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蕾 《世纪桥》2015,(12):6-7
在党中央的指导下,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满洲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英勇顽强地投入组织发动东北人民武装抗日的斗争洪流,使东北几十万义勇军与千百万工农劳苦大众,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领域里,存在着"义勇军没有共产党领导"的观点,认为:一是满洲省委当时直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由于执行的是"关门主义"路线,和两度受到敌人的破坏,活动开展得比较晚,尤其是在辽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二是东北义勇军的直接领导"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份复杂(有共产党、国民党、青年党等),谈不上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下,东北抗日义勇军以其民族正气和爱国精神,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因此,这一段历史不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成为东北地区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建国以来史学界同志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搜集、整理资料,对“东北抗日义勇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仅论文、专著数量可观,而且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队伍,特别是近十年来,有关“东北抗日义勇军”著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很大成果,本文从图书馆目录学的角度,通过论文与论著的数量和质量,重点探讨“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现状,以期有益于促进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成立了抗日义勇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斗争转入低潮后,义勇军余部在马占山、苏炳文的率领下被迫退入苏联。身处异国的义勇军将士日夜期盼着返回祖国,重赴抗日前线。在国民政府的积极斡旋下,义勇军除伤病员暂留苏联治疗外,其余官兵分三个层次,通过三个不同途径,历经艰辛返回祖国。回到祖国的义勇军将士虽然被国民政府分化到各地,但他们仍然心系国家,继续在历史舞台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6月14日《红色中华》第85期第2版,该版刊发了《红军援助义勇军》《五卅大会上的募捐运动》《上杭群众为义军踊跃募捐》《东北义勇军是东北民众的抗日武装》《邮政总局邮务工人热烈捐助义勇军》等消息报道,配登了"猛烈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把工农红军与华北义勇军的斗争汇合起来!"标语。在报道中配有一幅《民族革命战争与义勇军的斗争联合起来!》的漫画。这一幅署名胡烈的漫画,  相似文献   

6.
正1933年4月的一天,岫岩县城南门前围了上百号人,大家举头观望不时议论纷纷。只见城头上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一块白布上写着"匪首铁桢"。大家都不知道此人是谁,他的身世和真名更是无人知晓。这天下午,来了一个中年人,望着这颗人头许久,流下了眼泪。带着悲愤的心情,他匆匆赶往辽阳县隆昌镇一个小山村。来人是辽南义勇军联络员,他找到这支义勇军余部,告诉大家,他在岫岩城门上看见马司令的人头挂在上边。一时间,义勇军战士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愤怒中。这位"马司令",就是辽南义勇军领导  相似文献   

7.
孔令波  孔刚 《世纪桥》2010,(12):37-40
<正>1932年夏秋,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猛烈攻势给日伪在东北的反动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为巩固其殖民统治,日伪当局调集大批兵力由南向北进行大规模"讨伐"。在日伪军重兵围攻下,孤立无援而又缺乏统一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从1932年10月开始大部散败,一部10万余人转进热河,一部4万余人随马占山等人退入苏联境内,虽然如此,还有17万余人仍在东北地区坚持斗争,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期斗争,他们仍是东北抗日战场的生力军,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然而,有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曲其实与抗日民族英雄高鹏振的关系十分密切,高鹏振完全可称得上是"国歌奠基第一人"。高鹏振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提供了形象源头与精神源头《义勇军进行曲》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主要表现的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时,以东北义勇军为代表的中国民众,为  相似文献   

9.
孔令波 《世纪桥》2011,(10):22-26
1934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呈现逐步发展的态势。这一年的义勇军“虽然数量上减少了,却在质量上提高了”,“出现由量到质的飞跃”。”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进一步走向新的发展道路。现对东北抗日义勇军1934年的人数和损失,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很多大咖聚集在北京,要从1000多首作品里选出一首作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当时,从国歌歌词的征集启事发出到最后选定的时间是71天,最终当选的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这原来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据史料记载,在遴选国歌的过程中,刚开始有一些人并不是很认同《义勇军进行曲》。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至少是歌词里的某些词语已经有些过时了。比如,时任中  相似文献   

11.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15-16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纷纷组建起以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为主体、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最多时达30万以上,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创作于1934年,迄今已经70年了。 当时,革命戏剧家田汉愤于民族的危难,创作了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于被捕前仓促将剧本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在一张包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托  相似文献   

13.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军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富有爱国之心的广大民众甚至东北军官兵的强烈不满,他们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名目繁多的抗日武装保卫家乡。这些群众武装是东北民众及部分东北军官兵违反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自发组成的,是民族自卫的一种义举,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辽宁抗日义勇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使日军在辽西、辽北、辽南、辽东处处受到打击。辽宁抗日义勇军的大规模抗日,充分显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是全东北人民的一项伟大的自发的爱国行动。它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感的伟大民族。”①30万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之间英勇战斗,使日寇“疲于奔命,畏之如虎”。②然而这样一支人数众多、战果显赫的抗日队伍,却在仅  相似文献   

15.
开展工农教育,提高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是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人民教育事业的扩展,工农成人教育活动日益开展起来,这不仅对新中国文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而且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试图对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作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普遍地提高工农干部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选拔一批优秀的工人和工农出身的干部到高等学校学习和深造,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从来就重视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早在一九三九年就指出,要“切实地鼓励工农干部加紧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使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起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这一段话,不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13,(1):50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周恩来。1949年7月初,周恩来在审批"征集条例启事"时就说,我个人的意见最好就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过大家可以讨论,再征求一下群众的意见。果然应征稿中有很多人提出同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孔令波  孔强 《世纪桥》2010,(8):19-23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起东北人民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帮助下,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公安部队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武装进行抗日。这些武装由民众自发组织而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抗日的战场上活跃着多支抗日义勇军,在这些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武装——流亡到关内的冯庸大学的女子义勇军。她们来自沈阳,怀揣着失去家园的国恨家仇,一路含泪唱着《松花江上》,在颠沛流离的泥泞路上,在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她们风餐露宿,不怕牺牲,始终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屡建奇功,谱写了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20.
孔令波 《世纪桥》2010,(20):19-23
<正>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于1932年底至1933年初就完全失败和瓦解了。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东北抗日义勇军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