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亲     
未名 《新青年》2004,(5):9-11
世上有一部书,它永远也写不完,那便是母亲。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很冷。母亲在众乡邻的欣羡中,第一次走出囚禁了也养育了她的大山,第一次看见城市,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初来乍到的日子,母亲很不习惯,抬起她略显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山,山呢?”母亲一个劲地问。妻子笑了,说:“妈,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哦,平原,没有山。”母亲自言自语,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猛然发现,一向以她的儿子能走出大山为荣的母亲,竟然对大山有这般的依恋!山很美,可山区也很穷。卑微的我却是母亲一生的骄傲。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我很…  相似文献   

2.
长途客车的后排座上,阴郁的母亲正呵斥着她那稚嫩的女儿. "这么简单的英语为什么还是背不下来,再给我背一遍!"声音低沉而阴郁,好在她还知道这是公共场合.即便如此,那车厢后半部分的乘客已经在这不和谐的气氛中变得局促不安起来. 她四岁左右的女儿噤若寒蝉,最终还是低着声音吞吞吐吐地说了出来:"what's……this…… "记住啊!我死你死!就这么念!"  相似文献   

3.
爱悬一线     
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遥遥相望,中间有铁索相连。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尚有13根铁索,而此地只有两根,一上一下相距约有一人高,山风拂过,铁索便悠然地荡起了秋千,无数椭圆的小铁环互相撞击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宛如大山的风铃。这是山上的招牌旅游景点,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返于两座山峰之间,向游人表演"铁索飞渡"。  相似文献   

4.
和闻名还选的北京书画家弘涛先生初次见面,是在福州西湖宾馆。那是省政府办公厅接待会上,王良薄副省长在会上授予弘涛教授“福建荣誉公民”的称号,大家都拍手称好,弘待教授也欣然接受。嗣后,我在和弘涛教授的继续接触中,加深了对他的了解。初次和弘涛见面,留给人的印象是面容清瘤、眼睛明亮、深沉井【实诚挚。看到他那文质彬彬的仪态,都不会以为他是山东人。然而,他却道道地地是山东莱州人。留在他童年的记忆中,这胶东半岛上,有许多大石头、大山和茂密的山植树、石榴树。还有那蓝蓝的海。弘涛上了小学,书读得很好,所以八岁上学…  相似文献   

5.
神奇五龙山     
五龙山神奇,不单单在其本身。更多的是这座大山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宗教、人文等多重信息。一座山如果只有一样东西神奇,不能算神奇,充其量算是偶然,但如果集多种神奇于一身,那就着实令人向往了。 辽宁的地势是东西高、中间低,东南部的千山和西南部的努鲁儿虎山将辽河平原和渤海湾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低谷。气象学家把这个狭长的低谷称为渤海大狭管。  相似文献   

6.
青城山散记     
游青城山的前一夜是在成都市里住下的。在省文化厅招待所里,吃过晚饭以后,先在总服务台对面,观光一下墙上的四川省旅游图,又和一位刚刚游过青城山的小伙子,打听那里下雨没有。……总之,尽量多了解一些青城山的情况。回到房间里,打开一本旅游小册子,重温着吴敬恒先生下边的一段话——"三峡在川东,青城在川西,剑阁在川北,峨嵋在川南,为天下四大观。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变。柏林墙崩溃,东欧嬗变,苏联解体,西方发达国家大面积蔓延着经济衰退,多党民主的风浪席卷着整个非洲,局部动乱和内战此伏彼起……冷战后,这股强大的冲击波震荡着世界每一个角落。人们明显地感到,这股冲击波主要是向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冲撞,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变革之风"。在这个充满内外矛盾和新旧矛盾的变革过程中,有的变得  相似文献   

8.
古城的夜     
在那片深秋的夜色中,与台儿庄古城迎面相遇。夜色中的古城是一片灯火世界。现代化的灯光勾勒着古城的一栋栋建筑,西门、步云桥、船形街……处处溢彩流光,闹猛着,重现着昔日大运河上"天下第一庄"的繁华故事。红灯笼是少不了的,现下国中,凡是带有古字的地方,红灯笼永远躲不开似地红着,那大一统的提示应该并不是主人的故意,但看在异乡人的眼中,却不免"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感慨。  相似文献   

9.
遵命躺在半似沙发半似床铺的皮椅上,面对着刺眼的聚光灯,张着麻木不仁的嘴巴,囚犯一般,等待着一个午时操斩的时辰。只见牙医用镊子,挟着刚才"搞"下的那颗蛀牙给我过目。此时,不由从心的深处浮上一句悼词:"安息吧!我的牙"……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实,说到拔牙,既恐怖又滑稽。记得有个江湖郎中拔牙的相声段子,说将绳子一端套在患者要拔的那颗牙上,另一端则绑在了椅腿。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如若在农村生活过,那一定是一段终生难忘,也非常留恋的记忆。其难忘和留恋,就在于走在村庄和田野,进入大山和森林,有种回归自然、置身美景的兴奋,有种大自然对人的馈赠感,也有种在家园、在母亲身边的慰藉与亲切。在农村,出门和远行,口袋里可以没有一分钱,行囊可以没有一块干粮,但不会饿着,也不会挨渴,田野里、山林中总有吃的,更有甜美  相似文献   

