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高校造反派中的“天派”、“地派”并没有各自的统一组织;它们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天派”、“地派”都是中央文革小组的工具,它们都争做中央文革小组的“铁拳头”;“天派”、“地派”之间始终保持了力量的基本平衡;“天派”、“地派”两大阵营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抖派"干部,《求是》杂志曾有形象的画像:抽天价烟、戴名表、坐豪车,走官步、打官腔、耍官威,让人开车门、倒茶水、打雨伞。他们时时追求鹤立鸡群,讲究与别人"不一样";处处不忘彰显身份,提醒别人"我是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要吃饭,但吃法不同。著名作家柳青写的《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为集体买稻种,吃着自带的烧饼,就着5分钱一碗的面汤,也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一顿饭一头牛”,却吃得味同嚼蜡。人人都要待客,但待法各异。有的清茶一杯叫客人流连忘返,有的虽是“满汉全席”却叫人败兴而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好客。但中国人待客讲究的是礼貌、热情、真诚。有的人却未能理解这一点。有农民朋友向笔者反映他们村里的情况:上面来了人,村干部总是领着客人跑上数里路,到街上或镇上  相似文献   

4.
说“够派”     
据报载,一位女士经常光顾经营外国高档名牌货的商店,而且出手十分大方,用几百美元买一条裙子,眼睛连眨也不眨。报道还说,此位富有的女士,“除了丈夫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名牌货”,可见当今世上,确有人很讲“派”。一个人花较多的钱买点外国名牌货享用一下,乃是个人的自由,他人无权置喙。但如果非外国名牌货不买,对中国货不屑一顾,并认为只有从头到脚都用进口名牌货装扮起来,“活在世上才值得”,才是“真正的享受”、“够派”,那就有必要就此议论几句了。  相似文献   

5.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同时,在北京成立了另一个“中国共产党”,并还创办《今日》宣传刊物,所以被称为“今日派共产党”。“今日派共产党”的组织者是胡鄂公和邝保汉两人,主要成员有熊得山、汪剑农、彭泽湘等人,并发表了声明。胡鄂公曾做过军阀王占元的政务厅长,后为国会众议员。曹锟贿选总统时,他是被收买的议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今日派共产党”派彭泽湘等人赴莫斯科与中国共产党争“正统”,并要求加入第三国际,遭到共产国际的拒绝。中国共产党本着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宗旨,曾指示北京共产党组织接纳胡鄂公等,并考察他是否参加曹锟的贿选。北京党组织在弄清情况前,先将胡鄂公、邝保汉等人放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中考察,经查实胡鄂公确实参加了曹锟贿选,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便设法将他们开除了。不久,“今日派共产党”宣布解散。  相似文献   

6.
广东话中有个"派糖"的词语,常被用来形容某项政策把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都尝到甜头。日前,东莞市向低收入人员发放补贴,以减轻物价上涨给市民造成的影响。向困难群体"派糖",东莞是内地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  相似文献   

8.
正1921年7月,"南陈(独秀)北李(大钊)"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鲜为人知的是,也是在1921年,在北京成立了另一个"中国共产党",史称"今日派共产党"。那么,"今日派共产党"是怎么一回事呢?名称来历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在其影响下,为了独立、自由、文明和富强,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倾向于社会主义,纷纷效仿俄国组建"共产党"。不  相似文献   

9.
张玉胜 《前线》2013,(7):83-83
“垃圾”这一称谓,已经习惯于和别的词汇绑在一起,像什么“垃圾商品”、“垃圾广告”、“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说法,正在被人们广而用之。近来又闻听“垃圾书”一词。  相似文献   

10.
岳振 《当代贵州》2014,(24):27-27
正以"书博天下,文耀贵州"为主题的第24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经落下帷幕,这一文化盛事,为贵州留下一段珍贵的"书的情结"。贵州各界非常珍惜这个机遇,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展示了贵州丰富多彩的出版事业、阅读文化,同时,通过书博会,贵州读书人享受到丰盛的文化盛宴。书博会的两层意义是清晰的。一是从国家层面推动全民阅读。书博会走过34年,踏着思想解放、改  相似文献   

