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直梁鼎芬     
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张之洞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得归功于这个一点儿也不疯的梁疯子。民国初年,拖着一条清朝辫子,在北大讲学的辜鸿铭,张之洞湖北任上造汉阳兵工厂,引进德国克虏伯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时,因为他精通多国文字,也曾重金敦请他入幕。  相似文献   

2.
我从小便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我曾经被两位慈祥的老人当做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祖父离世时我才5岁,祖父被送进了医院,再也没有回来。至今我依旧记得祖父临行时那看我的目光。祖父去世后爸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肯出来。那时我并不理解这一切,但我却哭得很伤心。祖父去世后,那段很漫长很平静的日子里,我常听到祖母在  相似文献   

3.
正我祖父齐白石,出身穷苦,少年时曾掘野菜以干牛粪煨食,甚至家里久无炊烟升起也是常事。但是由于他自强,并好学与勤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攀登到了诗、书、画、印的东方艺术高峰。这一切首先缘于他对古圣先贤成就恭恭敬敬地认真学习与继承,而后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寻求自己的艺术定位。谨让我摘录并借用当代诸贤评论我祖父齐白石的著述,作为我对我祖父齐白石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三世铁路情     
正1906年火车的到来,使长辛店这个小镇完全变了样。它不仅取代马车,还引来了不少洋人和洋玩意儿。一个偶然的机会,祖父被当时长辛店机务段的比利时主管招聘到家里作帮厨。当年20岁的祖父勤快好学,跟比利时厨娘学会了法语,虽然一个法文字母不识,口语却非常流利。一次一个中国雇员找这位比利时总管办事,现场没有翻译,祖父临时担当了一回翻译。从此祖父常常为这位比利时人做非正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总统米格尔·德拉马德里·乌尔塔多现年五十二岁,于1934年12月12日生于科利马州首府科利马市,是西班牙军人的后裔,其曾祖父和祖父分别担任过科利马州临时州长和州长,其父是律师。1937年其父被害,母亲带领全家迁居墨西哥城。1957年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后在墨西哥社会经济学院等院校讲授法律和经济课程。1964至196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60年以来曾先后在墨西哥银行、财政和公共信贷部、墨西哥石油公司任职。1963年参加革命制度党。1976年任洛佩斯·波蒂略政府财政和公共信贷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6.
今年农历3月初十(公历4月28日)是爱国华侨领袖、著名华侨教育家———我们的祖父张国基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祖父在走完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一生重教、永爱中华”的百年人生历程后,于1992年8月30日辞世。祖父逝世后,党和人民对他一生业绩的高度评价以及海内外侨界人士对他的深切悼念之情,使我们至今感动不已,铭记难忘。在纪念祖父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追思祖父历尽沧桑的人生之路:他和毛泽东同志是同窗挚友,在学生时代即加入新民学会,并成为新民学会派往南洋任教的第一批会员。先后在新加坡道南学校、华侨中学、八华学校、广仁中学…  相似文献   

7.
周贻谦,先名贻德,字济渠,号热之。清同治十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87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周贻谦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独生子,大排行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他幼时念书刻苦,很有学问,系"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由于祖父周樵水先生到淮安任过后补知府等职,所以曾在淮安官场任职并教过书,也曾居住于淮安驸马巷周家宅院,其独生儿子周恩彦就生于淮安。1909年由其妻兄钱能训提携,到奉天(今沈阳)的铁岭当税务局长。一年后由于手下人贪污遭革职并向其追还赃…  相似文献   

8.
埃及副总理布特罗斯·加利将于明年1月接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正式成为第六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5年。这将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由非洲人担任这一职务。资深的国际法专家和外交家加利现年69岁,埃及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1922年11月14日生于开罗一贵族家庭。其祖父在英国统治时期曾担任过总理职务,父亲和伯父也都是埃及的高级官员。1945年加利毕业于开罗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后去巴黎深造,1949年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学位,1954年他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在此期  相似文献   

9.
李震,原名陈国珍,福建省晋江市人,是新中国早期工业战线的技术开拓者之一。1913年农历十月一日出生于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溪尾份一个富足的农民家庭。其家族在清末民初颇为显赫,曾祖辈有兄弟七人,曾祖辈、祖辈不乏有人受到清廷的封赠和旌表。叔祖父陈章笨为菲律宾侨商,事业有成,乐善好施,至今乡中故老尚能缕述,他曾于民国初年捐巨资在家乡建造跨度近50米的溪尾桥。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祖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清道光十七年生于贵州兴义府(当时其父张瑛任兴义知府),长于兴义府署(今安龙)。自幼博闻强记,才华过人。11岁即为贵州全省学童之冠,作《半山亭记》,名噪一时。12岁于贵阳出版第一本诗文集。  相似文献   