11.
远远地看蓟那抹七彩绚烂的虹,泼泼溅溅,一直铺向天边.以为自己遇上了人间奇景,顾不得浑身的疲惫与酸痛.她还是向着那片天边彩虹飞奔而去……一道道山,又一道道梁,她是一匹望山而跑的马,终究在离着那片虹云很远的山腰倒下……  相似文献   

12.
聚宝盆     
正朋友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桦林沟有一座庄园,让我去看看。下花园区离北京有100多千米,我们乘车走八达岭,过了八达岭走京张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下花园区。穿过城区,奔山区,过鸡鸣山。鸡鸣山是一座名山,虽然不高,却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名山。乾隆皇帝曾经来过此地,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相似文献   

13.
正发现脚下没路了。站在山腰的灌木丛中,正在四面寻觅,却突然飘来了带有古韵的歌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山峦和丛林让那声音忽强忽弱着。片刻后,一个穿着衬衫敞着怀的老人沿着山脊出现了。我仰头盯着这老头。风掀动他的衣衫,绿色的灌木和花丛是他脚下的祥云,蓝天则是他无垠的背景。他只是旁若无人地径自吼唱着。转眼间,他已站在我面前。"迷路了?您这是要去哪儿呀?"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少时见过一幅流传的杨椒山诗帖,诗句自然已经不复记忆了。但那淋漓飘逸毫无馆阁气的书体,却给予我很深的印象。那时听长辈讲,杨椒山是明朝的大忠臣,后来读了《明史》,才知道他是封建时代一位极有气节的忠臣义士。杨椒山是河北容城人,名继盛,字忠芳。椒山是他的号,因他忠贞刚烈不畏强权,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椒山先生"。他32岁考中进士,初选入南京吏部,三年后又调升北京兵部车  相似文献   

15.
正岁月如梭。可能由于今年元旦只放假一天,我感觉进入2014年的脚步尤显匆忙。然而,站在新年伊始的门槛,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望一眼过去一年走过的路,留意下自己身边的温暖抑或感动?我愿意把我经历的"回乡"与"回声",说给朋友们听。回乡大亮山在哪儿?在云南边陲保山施甸县境内。为何叫"亮"山?因为它秃,光秃秃一片荒凉。  相似文献   

16.
芝麻,Te amor!     
认识热带鱼是在一个飘着小雨的黄昏,网吧里烟雾缭绕,我的心也跟着很乱,打开QQ,陌生人里赫然有条大鱼在跳着,他发过来信息:"芝麻开门!"我想都没想,放他进来,从此他成为我的好友,那条大鱼一晚上都活跃地跳着,似乎不知疲倦,他兴奋地介绍自己,说我们本在一个城市,说远在加拿大的他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而我只敲上一句:"我失恋了,一无所有."大鱼不再那么活跃了,我猜他一定在想什么吧,我心烦得厉害,很快关机了.  相似文献   

17.
紫气八月来     
八月,一阵秋风把那阴郁、粘稠一下吹到了山那边。院子里的树叶"哗啦哗啦"的脆响,那风一阵一阵的利落、干净。群山围拢的天空被风吹过呈现出一派蓝色,那大地上的潮湿便化作白云欣喜的跟随风在天空行走。那潮湿,仿佛完成了它的使命般一下子就从地面飞到了天  相似文献   

18.
我在辽西走廊、渤海湾畔的锦州生活了22年,一直被海的俊美与阔达感染着,被山的灵秀与伟岸感动着.说起山,不能不提到位于北镇境内的医巫闾山.闾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传奇……自然和人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融于闾山雄峻多姿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很小的时候,走在村庄通往乡镇读书的颠簸小路上,常常听到广播站连放一首首激励人心的歌,有《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望星空》等等,其中还有一首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而今天我才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桃林怀抱的秀丽村庄,桃园漾着孩子的笑声……”便是我们丹东河口的景色了.原来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到河口采风,为鸭绿江河口景色所陶醉,欣然作词,挥笔写下那首世人皆知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蒋大为一唱走红.从此到河口看山、游水、赏桃花、品鱼宴成了人们心之神往的地方,尤其春秋两季成为摄影爱好者必驻地.  相似文献   

20.
你是一座用城市组成的城市,各区都自成一体。每条街的居民都操着自己的方言,人们为生计奔波不息。……天空为你那水泥建筑感到疲惫,城郊在膨胀,有如涨潮的海水,……远处,古老的教堂响着钟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