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5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党作为国家内外政策的源头,作为民意和舆论的引导者、塑造者,尤其需要发挥特殊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充分发挥政党的政策沟通"定盘星"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有目共睹的建设成就,国际社会对这一倡议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各类合作机制陆续搭建并日益完善,中国与合作伙伴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并广泛受益。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效益将愈加明显,合作对接将更为深入,新时代的丝路故事将日益丰富,"一带一路"将为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世界提供重要动力和定力。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平台。它使21世纪初开始的中国与非洲国家全方位的合作扩展到亚非拉地区。中非合作发展的经验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起到了先导作用。中非合作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产品供给的大国责任,与合作对象的发展战略对接与互利共赢发展,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实践的示范作用。中非合作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不仅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实施发挥了先导作用,而且为中非合作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对接提供了先期经验。  相似文献   

4.
廖中莱 《当代世界》2015,(11):28-28
<正>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的世界大事。马来西亚特别重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末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主席强调,"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和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他的这番话令我们感动。马来西亚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也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事实上,自"一带一路"倡议公  相似文献   

5.
对外援助是中国与其他国家间进行政治、经济合作,实现政策、民心互通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对外援助需要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发挥先锋、先导作用,从战略上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在资金上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并通过构建援外制度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目前,中国存在援外制度不健全、援外基本法缺位、援外管理体系不协调等制度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如何落实援外战略、调整援外资金结构和数量、提高对外援助实效等都对中国的对外援助制度提出新的挑战。当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完善对外援助制度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中国可尽快出台《对外援助法》,理顺对外援助管理体系,加强对外援助绩效评估,通过制度完善提升援助实效,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推动与相关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等领域的大项目合作。在具体合作中,中国需思考如何将中国标准、中国经验和中国思想文化融入到合作进程中,以为世界提供更多带有中国烙印的公共产品。人们在谈论"一带一路"时,往往强调的是以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为主的重大项目合作。但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要推动"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之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六十多个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广泛支持。他们视"一带一路"为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契机。"一带一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沿线国家加强多边经济合作的利益诉求。如今,在中方与有关国家的共同探讨、共同规划之下,"一带一路"已经从战略倡议步入务实合  相似文献   

8.
丁新 《当代世界》2016,(3):34-37
正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影响最为关切的还在于大国关系,大国关系也是决定"一带一路"倡议成败和走向的关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相关的研究非常多,单边视角多集中于中国的外交理念,而双边和多边的视角则集中于经济领域的合作前景,却很少有基于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这两大传统视角的相关研究。人们似乎在避免将"一带一路"倡议政治化、战略化和中国化。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基于地缘概念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辩证统一,是追逐"世界梦"的理论支撑和伟大实践。"龙江丝路带"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在发挥对俄交流与合作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作为与俄罗斯接壤的重要省份,黑龙江省可在"构建中俄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独特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5月14日,来自五洲四海,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中外嘉宾,迎着初夏的朝霞赶赴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吸引他们齐聚一堂的正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对三年多来倡议的实践成果做一个总结,对未来实施做进一步规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高峰论坛六大平行主题会议之一,以"共建民心之桥,共促繁荣发展"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穆沙希德: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共同经历过时代考验的"铁哥们"。中巴友好关系已持续5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在世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中国的外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面广,其全面推进提出了更高的智力支持要求。通过梳理既有研究现状,笔者试图发现,从智力支持角度,"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亚研究的基本要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亚研究带来重大机遇,使其资源投入增多、研究队伍壮大、研究机构增长、学术阵地拓展,但中亚研究所贡献的智力支持仍存在重要不足。为逐步强化中亚研究对"一带一路"倡议及更为宏大的国家战略的智力支持,中亚研究界需要加大对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区域问题研究的融合,加大对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力度,深化与拓展研究议题。唯有如此,才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重大机遇,推动中亚研究水平的真正提升,进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提供更好、更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河南"三区一群"[1]建设规划,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河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科学构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推动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重要支撑。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提出,要深化双方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在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合作规模迅速扩大,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走出去"的产业既有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有新兴产业。在国有企业主导产能合作的同时,民营企业也不甘示弱、蓬勃发展。但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规模小、难点多、风险大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解决。根据产业互补指数测算,未来中国与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广阔的产能合作空间。为促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持续深入发展,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三方面的积极性并形成合力,本文从建立和完善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支持服务体系、实施本土化策略、创新商业运行模式、培养和延揽国际化人才、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已经成为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28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61个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后,中国高层领导人发表了大量讲话予以阐释和解读,引发了国际政界、新闻界、学界的广泛关注。高层言论话语分析显示,合作是中国官方语境下"一带一路"倡议最主要的内容。然而,以"合作"为核心概念的官方话语体系并未有效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具言之,国际社会担心倡议具有地缘政治方面的意图,甚至导致霸权转移。针对外界的质疑,中国学界应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理研究,从规范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证倡议对于优化全球治理模式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发声力度,为做好"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传播工作作出应有的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出现剧烈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势在必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全球治理困境和"四大赤字",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思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经过6年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实践再到国际共识,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要求,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应对全球治理新挑战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方案选择和重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新型全球化方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心相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与其他旧的全球化方案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不是推动制度变革建设一个好的政府,而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交流和累积共识是"一带一路"的治理之道,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朋友圈"建设的强大动力。在理论上,社会网络运作模式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理论框架,有着强大的理论潜力和治理效能。在实践上,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应按照区域合作架构的紧密程度,建立由联通度、熟识度、参与度、治理度和认同度五个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以此系统测量民心相通建设的总体进展和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合作发展理念。倡议提出至今,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您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如何评价?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什么意义?沙尔平:我认为,"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更高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之伴随的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上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德国也经历过。在经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实践具有标志性和示范性意义。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南亚快速推进,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东盟各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从最初的观望、谨慎逐渐转变为欢迎和支持,显示出"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南亚的巨大发展潜力。与政府层面相比,东盟智库层面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仍处于逐步深化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在此背景下,应深入分析东盟各国政府和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元认知和关切,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策略,以更好地在东南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