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关注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就业状况,通过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比较,指出两者在考研升学率、就业单位层次、就业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并,进而分析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因素.认为应当完善相关政策,为他们就业创造更加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实现和谐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1月20日指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他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立即行动起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保障》2011,(1):4-4
小保:我经常看你们的杂志,很想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但是,如果我现在创业,创业资金肯定不够,那就可能需要贷款。目前,适合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贷款有哪几种啊?谢谢解答。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05,(4):17-17
政策背景:近年来,为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2)
正目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键期。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面向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人们就业谋职已经出现了体力型———技能型———智能型的发展趋势,知识性就业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将取代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在知识经济时代,毕业生求职谋业应把握知识性就业的特点及规律,提高自己的就业指数。知识性就业要有先进的理念来支撑1、理念是核心价值观先进的理念会带动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会产生良好的结果。据调查,目前约60%的毕业生就业理念较为模糊。而就业市场的实践告诉我们,先进的理念是知识性就业的引擎。2、多消费智力,少消费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4年经济成绩单上,7.4%的GDP增速印证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了7%左右,是否会对"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有影响?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李元元说,过去在传统模式下,有个说法就是GDP每增长百分之一,带来新增就业人口大概是三十万到五十万。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何去何从海云从“毕业生分配”到“毕业生就业”,就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就是从过去的“统包统分”逐步转向以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为基础,到市场中去求业,变革。大学生就...  相似文献   

9.
问:目前政府对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什么新的优惠政策?答:2013年至2015年,我们在进一步落实中小微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同时,还将对到宁波中小微企业首次就业、工作满一年、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以下三类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毕业生就业补助:宁波生源毕业生、非宁波生源硕士以上研究生、与宁波签订人才智力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补贴额度专科学历3800元,本科及以上学历6000元。问:新的政策中,对我市大学生创业载体有何扶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得到不断补充和加强,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大学毕业生要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及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对待就业大学毕业生心理有些什么样的影响,毕业生如何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职业,如何调适就业心态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甬政办发[2014]228号,见本刊2014年22期),"升级"我市多项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激发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活力。一、一次性就业补助不再受户籍和生源限制本次推出的政策中,扩大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助对象范围,不再有生源、学历等限制,只要是毕业2年内、到宁波中小微企业首次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保满一年的高校毕业生,就可以得到专科学历3600  相似文献   

12.
多管齐下冲破大学毕业生就业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 《前沿》2004,(11):209-213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认真解决这一问题 ,是我国政府以及广大大学生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认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要通过国家、用人单位、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并对这些环节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王春雨 《群众》2013,(10):78-78
地方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处于高校就业的“夹心层”,上有名校毕业生强势挤压,下受大批专科学校毕业生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学雷锋"延续至今,有两个事实清晰可见:一是它从没丧失生命力和号召力,二是质疑它的声音同样不曾断绝。质疑不断而行为延续,说明"学雷锋"符合时代精神的需求,仍然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行为延续而质疑不断,则至少说明"学雷锋"的方式方法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传承雷锋精神,尤其需要理性对待、客观分析质疑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1999:大学毕业生该怎样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供略大于求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状况和前几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从总体上看,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层次提高,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而数量上则有所减少,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 从层次上看,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继续增加,本科生供求基本持平,专科生则供过于求。从地区上看,上海、北京、江苏、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毕业生供求基本平衡或保持旺盛的势头,需求数大于生源数。其它地区均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从专业上看,工科、医药、师范等科类的大部分专业(本科)  相似文献   

16.
龚和 《群众》2009,(10):57-58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们宿迁市从政策体系建设入手,优化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健全服务体系,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7月底,在回原籍报到的6000多名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已有5100多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4%.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闽籍毕业生总数达到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超过40万人,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福建省政府于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并从提高省级项目补贴、鼓励基层一线就业、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艰苦创业教育◎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认真进行全面的、发展的自我认知教育◎积极开展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定位教育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以及政策的变革,不仅使毕业生增强了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与此同时也孽生出一些认知矛盾和思想问题。急躁、风险意识缺乏。一些毕业生对现行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不理解也不满意,认为现在的竞争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环境。权利和关系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抢占了先机,一般毕业生,即使是品学兼优也不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客观上说,这的确说…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师范大学日前发布《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残疾人就业》。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2年,我国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45%左右,自主创业比例不断上升,已由2010年的5.1%增加至2012年的7.7%。报告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式包括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公益性就业岗位、扶贫基地就业、个体就业创业、居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不断变化。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正规就业作为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方式,已经初显端倪并将日益发展。大学毕业生参与非正规就业不仅具有非正规就业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就业层次较高、人力资本利用程度相对充分、流动能力较强和创造性与发展性突出的特点。要促进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必须转变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增强其就业能力;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各种就业制度壁垒;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非正规就业氛围。大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参与非正规就业,形成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并存、相互促进的就业格局,是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兼具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