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3省相继领政策之先。面对这一挑战,中部地区情况如何?“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句近似调侃的话表明了中部地区面临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
秦俊勇 《小康》2005,(2):44-45
“我们不是东西。”山西人自嘲地说:“既不属于东部,也不属于西部。”不仅是山西人这么说,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的人都经常带着这种酸溜溜的口气嘲讽自己,他们羡慕“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向往“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繁荣,暗叹自己发展的缓慢。不过,现在他们可以把“东西”扔掉了。200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中部崛起”,并列入2005年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中,和2004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遥相呼应。可如何崛起、从何崛起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有一种速度叫崛起。2006年,根据国家的战略布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省启动了中部地区区域联动崛起战略,由此催生了一个区域合作的大平台——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中部博览会在辗转湖南长沙、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后,将于2010年9月26日至28日落户江西南昌。在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筹备第五届中部博览会之际,我走进江西,掠影江西,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部地区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西夹击:21世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地理区位的相连性和行政区划的独立性,人们一般将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5省列为中国的中部地区。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很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意义重大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2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这表明在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后,中央开始更多地考虑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但由于东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要形成我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惟有中部能成为坚实的支撑点。因此,中部崛起是我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省委提出“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升江西人整体素质,最终实现江西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其行为和形象的好差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并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践表明,公安机关只有在工作上不断开  相似文献   

7.
领导讲话     
《时代主人》2006,(3):4-5
“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加快富民兴赣进程,力争“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要牢牢把握大势大局,着力实现新起点上的新跨越。“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环视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和产业加速转移。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之初,面对中部诸省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而江西又更是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均落后于中部其他五省的严峻形势,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反映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我们收集和加工整理了新世纪以来我省及中部省份主要经济指标,试图通过近五年来江西与中部其他五省经济发展的速度、总量、人均指标的比较,客观分析我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现实地位及其进一步加快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从而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探寻加快江西经济发展的崛起之路,供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多年以来,我们在研究中部经济发展战略时,急是把视野放在一国的范围内,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角度也摆脱不了国家倾斜沿海的现行政策。加之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出现,更强化了中部得中独厚的观念,以为“二传手”非中部莫属。然而,近5年来经济发展的情况却无情地否定了这种观点。一是东西经济联合采取了跳跃式的方式,不从中部过渡而直接结合;二是翘首多年的优惠政策,“八五”期间不仅没有,中央却向西部网开一面。实践向我们提出了严竣的挑战。既然得中独厚,为何在经济发展中滞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滞后西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审计厅把审计工作置于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这个大背景中,调整思路,重塑形象,完善服务,强化监督,始终在为江西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着、奉献着。  相似文献   

11.
由农工党南昌市委会发起的“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市委会工作研讨会”不仅得到了农工党江西省委会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中共南昌市委的支持,他们认为这是中共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这个大局中的一部分。此文中讲述的举办这个活动的宗旨,表明了我党基层组织和党员履行参政党职能,竭尽职责,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诚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3,(5):15-15
所有街道每天至少清扫1次,商业及旅游地区每天要清扫4次,行人特别集中的地区每天要清扫8次,机动扫街车不分昼夜清洗街道。困扰内地城市的"小广告现象"在香港基本不存在。不允许在公交工具上售卖东西、抽烟、吃东西甚至喝水。公厕外形美观并有建筑艺术特色、空间宽敞、采用易打理的材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有残废人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3,(7):15
所有街道每天至少清扫1次,商业及旅游地区每天要清扫4次,行人特别集中的地区每天要清扫8次,机动扫街车不分昼夜清洗街道。困扰内地城市的"小广告现象"在香港基本不存在。不允许在公交工具上售卖东西、抽烟、吃东西甚至喝水。公厕外形美观并有建筑艺术特色、空间宽敞、采用易打理的材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有残废人专用设备、有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7,(11):31-33
“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平安江西建设、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举措。江西省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江西省领导干部减灾管理研讨班”上,江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减灾委主任吴新雄出席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他认为,江西应该争取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有中部地区特色的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3):52-52
编者按: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6省,其区位优势明显,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承东启西、接南连北。近年来,在东部提速、西部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下,中部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怎样从“中部塌陷”走向中部崛起?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这意味着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本期集中介绍中部地区的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作为湖北省南大门的鄂南地区,应立足本地实际,认真剖析本地区的基本特点,创造性地研究和制定符合鄂南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在实现“中部崛起”中发挥其较大的作用。 (一) 鄂南地区地处长江中游,京广铁路穿腹而过,是江西、湖南、本省一批大中城市互为幅射的交合点。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中的独特格局,并决定了我区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加之,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大的开发潜力,所以又决定了它在全省“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内部行业的产值、三次产业从业人员,GDP作为基本衡量指标,通过对中部地区与东部大都市区、东部新兴工业化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同时段的比重、区位商、效率等方面的程度对比分析,显示出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低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较为重要的第一产业对人均GDP的贡献率也低于东部地区;部分农业行业、主要农产品也较东部和西部地区低;轻工业行业比东北地区低,部分甚至比西部地区也低。这些都表明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呈现出“塌陷”或“局部塌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FDI的技术外溢:基于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日福 《求索》2007,(2):42-43
本文首先对FDI的技术外溢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在实证部分,我们借鉴Feder的两部门模型,利用中部六省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中部地区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部地区FDI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属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2,(11):50-51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二是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等中部区域,三是四川、贵州和云南等西南区域。此外,甘肃陇东地区、新疆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