11.
拉宾的孙女,19岁的诺亚在新近完成的一本书中将阿拉法特描述为“叔叔”。 在这本名为《以悲痛和希望之名》的新书中,诺亚说,是一些极端的犹太教士和其他“狂热分子”持枪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但她无需为此事展开报复。在诺亚生动、扣人心弦的笔触下,拉宾不只是一个祖父、一位受人尊重的国家总理,也是他们这个亲密融洽家庭中的一员。诺亚开玩笑地将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经历 约翰·F·克里(John F.Kerry)1943年12月11日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祖父是捷克犹太移民,为融入美国而隐瞒了犹太血统。其父理查德是美国国务院驻外事务局职业外交官,其母罗斯·玛丽  相似文献   

13.
玄奘法师(公元602——664)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祖父陈康以学优仕北齐,任国子博士。父亲陈慧在隋初任陈留县令、江陵县令,他见“隋政衰微”。“潜心坟典”,是位隐君子。玄奘为陈慧第三子,“幼而珪璋特达,聪悟不群”。玄奘的二哥长捷,在隋炀帝大业间出家于东都净土寺,是位笃学僧人。玄奘受其影响,在15岁时也入净土寺为僧。不久隋朝大乱,玄奘与长捷游蜀避兵灾,在成都空慧寺暂住、讲经。  相似文献   

14.
库柏先生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高级经理,曾担任过大众公司一个最大最现代化的车间主任,他在公司甚至德国汽车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本人有着不同的身世和传奇般的经历。库柏先生出生在德国萨克森州一个叫弗莱贝格的小镇。祖父是当地闻名遐迩的大农场主,有着丰厚殷实的家产,他期望唯一的儿子能够识文断字、进而金榜题名,将来子继父业、光宗耀祖。然而库柏的父亲没有沿着那条“如花似锦”的路走下去,却选择了一条与其背道而驰的道路。21岁那年他毅然放弃舒适优越的生活,抛弃万贯家产,离家出走投奔革命。不久他加入德国共产党,从此…  相似文献   

15.
(三) 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甲、生平和著作罗纳德在1842年出生于马拉特的一个笃信印度教的家庭,属婆罗门种姓。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英国殖民政府的上下级官吏。罗纳德在孟买大学毕业后,曾担任母校的历史学教授、文学院长等职,以后又出任浦那等地的高等法院法官等等。1867年他在浦那建立了宗教联谊会(祈祷者会,prorthan(?) Sam(?)j),这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宗教改革团体。另外,他和提拉克在一起组织了鼓吹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民众协会(S(?)rvajanik Sabb(?)),他是国大党发起人  相似文献   

16.
王遹出生于山东。她的祖父王丕煦曾参与“公车上书”运动,辛亥革命后,是民国元年的首任山东布政使。据亲属回忆,她父亲王谷辰是清华学堂学生,与原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罗隆基、大学者汤用彤是同届校友。1919年,因积极投身“五四”运动,被迫中断学业,从此潜心致力“实业救国”。20世纪20年代初,王谷辰创办了“济南合众养蜂公司”,此外他还倡议组织养蜂学会,创办《中华蜂业》杂志和养蜂学校……查阅中国现代养蜂业的历史,不难看到有关王谷辰的文字记载。王遹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爱国传统、兴国热忱的人家。她生于北平,三岁时回了山东,在济南上的小…  相似文献   

17.
走出南熏亭南熏亭上,少年萧克眺望远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香花岭之麓的神岗岭山脊,有一座凉亭,它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南熏亭。萧克将军就出生在此凉亭之东里许的小街田村。萧克的家庭世代书香,他的曾祖父、祖父、四伯父和父亲都是贡生,三伯父考中拔贡,是父辈中学历最高的。三伯父在家乡的第二高等小学当校长,后到桂阳第八中学任国文教员,还到湖北、安徽等省讲学。萧克经常见到三伯父来去匆匆的身影,在南熏亭的山路上渐行渐远,有时一去便几个月。萧克的父亲萧覃茂是读书人,虽然家中人口多,劳动力少,生活比较艰难,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18.
正祖父童紫剑,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月7日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6岁考进"溆浦县立高等学堂"(卢峰书院)。在校时,面对祖国山河破碎,无比仇恨帝国主义和腐朽的满清王朝,只恨报国无门。得梁启超的《中国魂》、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论》等进步革命书籍,开扩视野,萌发反清反帝的革命思想。1911年在  相似文献   

19.
金香炉     
祖父平生只有一张照片,黑白的,三寸,毛边,被父亲镶在镜框里。他戴着眼镜,穿着长衫马褂,像个古董。祖父若还健在,早已经是过百的人了。我无缘见他一面,只能从父辈那里听些相关的传言,倒像是隔世的传说了。祖父在民国时曾任过要职,是极体面的人。可他不惯在官场里沉浮,中年时就卸去公职,回乡务农了。虽曰务农,祖父却不比旁人,他是不曾真下过田地的。大抵见过大世面的人都喜欢保持自己体面的样子,祖父平素只穿长衫,若换中山装时,必须熨出笔直的折痕,他才肯穿。无论冬夏,即便居家闲住,他也从不随意解  相似文献   

20.
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竭尽全力阻止我成为一个酿酒人.他一辈子都在为当地的啤酒厂酿酒,可是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他的父亲和祖父同他一样,所以他不想让我也成为酿酒人,甚至连啤酒桶边都不让我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