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都堪称调查研究的模范。朱德一生调查研究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敬仰。朱德的一生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回顾朱德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一代伟人求真务实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是朱德思想生平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成立,必将对深化朱德思想和生平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朱德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手工业的思想,诸如: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组织手工业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手工业生产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发展手工业的思想,是朱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一书,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泰然教授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础上撰写的一部研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学术专著.这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9万字,内容全面、观点鲜明、学术性强,填补了学术界关于研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空白.其内容的全面性如下. 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该专著写到,建国前,朱德就提出:政策的中心是发展生产,每个人都要学会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永远是人民的天下了,生产要天天往上升,否则和敌人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保护、挖掘、整理、继承、扶持、研究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思想,是朱德民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朱德中医药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个性化特点突出。主要内容是,中医、西医要团结;中西医团结,为群众服务;中医要科学化;保护和发展农业、林业及手工业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结合;以身作则,推广中医药。朱德中医药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启迪意义。过去以及现在,卫生界、党史界、学术理论界以及朱德研究界,对朱德中医药文化思想,注意不够,研究很差,今后应该加强、拓宽和深化朱德中医药文化思想研究,借以拓宽和深化朱德研究。  相似文献   

6.
朱德关于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关于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张廷益朱德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概括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他说:“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过去我们是学习苏联的经验,现在我们要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史上,周恩来的名字与毛泽东、朱德的名字同辉。特别是在革命老苏区光泽县,20世纪30年代初,周恩来就和朱毛为光泽人民所熟悉。因为,周恩来、毛泽东、朱德不仅点燃了光泽人民革命斗争的烈火,还给光泽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光明。  相似文献   

8.
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在永春福鼎、一都等地的革命活动,唤醒了被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推动了泉属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这一时期也是朱德建军思想从酝酿、形成到成熟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以往党史学界对朱德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军事思想。近年来,党史学界对朱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研究有新的突破。研究者指出,朱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朱德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朱德年谱》(新编本)(1886-1976)为纪念朱德诞辰18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朱德年谱》(新编本),已于2006年1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朱德年谱》(新编本)分上、中、下三卷,共150万字,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资料全面记述朱德生平业绩和思想的编年体著作。这部年谱通过记述朱德的实践活动,历史地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艰辛历程和理论贡献。新编本年谱对1986年版《朱德年谱》作…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事业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我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2.
付瑶 《党史纵横》2012,(11):36-37
朱德同志曾长期负责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工作,并且高度重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他在70多年的军事生涯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军队政治工作经验。这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大量军事论文中,《怎样创造铁的红军》就是我党历史上一篇有代表h生的军事文献。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该文章很少被人提及。文章是1931年7月朱德根据古田会议精神和红军建设经验所作,被收录为《朱德选集》的开篇之作。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不仅对于革命年代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开创性,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工作的方针,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朱德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无私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朱德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对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理论观作出了非凡的创意和宝贵的实践。2016年  相似文献   

14.
朱德在中央直属系统(党、政、军、群)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是朱德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重要文献,是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文献。研究他在中央直属系统(党、政、军、群)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的两个不同版本,能够为推动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提供一些文献资料,提供一定的思路,对于深化朱德生平思想研究,拓展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对于正确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一个历史时期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的态度和思考,而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对那某个问题、某个事件的态度和思考等问题,都有着相当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当重视朱德在中央直属系统(党、政、军、群)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的两个版本,并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党的建设》2011,(1):61-61
以往党史学界对朱德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军事思想。近年来,党史学界对朱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研究有新的突破。研究者指出,朱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朱德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探索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并将其概括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上有了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都堪称调查研究的模范.朱德一生调查研究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敬仰.朱德的一生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回顾朱德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一代伟人求真务实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7.
郑发新 《探索》2006,3(5):25-27
朱德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实事求是、经济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是朱德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朱德经济思想对于西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农民持续增收”是切入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关键,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8.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两岁时过继给大们父朱世连。朱世连家境贫寒,但他节衣缩食给朱德提供读书的机会: 朱德的学生时代,正是中吲近代史上多灾多难的年代。广大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充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德目睹这种社会现实,深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他受教育界一些进步人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毅和朱德两位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贡献了个人重要智慧。陈毅在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期间为七大起草的《建军报告》中,最先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概念;朱德1945年5月30日在七大作军事问题结论时,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6,(5)
朱德的人民群众观所具有的生死皆为民的坚定性,朴实如挑夫的公仆情,重调查研究的实践性,急人民之需的使命感的思想特质。这对全党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进党政干部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