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自己住的窑洞里,对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给出了答案,史称“窑洞对”。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重提“窑洞对”,可见此事对我们党影响之深。那么,何为“窑洞对”?毛泽东“窑洞对”的历史底气何在?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解答。  相似文献   

2.
一张四方桌、几把小剪刀、一摞彩色纸、一部手机,“杨玉玲剪纸工作室”就在自家窑洞里“开业”了。墙上、炕上、柜子上、窗户上,都摆满了杨玉玲的剪纸作品,精致的十二生肖窗花几分钟就能剪好,大型的人物、花鸟等一天左右便可完工。“我创作的剪纸作品不计其数,卷起来可以堆满整个窑洞,内容涉及人物、婚庆、花草动物等题材,其中以我们农民生活为主题的最多。”杨玉玲说。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就“合村并居”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展开了一些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分别就学界关于“合村并居”的渊源,为什么要“合村并居”及怎样“合村并居”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它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对这些成果加以评论,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艺苑     
“文革”期间,女散文家陈慧英曾经由福建被发配到太行山去劳动改造。孑然一身,离乡万里,住窑洞,喝雪水,吃窝头,风霜刀剑,生活艰辛还在其次;当时流行“下放没好人,好人不下放”之说,沉重的政治包袱更害得这位女作家头抬不起来,腰直不起来。非常幸运的是,在陈慧英下放的村子里,有几户人家解放前曾在京、津、内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文汇报犷笔会”发表了一篇《重温“窑洞对”》。就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窑洞对”应不止一个版本。这篇“窑洞对”,是“毛黄版”(即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谈话),另外还有一个“毛甘版”(毛泽东与甘贝尔的答问)。后者被曾在《红旗》杂志供职的阎长责称为“一篇更重要更全面的‘窑洞对’”。  相似文献   

6.
《求实》2022,(2)
当前乡村空间治理的情境比较复杂,地方政府、进城农民和居村农民对居住空间治理有不尽相同的需求。从城镇化看,乡村居住空间有合村并居的要求和趋势。从利益博弈看,合村并居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以合村并居为引擎推进乡村居住空间治理,迫使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集中居住而放弃农业生产,也不能借口“保护村庄”,抵制合村并居,阻碍农民进城或到集中社区生活。乡村居住空间治理既要照顾部分村民进城、转变身份的需要,促进他们到城镇、集中社区居住;又要照顾居村农民的居住意愿,为坚守在村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保留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倪良端 《党史天地》2009,(7):22-24,56
1940年的一天,延安杨家岭窑洞里传出的婴儿啼哭声郑重向世人宣告:47岁的毛泽东喜添“千金”!十分欣赏孔夫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名句的毛泽东,为女儿取名李讷。  相似文献   

8.
今日大寨     
丁若亭  原碧霞 《党建》2004,(5):42-43
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那以后,大寨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就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地方。40年后的大寨仍然保留着当年的痕迹。一到村口,两个红彤彤的大字———大寨,依旧矗立在那里。这个在无数图片中出现的招牌已经成了大寨的标志,它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和大寨人一同经历着风霜雪雨,一直走到今天。站在村口新盖起来的大寨宾馆楼上,村子里一排排结实的砖石窑洞映入眼帘。与从前不同的是,窑洞门口都挂上了“窑洞饭店”、“旅游纪念品”的牌子,这显然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出现的新气象。1…  相似文献   

9.
李世明 《奋斗》2013,(10):40-41
1938年7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的窑洞里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等人时说:“边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地方呢?一句话说,边区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今年第四季度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大教育活动,七一前夕,我们组织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赴延安进行革命传统和“两个务必”的教育。在参观枣园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时,有两件看似细微的寻常小事,却使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件是朱总司令居住的窑洞比毛主席的要宽敞漂亮。讲解员讲,当初是让毛主席住的,可他执意把这孔最好的窑洞让给了比自己大几岁的朱老总住。第二件是朱德同志的窑洞里摆有一套沙发,是当年斯大林送给毛主席而毛主席作为生日礼物又转送给朱老总的。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党的最高领…  相似文献   

11.
信息频道     
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转作风 7月25日,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机关部分党员干部赴门源县泉口镇牙合村开展了以“走基层、接地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向明、副部长赵永祥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牙合村是省委宣传部与省文联共建的“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员干部与泉口镇党员干部及牙合村村民开展了座谈交流。大家讲实话,听真话,你一言.我一语.谈发展,谈变化,谈未来,沟通了思想,交流了情感。  相似文献   

12.
大寨之路 陈永贵,1915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小南山村的一孔破窑洞里。原名荣贵,后来又改叫永贵,小名则叫金小。“永贵”这个大名并不常用,直到陈永贵30多岁了,不少人还叫他“金小”。 1964年1月,时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奉召到  相似文献   

13.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照理说我对窑洞并不陌生,我是在窑洞里生,窑洞里长的。我对窑洞的熟悉,就像对一件穿旧了的衣服,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但是,当3年前,我初访延安时,这熟悉的土窑洞却让我的心猛然一颤,以至于3年来如魔在身,萦绕不绝。因为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斗争的心脏,  相似文献   

14.
致富大道千万条。李二堡镇上藏村的农民党员马俊武却选择了又累又脏的养鸡业。凭着回族群众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这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从上藏、窑洞村的700亩荒山里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昔日的“庄稼汉”变成了规模2.7万只的土鸡养殖大户。成为李二堡镇“四培双带”工程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15.
1947年春,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来到安塞县王家湾驻扎下来。有一天,毛泽东得暇,背着双手健步向双羊河畔走去。途经中央警卫团手枪连的驻地时,他猛然听见窑洞里有人在急促地呻吟。他问道:“谁病了?”战士回答:“‘小马驹’。”“小马驹”是中央警卫团手枪连的通讯员,那年只有17岁。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0,(3)
正来到延安,印象最深的要数那些依山而建的窑洞了。绿树掩映下,一孔孔土窑洞、砖窑洞、石窑洞随处可见,几乎布满沟沟岔岔、坡坡坎坎,形成了陕北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土窑油灯与精品文献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都和当地百姓一样住在土窑洞里。那时候,还没有用上电灯,走进窑洞里黑乎乎的,照明就用小煤油灯或普通马灯,豆大的火苗发出微微亮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异常简陋的窑洞里,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了那些关乎我党我军战略战役问题、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电令文件;毛泽东胸有成竹,写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雄文巨著。《毛泽东选集》四卷共159篇文章,其中有112篇出自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全国人民的希望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石楼县农村采访,听到不少由群众自编的顺口溜,从这些顺口溜里感受到的是农民面对农村产业大发展的喜悦心情,对幸福生活的真情描摹。"绿色食品销路俏,二三产业前景妙。"这是石楼县和合村支部书记编的一句顺口溜。和合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近几年发展小杂粮特色种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石楼县经常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举办各种科技咨询讲座。和合村的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进驻农村任职服务,配合村“两委”班子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生机,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农村已成为这些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项平 《学习导报》2012,(9):26-26
办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键通”、学习工作“一网通”、在线服务“一点通”……这就是省委、省政府公布的《数字湖南建设纲要》中描绘的湖南人民的“数字生活”,《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末,“数字湖南”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0.
1942年12月12日,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将要举行一场婚礼。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婚礼:没有讲究的家具,没有亲朋好友的祝贺,除了新郎、新娘之外,唯一的“来宾”便是证婚人——党支部组织委员彭达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