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2):10-10
<正>黑龙江老家的一个朋友在镇上建了一栋二层的临街房子,耗资五六十万,他自己并不需要房子住,建房纯属投资。由于还有其他生意占用资金,建房子对他来说压力不小,有人替他发愁,怕他倒腾不开。他自己倒比较乐观,算了笔账:房子建好后出租,每年能收三四万的租金;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做贷款,如果能贷70万的话,放进小额贷款公司,每年可以挣  相似文献   

2.
他们的长辈是纳粹战犯他们曾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德国鲁尔区一个极普通的小镇土一群中年男女聚集在一栋陈旧的房子里,客厅的桌上放了咖啡和点心,  相似文献   

3.
正刁民这个词,特指那些让人头疼的老百姓。这个词很少听到,官员更是不敢使用,因为政治上不正确,谁敢这么说谁会被骂死的。大家都不提,就意味着这个现象不存在了吗?当然不是。已经开工的工地,坑都挖差不多了,中间孤零零立着一栋房子;路已经要完工了,路中间戳着一栋房子,把六车道逼成两车道。之所以有人当"钉子户",无非是要求高补偿,但能把情况推到那么极端的地步,要价肯定是有过高的问题。把制造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22
@百家讲坛杂志官方微博:【真相】昨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绵阳市一栋7层住宅楼,顶楼一户人家未搬,但楼下5层楼梯被挖掘机拆掉。据被拆迁户赵雁红介绍这栋房子现在摇摇欲坠,其全部家具都在房内,没法搬运。另外,被拆迁户中已经有多人被房地产公司雇佣的人员打伤。  相似文献   

5.
@微天下     
杨军 《南风窗》2011,(2):22-22
@百家讲坛杂志官方微博:【真相】昨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绵阳市一栋7层住宅楼,顶楼一户人家未搬,但楼下5层楼梯被挖掘机拆掉。据被拆迁户赵雁红介绍这栋房子现在摇摇欲坠,其全部家具都在房内,没法搬运。另外,被拆迁户中已经有多人被房地产公司雇佣的人员打伤。  相似文献   

6.
息怒妙计     
一次,世界房地产大王约瑟夫接受政府的命令,去拍卖新泽西凯普顿一带1898栋房子。这些房子原是南北战争时建给造船工人居住的,而到了拍卖的时候,真正战时搬来居住的工人只留下3家,其余的都已不是故主。但是这些“屋主”却仍以“从前政府让我们搬来,现在又要赶走我们”为理由,对政府采取的行动加以抵制。他们甚至不惜流血牺牲,坚持不肯迁让。这使约瑟夫大伤脑筋。如何对付这一群疯狂的住户呢?当然,他很有理由证明他们都不是战争时的原有住户,使这些无理取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买房子 屈指算来,来美国已有五个年了,手头也有了些积蓄,加上老婆、孩子都跟了过来,就着手买房子,作长久打算。看了好多新房子旧房子,要么对房子不满意,要么对所在社区不满意,要么嫌房价太贵,可看了半年,房价就涨了半年,而且没有一点停的迹象,最后不得已咬牙花了近30万美元,在一个比较满意的社区买了一栋已使用了20多年的Ranch(平房)。 老父从国内来看我们,见我们花了200多万元人民币买了这么一个一拳可以打个洞、一脚可以踹倒一面墙的旧房子,很是心疼。他知道我们小夫妻这两年虽存了一些钱,但添置这添置那,现在手头离30万还差得远。而且他还担心我们在美国人生地不  相似文献   

8.
人们习惯上把代替业主出租房屋、收取租金的人叫做“二房东”。在羊城,历史上由于许多华侨的祖屋房产都是委托代理人经租的,因此,“二房东”这个行业尤其活跃。 然而,时至今日,过去经租100多平方米房子的“二房东”已被视作“小儿科”了,随着房地产业在广州的日益发达,一批“超级二房东”已悄然崛起。 位于广州海印桥畔的一栋18层大楼,原是某市驻广州办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6)
正许多华人虽然生活在美国这个社会,但实际上只生活在美国现代文明的物质层面,对美国政治操作非常疏离,加上华人内部不够团结,华裔无法形成共同的声音,影响美国政治。对于大多数美国白人,美国梦的定义很简单:有一栋遮风挡雨的小屋,有一个休闲烧烤的后院。华人新移民把这个定义延伸了,不光要有好房子,还要有光宗耀祖的孩子。华人中年新生代移民,  相似文献   

