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嫣嫣闹学     
四岁半的嫣嫣上了幼儿园中班,性格开始变咧,晚上回家,背着小手在大人面前巡来巡去,板着面孔向正在说笑的大人发号施令: “坐好!不许交叉着腿!”“安静!不听话就得‘煮粪’!”“嫣嫣,什么叫‘煮粪’呀?”我问。“‘煮粪’(处分)就是罚呗,不听话就得‘煮粪’!”小嫣嫣严肃  相似文献   

2.
“‘鱼局长’停职了!”“‘鱼局长’从宝座上摔下来了!”“这样的干部早就该撤了!”“不是撤职而是停职,说不定风头一过又上去了!”这是山西芮城县人民最近在饭桌上议论的话题。人们所说的这位“鱼局长”,是芮城县的水利局长,本姓刘,因善于用鱼拉关系而出了名,人们就这样叫他。他也不大忌讳这个绰号,熟人当面这样叫他,他总是嘿嘿地笑着。  相似文献   

3.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唐太宗一次求教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宗颇以为然.这个从善如流的君主,胸怀博大,虚心纳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遂有贞观之治.故事向我们阐明了怎样才能明达远见的道理.当今也有一则故事:一位领导干部下乡搞调查,向一位熟悉的农民问起农业生产的情况,那农民问他:“你想听‘公话’还是想听‘私话’?”噫!话还有公私之分.这位领导忙问:“什么叫‘公话’,什么叫‘私话’?”农民悄悄告诉他:“‘公活’就是面面上的话,‘私话’就是心里头的话.”这位领导从农民倾心的“私话”里,了解到不少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走必由之路     
前不久,某厂长在职工大会上发表施政演说:“在改革之年,我们一定要砸碎‘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然后……”他的演说未完,下面已一片哗然:“哎,怎么把砸‘铁交椅’排在后面啦?”更有性急的小伙子站起来打断厂长的演说:“厂长,你们领导的铁交椅谁来砸?”厂长听而不闻,急急忙忙出了讨论题目,接着宣布散会。会后有人发出恨声:“我看谁敢砸我的‘碗’! 且不说厂长与工人互砸会出现何种局面,只这山雨欲来风满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期《党建文汇》刊载了这么一则小故事:农村一般把姑娘出嫁叫“过门”。洞房花烛夜,当新郎兴奋地拉着新娘的手时,羞答答的新娘正低头看着地上,忽然她指着墙角喊道:“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新娘起床后,发现老鼠还在吃大米,一声怒喝:“该死的老鼠,敢来偷吃我家的大米!”新郎不禁莞尔:“一夜之间‘你家’就成了‘我家’了”。  相似文献   

6.
有趣当肉麻     
宏图 《瞭望》1991,(20)
从一本记叙名人罗曼史的书中,读到《张大千一生为情牵》,开头即先声夺人,云:“被誉为中国画家中‘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多有流传人口的韵事。有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说他有八位夫人,大千闻后不禁哈哈大笑,频说:‘要打对折!要打对折!’”是自谦,还是自负“艳福不浅”? 当描写为张氏一见钟情的杨宛君女士时,少不了“北国佳丽”、“一双玉手,纤柔细嫩”等陈词滥调。记及洞房花烛,唯见张氏“含  相似文献   

7.
“‘关’门打开,洋车涌进,‘江铃’要溃不成军了!” “‘江铃’一垮,江西经济要大滑坡!” 面对我国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现实,不少江西人忧心忡忡。 江铃集团的核心企业江西汽车  相似文献   

8.
帅政 《瞭望》2006,(39)
大学科技园应在创新中扮演好“副导演”的角色,即承担“搭台”、“物色演员”的工作“有人计算过,‘中国硅谷’中关村平均每9分钟就有一家企业诞生一家企业死亡。作为‘硅谷’之‘硅谷’的清华科技园,也遵循着市场的这一优胜劣汰规律,表面看似平静之中,你想不到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这是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强对中国最前沿的知识创新宝  相似文献   

9.
荒原作证! 当梁晓声为这一题材挥笔时,他是否意识到:他正在为荒原作证! 他要荒原证明:他这一代曾用汗,用血,用青春和生命耕耘;耕耘的价值与收获;方婉之、李晓燕、曹铁强们的历史地位…… 同时,他证明了:荒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使“我们这一代,成为一代‘人’了。” 为荒原,或者说为荒原的这一代垦荒者,梁晓声已写了三十万字。《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确如一场暴风雪扑击着千万读者的心扉;  相似文献   

