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磊 《当代韩国》2011,(3):113-122
朴婉绪是韩国著名的小说家,韩国现代文坛的代表性人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的诸多长、中、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了汉语介绍到了中国。标题和书名是一篇文章或著作的浓缩,能否将其翻译得贴切到位,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朴婉绪小说题目的翻译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韩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韩国大众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朝鲜日报》2012年涉华报道发现,韩国媒体中所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是经济上迅速崛起、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角色、人权发展上比较滞后及各种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超级大国;同时,韩国媒体对中国表现出爱恨交织、敏感焦虑和羡慕嫉妒的情感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1.目的地知名度的提高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其知名度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通过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韩国旅游信息也通过这一渠道到达潜在旅游市场,提高了韩国在这些市场上的知名度;第二,通过韩国旅游机构的专门海外促销团、说明会、举办“韩国之夜”活动以及通过媒体播放韩国旅游广告等形式提高了知名度。  相似文献   

4.
2002世界杯对韩国旅游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1.目的地知名度的提高 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其知名度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通过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韩国旅游信息也通过这一渠道到达潜在旅游市场,提高了韩国在这些市场上的知名度;第二,通过韩国旅游机构的专门海外促销团、说明会、举办"韩国之夜"活动以及通过媒体播放韩国旅游广告等形式提高了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10月11日到18日,在韩国首尔和全州举行了“韩中文学人大会——从汉江到长江,从长江到汉江”活动。该大会是由韩国的大山文化财团、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历史性的活动。中国方面有张炯、莫言、舒婷等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22名作家参加。其中,团长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代表性理论家即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炯,副团长分别是经常被评价为诺贝尔文学奖有力候选人的《红高粱》作者莫言和曾被称为80年代“朦胧诗派”旗手的《致橡树》的诗人舒婷。还有其代表性小说《红瓦》被摘录进韩国高中教科书的北京大学教授曹文…  相似文献   

6.
杨磊 《当代韩国》2012,(3):95-107
在当下的翻译研究中,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而韩国文学汉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萌芽的阶段。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韩国文学翻译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其2001年成立至今资助翻译、资助出版中文译著的情况进行梳理,力图揭示其对韩国文学在中国翻译、传播中起到的作用、影响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韩国和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交流史。韩国文学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颇深,20世纪初新文学形成以后,韩国文学也开始译介到中国。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译介到中国的韩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急剧上升。那么,建交以后究竟有哪些文学作品、在什么时期、怎样译介到了中国呢?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本论文收集整理了1992~2008年初的这段时间,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中译本,并筛选出其中真正能代表韩国文学水准的纯文学(严肃文学)进行分析,以“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文坛对韩国纯文学的译介研究”为主题,考察了翻译事实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开始在中韩关系中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为案例,分析了21世纪中国地方政府在中韩关系中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为中韩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外事活动为中韩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为中韩关系发展营造了友好的民意支撑。展望未来的中韩关系,本文得出的相关政策启示在于:对于中国地方政府而言,要为韩国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中央政府而言。需要给予地方政府在发展中韩关系中适当的授权和分权;对于韩国政府而言,需要积极应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将是进一步密切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关系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小说家、诗人、评论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敢于打破现有文学的旧框框,宣称要与最普遍的现实性大众小说断绝关系,进行所谓幻想文学的文学体裁可能性的实验。这不是对经验世界或历史世界,而是对关于观念性、思想性、虚构性世界的文学讨论,对韩国和中国的文坛或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博尔赫斯才开始正式受到韩国和中国文坛的关注,在他的影响下,韩中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迷宫式叙事"和"迷宫式时间",展现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的作家很多,但为什么偏偏是莫言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客观地说,莫言的小说,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其奇异的想象力和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丰富比喻,写乡土的作家多如牛毛,但像莫言这样的虚构出“高密东北乡”,而不是像贾平凹那样写“商州”半途而废的作家,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接地气成就了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