10.
房子情结     
常霞 《法制博览》2010,(20):39-39
郑板桥在家书中鼓励兄弟读书,说不要“一捧起书本就想着中举人、造大房子”。这里反映的就是中国人的房子情结。一个人发达了,首要的事就是治房。“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道的就是房子。中国人读书做官的情结很重,官位是与房子连在一起的,官位越大房子越大。“一阔脸就变”道破世态人情,如果改成“一阔房就变”,更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11.
1、房子是女人的考验工具。一张结婚证书并不能证明什么,可是一个男人有没有能力买房是女人考验男人的必修课。2、房子是女人的私密处所。女人就觉得自己的房子是个可以随意娇艳的地方,女人的那肆无忌惮的美丽只有在自己房子里才会体现。  相似文献   

12.
浅浅 《工会博览》2006,(12):53-53
2006年5月,于林开始准备装修他在北京的第二套住所。这是一套二手房,位于北四环和八达岭高速交汇处,交通便利,位置一流,离于林的单位不算远,面积也说得过去。但是,不想做精装修的于林似乎无心在这房子里长住下去,他想在不久的将来把这套房子卖掉,再换更大的房子——这套  相似文献   

13.
以前,进大工厂做工人,人们会有一种安全感,即铁饭碗——打不烂。但今天却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危机感。如房子的危机感。一些工人到了结婚年龄一直没房子。我厂是一间大厂,却出现过因房子而离婚的悲剧。女方到法院提出离婚,其理由是:登记了多年,岁数越来越大,而男方一直分不到房子。在我厂大青年座谈会上,男方满脸泪水说出了此事。现在,农民、个体户发了,而工人呢,基本工资不高,靠的是奖金。而奖金一年限于450元,平均每月30元左右,大约可买个  相似文献   

14.
曾铮 《南风窗》2010,(18):62-64
如果把"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看成是一幢房子的话,那么这个房子的顶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基是"经济重大转型期",墙体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梁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个"老大难"式的话题:房子。说实话,以前我是很不喜欢聊房子的,为啥呢,感觉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了。既然买不起,又没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所以聊不出啥,每到这个话题,我只能说:"有钱的怎么着都能买,没钱的咋折腾也买不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时失业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一边找工作一边在楼下的房地产公司帮忙。名曰“房产经纪”,实际上是带那些前来租房的客户去看房子。没有固定收入,看一次房给10元“车马费”,做成一次生意收50元“介绍费”。 刘小姐是我们这儿的客户,她有一套房子让我们帮她租出去。刘小姐父母都调去外地,留有一套房子给她。后来她新婚不久的丈夫又与她离婚出国去了,他们的新婚“爱巢”又留给了她。别人多两套房子高兴还来不及,可刘小姐说:“新婚的房子让我想起很多不愉快的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农村,哪一座房子最好?那一定是学校。在我省某些城乡,哪一座房子最破?那也一定是学校。危房的概念是什么 1989年,梅雨时节。广东梅县地区某农村小学正在上课。老师忽听房顶瓦片作响,于是大喊:"一、二、三,快跑!"  相似文献   

18.
汪强 《法制博览》2010,(4):78-78
据《金瓶梅》第57回所写,西门庆仅是向永福禅寺一次就施舍了500两银子。今人可能不了解那时的500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这里举两例子说明。西门庆的好友常时节在县城买了一套四间的房子,花了35两银子。以此类推,500银子足够买57间房子。  相似文献   

19.
大房子     
石磊 《法制博览》2011,(4):52-52
河北人讲的,人生快事,无非四件。黎明觉,二房妻,烫面饺儿,卤煮鸡。四件里面,一字没提房子。 很多人讲的,法国厨子,日本妻子,美国票子,德国车子。也没提房子。  相似文献   

20.
“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如果广州房价再上升会抑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