10.
瞭望哨     
《瞭望》1984,(30)
人才流动好。然而,人才流动却很难。关卡重重,令人望而生畏。不信,请为君详言之: 一曰‘人而非才’关。关口写道:‘上面说的是“人才”要流动。人总是要有自知之明嘛!……’言外之意,你们可算得人才?竟然也敢要求调动!那架势颇有点象赵太爷训斥阿Q:你也配姓赵! 二曰‘多少有用’关。关上有将喝道:‘你在这里难道所学的一点也用不上吗?用上十分之一就相当不错了嘛!’听来振振有词。然而,即便陈景润在商店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工作都迫切需要反映迅速发展着社会现实的信息材料,团的工作绝无例外。”这是团中央书记王兆国同志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讲的话。他还进一步强调:“上至团中央各部门,下至每一个基层团支部都需要从当时、当地和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出发,获得决策的依据,不能只靠‘老经验’,更不能凭‘想当然’”,“必须明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和掌握信息,就没有决策权。”  相似文献   

12.
陈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对于粮食生产,我们还是要抓紧抓好”他说:“现在有些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发展乡镇企业是必要的.问题是‘无工不富’的声音大大超过了‘无农不稳’”.“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  相似文献   

13.
一高水平的反腐倡廉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应有之义首先,加强反腐倡廉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无产阶级在执掌政权以后,就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防止“滋生腐败”的问题。当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建立后,列宁多次论述保持先进性、防止腐败产生的问题。他强调:“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他意识到,在新的国家机器中仍可能保存旧国家机器的“痕迹”,仍可能出现腐败现象,他提出要把那些“‘混进党里来的’、‘摆委员架子的’、‘官僚化了的’人”清除出党…  相似文献   

14.
惨笑     
去年秋天,有幸与书法家黄苗子同乘一台面包车出城,黄老向我讲了他亲耳听到的一则“文革”趣闻。“四人帮”垮台之时,黄苗子无罪获释。东方艺术史家常任侠来监狱看望。黄问常道:“这些年你都干什么了?”常答:“没事干,闲逛呗。我发现动物园里的鹦鹉也政治化了,它会清楚地学舌:‘江青同志万岁!’等到四人帮完蛋,这鹦鹉突然不叫了。我问饲养员怎么回事?‘不给它吃的,它就不叫了。”’我说岂止是鹦鹉?许多整人有瘾的帮派骨干分子这  相似文献   

15.
谢怀宁 《民主》2004,(4):36-36
在江西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大楼里,我如约见到了戴兴临。眼前的戴兴临中等身材,40岁出头,普通话里夹带着家乡的口音。只见许多人围着戴兴临。“戴所长多给批些‘赣油13号’油菜籽吧?!”“我要买150斤‘赣花3号’花生种子!”“戴所长,我译的日文论文是否正确,请给看看吧。”……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热情有序地接待着一批批来访者。我们的话题从他的经历谈起,戴兴临出生于江苏盐城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帮家里在农田里干活,辛勤的劳作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使他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这些人看来,共产主义“儿子孙子也看不到”,不过是一种乌托邦。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应当给予批评。列宁指出:“乌托邦是一个希腊字,按照希腊文的意思,‘乌’是‘没有’,‘托邦斯’是地方。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的地方,是一种空想、虚构和童话。”一六一五年,英国人托  相似文献   

17.
一位即将离休的老干部,在欢送会上,诚恳地对大家说:“我要走了,‘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党和人民的功劳。今天,我来说说‘走麦城’”。接着他讲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教训,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8.
近来流传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好”,那歌词是按照《社会主义好》的原韵改编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大款’地位高”;“人们信仰‘大团结’,掀起坑蒙拐骗新高潮”。歌词中的“大团结”和原词“全国人民大团结”中的“大团结”字面一致,但指什么你知我知他也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讽刺和夸张,其偏颇显而易见。“希望工程”中,那么多人为琅琅读书声,奔走呼  相似文献   

