖思想的主要表现依赖思想是一种不思自给、不求自立、不谋自富、不图自强的懒惰思想。它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强自立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甚至是相悖的。依赖思想的主要表现是 :1 拼命叫穷。每逢上级派员来检查工作 ,或自己向上级汇报工作 ,总是抓住“机遇”大叫其穷 :山穷、水穷、途穷、户穷、人穷 ,过去穷、现在穷、将来也许还穷 ,高山穷、矮山穷、二半山穷、河谷也穷……。叫穷者往往露出一张可怜脸 ,显出一副无奈相 ,念出一串祈求语 ,伸出一双索要手。一要钱 ,二要物。2 不断喊难。一些有依赖思想的人总是看山难 ,看水愁 ,看群众落后。他人对困...  相似文献   

10.
鄂西境内重峦叠峰,沟壑纵横,高耸的大山曾是革命根据地的天然屏障,如今却成了阻塞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面对山外精彩的世界,英雄的老区人民生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焦灼感。在思想解放的大讨论中,鄂西山区广大干部群众摒弃了“穷光荣”、“穷有理”、“穷快活”的“三穷”观念,苦干实干,负重拼搏,向穷山恶水宣战。  相似文献   

11.
晋城市“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的调查籍希晋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把帮助穷县、穷乡、穷村、穷户尽快致富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推动了向共同致富目标前进的步伐。首先,市委组织调查组深入贫困县乡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摸准了穷县、穷乡、穷村、穷户“四穷”...  相似文献   

12.
“我饿着,但是我坐着”我赞成一位来自上海的干部的说法:“穷”与“愚”有着互为因果关系,“愚”者多为“穷”,“穷”都多属“愚”,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穷者必愚,愚者必穷。有“穷”者并不“愚”,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有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还有主观不努力,甚至有好吃懒做的;有“愚”者也并非“穷”,是机遇和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富裕。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不应机械地理解“治穷必先治愚”这句口号。明白什么是贫困?恐怕连贫困的人自己也不一定明白。不知生,何知死?没有见过富,也就不知道穷。家家都没有电视看,也就…  相似文献   

13.
正翻开中国版图,大方县位于乌蒙腹地,曾被联合国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这里曾经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生育观念酿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和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恶性循环。1986年农工党中央开始关注贵州省毕节地区并开展了一些帮扶工作,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以及1994年确定毕节市大方县为对口帮扶县  相似文献   

14.
施平  未风 《小康》2004,(8):18-23
2004年6月,湖南常宁市81岁的 离休干部、中共党员萧一湘撰写的《改 革开放以来干部的底线--"三 穷"》一文,摆在了《小康》记者面前。 该文解析了常宁这个内地经济落后县 市多年来的官场生态演变过程,提出 了所谓"三穷干部"的概念。"三穷"者, 即文穷、道穷、财穷。文穷,就是当地 官员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多数文化程 度不高;道穷,就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 原因,相当一部分官员缺乏理想和信 仰,做官只为求财,或者只是当作一个 "饭碗",心目中少了"执政为民"四字; 财穷,就是因为当地经济长期来停滞 不前,政府财政非常拮据,基层官员的 正常收入普遍很低,家庭负担较为沉 重。萧老先生认为,国家正处于转轨时  相似文献   

15.
正冬日里,午时的暖阳给河池市凤山县长洲镇那老村乐腊屯披上一层金黄,家住半山腰的村民陈兰坤搬出一把木凳,坐在家门口沐浴阳光,习惯性地静静望着从屋前延绵至山脚下宛若金丝带般的通屯道路,彼时,无限思绪涌上心间。对于这条路,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盼了半辈子,有苦涩的回忆,更有甜蜜的畅怀。"过去没有路,种什么养什么都不值钱,上县城办个事要走三四个小时。穷哦!难哦!"在陈兰坤眼里,过去山间的羊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3,(5):33-35
麦琼芳:30载漫漫爱心路1982年,自从认了一个农村的瑶族"干妈"后,百色市人民医院工人麦琼芳就与深山村寨的穷"亲戚"们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20个老人认她作女儿,70个孩子唤她"妈妈"。38岁的"大儿子"林剑,3年前被查出患有胃癌,麦琼芳四处找人借钱治疗;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覃斯洁、覃疏桐两姐妹,四岁时妈妈去世,爸  相似文献   

17.
作登瑶族乡陇穷村陇穷屯是百色市田东县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石山村,39户186人,全是瑶族,人均仅有耕地0.2亩,是田东县特困村。"无水无路无土地,木棚六面透寒气;家家户户穷兮兮,收入忽略可不计;遥想出路何处去,望天望地唯叹息",这是瑶寨陇穷曾经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雷晓虹  赵卫祥 《前进》2005,(10):50-51
印象中的壶关县是和没有水吃,山汉土老帽,又穷又落后联系在一起的。而改变这一长久以来形成的世俗印象似乎只在刹那间。——题记千年古城青春勃发,活力四射,跃入世人眼帘沿着平坦、宽敞被壶关人称之为开放路、形象路、致富路的长壶一级公路,你驱车只消几分钟便可从长治市区到达壶关县城。壶关县位于太行山东南端,汉高帝(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开始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的壶关,穷山恶水,民不聊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建设长治市区后花园”,使…  相似文献   

19.
<正> 制定老少山穷地区的税收政策。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促进老少山穷地区的生产力发展为前提,建立除沿海经济特区以外的老少山穷经济特区(简称第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税收政策。制定老少山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必须坚持“体现特区特点,坚持特事特办,执行统一税法,实行分税管理,坚持税负从轻,调节经济发展”的原则。对老少山穷地区,应在执行全国统一税法的基础上,制定以下特殊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0.
穷人穷事     
辛其马 《创造》2007,(4):135-135
当今没有谁爱讲穷人穷事,也没有人爱听穷人穷事,但这并不表明穷人穷事不存在,连稚气十足的少年脱口而出的都是"我要当CEO"之类的,害怕自己长大不在富人的圈里,这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