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毛维准 《国际展望》2022,(4):21-38+153-154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理念和目标,显著影响了当今国际社会的议程设定和秩序演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责任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大国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责任与共同体具有共生逻辑,它在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政治中的国际责任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正在从世界主义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等多维度丰富并更新国际责任的议题内容,重新定义国际责任的承担形式和履行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责任议题也面临共同的驱动因素,是回应当前权势转移、大国战略竞争与全球治理不彰的重要立足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过程中,责任共同体能够联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其实践需要责任共同体的支撑。建设责任共同体需要聚焦国际“共同”责任,打造解决问题的“共同体”,建构国际责任履行的逻辑体系,并遵循国际责任履行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7月23—24日,为配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办,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举办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来自中国和非洲30个国家的200余名嘉宾和代表围绕凝聚民间力量,促进中非友好互信的主题,深入交流思想,共商合作大计。论坛展示了中非民间务实合作成果,并发布《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本届论坛规格高、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尤其是自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以来,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积极进取,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表现得更加坚定。对此,一些东南亚国家感到不适和困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对中国和东盟双方都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当前东南亚地区的基本形势总体而言,东南亚地区正处在权力转移阶段。东南亚地区原有的权力结构是由美国主导的单极结构,现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轨迹不仅最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印记,而且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更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佳舞台。过去五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反映在对非外交上,就是用真、实、亲、诚理念及正确义利观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推进合作共赢的中非南南合作伙伴关系。展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非外交,需要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更从容的气度,直面中非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从政治发展与经济合作两个方面谋篇布局。在政治发展上,凝聚政治共识,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经济上,则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另外,在工业化合作过程中应关注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在中非金融合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对非洲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3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政府塑造新型国际秩序和处理双边、多边关系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路标。中非关系在2014年得到全面深化,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经贸上,突破了2200亿美元大关;政治上,李克强总理访非并提出461合作新框架,充实了真、实、亲、诚的对非外交理念;安全上,中国向南苏丹派遣首支维和步兵营,在非洲的和平安全领域展现更加积极和建设性参与的姿态。在西非地区出现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之后,作为域外大国,中国又第一个驰援,先后提供7.5亿元的各类援助,彰显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中非能够利用各自优势,共同构建一种新型的协同发展关系,中非特殊的命运共同体也由此能够进一步向新的机遇共同体提升。  相似文献   

6.
民用能源热力分公司根据燕化公司工会宣教工作的安排,在职工中深人开展“利益共同体”教育,努力把“利益共同体”教育活动与工会工作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标志着以构建新型政党关系为主要内容、以政党交流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新机制正式确立。它使政党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将推动政党作用空间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仅对政党自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政策制定者们,像我们所有人一样,都是时尚的奴隶。他们对何谓可行的政策、何谓理想之事物的观点都被时代思潮,也就是风行一时的理念所塑造着。这意味着经济学家和其他意见领袖能发挥极大影响力——不论目的是好是坏。  相似文献   

9.
于江 《当代世界》2024,(2):50-55
非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大陆之一,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在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指引下,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相互支持坚定有力,新时代的中非关系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非洲构建高水平的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命运与共的历史潮流和现实需求,将助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试图与沿线各部落建立军事联盟以对抗匈奴。然而,在对西域及当地居民的状况进行考察后,这位杰出的大使萌发了一个新的伟大想法,即开辟丝绸之路,与西域各部落建立起商贸联系与人文往来,并逐步将这一经济与文化交流扩展至更遥远的地区。这一实践实际上开启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交往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安全倡议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相辅相成、彼此呼应。中国在以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具有周边外交的优先性、各国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需求、既往安全合作经验积累和中国践行新安全观的决心坚定等有利因素,但也面临域外大国恶性竞争、领土和海洋权益纠纷以及机制的碎片化和低效化等挑战。面对周边安全议题的联动性和复杂性特征,中国需寻求“维护共同安全”契合点,提升各国对全球安全倡议认可度;利用现有周边安全机制,处理好系列“大三角”关系;以非传统安全合作为抓手,在澜湄和中亚地区打造示范样板;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优化大国协调和机制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周边邻国众多,就关系而言,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是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为此,中国一向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和谐周边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又提出亲、诚、惠、容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尽管这些理念和原则用词不同,但它们的含义基本一致,即处理好、发展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构建和平、合作、发展和共赢的周边秩序.世界上,再没有其他大国针对邻国提出这么多基于良好意愿、着眼于和合共生的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给经济社会秩序带来巨大冲击。无论是疫情防控、患者救治还是克服经济危机,疫情使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需要全球团结。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依靠人民作为战胜疫情的最根本力量,使人民生命安全得到最大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受到最小冲击,为全球抗疫赢得了时间并提供了经验。后疫情时代,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际卫生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克服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为人类社会发展赢得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14.
徐海娜 《当代世界》2015,(10):31-33
<正>初秋的义乌,暑热渐褪,温和湿润。8月26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促会)和非洲联盟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义乌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第四届中非民间论坛在这个享有"世界第一大市场"美誉的浙中小城召开。来自中国、联合国及非洲近30个国家的200余名各界代表在这里相聚。嘉宾  相似文献   

15.
16.
17.
民族认同、利益联结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信任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法不断出现在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表述之中。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是在大陆领导人会见台湾政要的谈话中,以及国台办相关谈话中,都多次提到“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之中。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世界是中国对发展中地区开展交往的重要对象,多边机制是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70余年来,中阿关系从政治伙伴到战略伙伴,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协作,形成了综合型机制、专题型机制和复合型机制。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机制的创立,对于加强新时代中阿合作机制化建设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中阿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既顺势又谋势,不断巩固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携手打造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展望未来,中阿双方可在地区安全、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全球治理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不断升级的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形成重大挑战,灾难面前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公共卫生合作的指导思想,公共卫生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与东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合作,强化"命运与共"意识,可以推动双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此次共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反映显示出中国与东盟双方在公共卫生合作中存在着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资金匮乏、合作意识不强、互信不足等问题。但共克时艰的信念强化了双方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在共同抗疫中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与东盟双方应从加强政治互信、培育区域公共产品、建立公共卫生合作机制等方面出发,加强公共卫生合作,推动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两岸关系交流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仅有经贸合作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深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是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形成两岸统一认同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以两岸文化合作机制与文化共同体构建为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