19.
瞭望哨     
《瞭望》1984,(37)
某市有位知识分子,十八年前已被批准入党,‘文革’中因为拒绝写诬陷同志的材料,被当权者取消了党籍。粉碎‘四人帮’后,他再次提出入党要求,却被告知必须先弄清这个‘历史问题’再说。首先要有满腔热忱云南鱼世昌某市有位知识分子,十八年前已被批准入党,‘文革’中因为拒绝写诬陷同志的材料,被当权者取消了党籍。粉碎‘四人帮’后,他再次提出入党要求,却被告知必须先弄清这个‘历史问题’再说。‘文革’中拒写诬陷同志的材料,竟成了‘历史问题’,已属奇怪,更叫人不解的是,当这位知识分子请组织上对这个‘历史问题’进行复查时,却如石沉大海,再也听不到回音。市纪委把他的申诉转到他所在的单位,支部书记对他说:‘你的事我们基层支部没有功夫管。’去年,这位知识分子调任市科委负责人后,又向党组织提出申诉。机关党委负责人回答得也非常干脆:‘你的问题要找好多人调查,我们没有这个力量。’事关一个同志的政治生命,应该如何对待,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应该知道得最清楚,却一个推说‘没有功夫’,一个答以‘没有力量’,一句话,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好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与他们无关。知识分子入党难。难在哪里?某些党组织缺乏对知识分子的满腔热忱,也是‘左’的影响的一种表现。不肃清‘左’的影响,功夫再多,也办不成事。校对也应署名江苏韦顺一九八一年湖南出版社再版了韦素园早年的一册评著《外套》,其中收入了鲁迅先生的《忆韦素园君》一文,内中有这么一段:“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但在认真而激烈的个人,却也相当的大的。”读后令人茫然。找来《鲁迅全集》一对,原来在“患”字后面漏了十七个字:“又怎么能够持久呢。自然,这仅仅是小忧患”。另外,这篇文章,注释中竟把“三·一八”错成了“八·一三”。前者发生在一九二六年的北京,系段祺瑞镇压爱国学生请愿的事件;后者则是一九三七年在上海发生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淞沪战役”的日子。二者相去何远!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提高印书质量的呼吁已几见报端,遗憾的是改进不大。案头有一本也是韦素园的译著《最后的光芒》,是一九二八年商务印书馆印行的。这本字数四倍于《外套》的书,基本无错漏。这两本书在质量上的差别,也许有种种原因,但我在两本书中却发现了一个实非无关紧要的不同,那就是《最后的光芒》印上了校对者的姓名,而《外套》却没有。由此我感到,在我们出版的书籍上,除了作者要署名外,编辑、校对是否也应署名?这倒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责任所系,应该有一个归属,不要弄成一笔糊涂账。这样,或许大家都会认真些。争名种种上海孙洪祥上海某高等学校与某工厂协作,研制成功一种新产品,为我国冶金工业增添了光彩。这本是值得协作双方高兴的大好事。谁知,当有关部门准备向他们颁发科技成果奖时,这两个单位却在证书署名次序问题上争执不下,都坚持要把自己单位的名字列在前面。结果,在协作中建立起来的情谊一扫而空;而且,由于双方各不相让,证书至今无法颁发,奖金也只得锁在保险柜里。真是无独有偶。北京B大学从国外引进了一台四级衍射仪,某城市的N大学闻讯后,因研究需要,欲往B校借仪器一用。B校毫不掩饰地提出条件:借仪器可以,将来论文写成,署名时要把该校放在首位。“名足以指实”。如果名不副实,不过虚名而已,争得再多又有何益?如果说,上海那两个单位为争名寸步不让,已近乎无聊的话;那么,北京这所大学的逐名,算得上是不择手段了。我们反对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也反对不想出力而专想得名,或出小力而得大名的庸俗作风。因为后者与前者,就思想实质而言,可谓一脉相承,都不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的春天来到了!”去年,平暴和制止动乱取得胜利以后,党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问题的九号文件,迅速扭转了思想政治工作被严重削弱和淡化的局面,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此欢欣鼓舞。然而,笔者前不久在杭州市一些企业调查时发现,不少同志谈到这个问题时,脸上却出现了喜忧参半的神色。一位担任某局宣传处长职务的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较有代表性。他说:“现在确是一片加强之声,但‘春天’毕竟非‘秋收’,目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