11.
<正>列宁曾被流放过,也坐过牢,有人问他哪个更苦一些?他说当然是流放,因为流放地没有书,监牢里有书。在14个月的牢狱生活里,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做好了写《俄国的资本主义》一书的准备。被释放时,他还不无遗憾地开玩笑说:"要能再住些日子就好了,那就把书写完了。要知道,在西伯利亚是不容易找到参考书的。"钱钟书"文革"困居干校时,吃住条件很差,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他并不介意物质生活的艰  相似文献   

12.
《求贤》2012,(3)
替别人垫钱,自己再向对方索要,这本是应该的事儿,可真要是张了口,还是感觉有些生分。这事儿要放在办公室里,就更显得不那么“和谐”了。尤其是,如果欠钱的是你上司,那……  相似文献   

13.
一位领导同志说,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本书,所不同的是,有的是“百科全书”,与之接触能使人增长知识,明晓事理;有的是“专著”,在某个方面可以为人师,为人表;有的则是一本内容空泛,用处不大的书……此言极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更是一本书。这本“书”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单位群众的“必读书”。群众多半从领导的讲话、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出领导者境界的高低、知识的博寡、能力的强弱和形象的好坏。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他那本“书”的读者面就越大,昭示力就越强。有时一次…  相似文献   

14.
周达文,俄文名邱贡诺夫,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1920年考入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即专修馆)就读。同年10月在李大钊同志指导下,与邓中夏、高尚德等一起在北京大学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周达文入党后,与邓中夏一起在北京从事工运工作,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之一;而后随邓中夏赴上海大学(于右任办)任教并担任国民通讯社记者,暗中为党中央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及我党与共产国际来往的文件和信件。  相似文献   

15.
袁南生 《湘潮》2006,(4):36-39
曾纪泽,湖南湘乡人,曾国藩的长子。1878年至1885年,他先后出任驻英、法、俄等国公使,前后达8年之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纪泽的外交实践证明,弱国有可能办好外交,而且弱国的成功外交,对于尽量减少强国的祸害,尽可能维护本国的利益关系极大。曾纪泽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通过外交斗争,对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外交家。有声有色的对英外交1879年1月4日,曾纪泽乘轮船首抵巴黎,然后转道伦敦,开始了他的驻外公使生涯。曾纪泽努力加强使馆的内部管理。他是我国勤俭办外交的先驱人物。出使英国后,他在自箴联中写道:“濡耳染…  相似文献   

16.
正许振超,中共党员,山东威海荣成人。他苦练技术,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持续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填补国际技术空白,为国家节约了成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7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17.
霞飞  郑志勇 《党史博采》2007,(12):20-24
在"文化大革命"中,斗争的对象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它所指的,实际上是坚持正确主张的一大批老干部。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被定为"走资派"或犯了"走资派"错误的人,都得到了平反昭雪,这个事实证明,把一大批老干部定为"走资派",是完全错误的。那么,"走资派"的概念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现年48岁的黄久生是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他曾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现在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共同的儿子。他在生活磨砺面前从不低头,从一名提灰搬砖、推车打杂的小工,逐渐成长为建筑界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他是中国农民工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感动中原,被誉为“敬老之星”、“中国好人”。凄苦童年难忘乡亲朴实之爱黄久生6岁时,母亲丢下他和4岁的妹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化谱系中,“学衡派”是以主张文化守成主义而存在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学衡派”本应作为一支重要流派而被重视。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几十年来的现代文化史研究视野中,“学衡派”或被忽略,或仅被当作批判对象而被点到,完全缺少对其作严格意义的学术研究。“学衡派”处在文化、学术边缘的历史,足足有半个多世纪,但是我们的文化研究,甚至包括我们的文化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派”是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农村》为阵地,“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底结构为宗旨”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左翼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有后来成为新中国经济学界泰斗的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等人。而这个学派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