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萌 《法治纵横》2013,(10):23-26
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知道密码,那就有可能将存款取出。可是。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  相似文献   

2.
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知道密码,那就有可能将存款取出。可是,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  相似文献   

3.
今日沂蒙山     
修成国 《中国监察》2009,(22):62-63
我了解沂蒙山,是从《沂蒙颂》的那首歌曲中,歌中唱到:“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相似文献   

4.
亲情误     
亲人违法犯罪,深陷囹圄,其父母、妻子、兄弟等,按监管场所的规定,定期探望服刑的亲人,送些生活用品和食品,给亲人一些关怀和慰藉,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由于一些亲属对服刑人员畸形的爱、变态的情,却引发了罪犯的重新犯罪,一些亲属也因此深陷泥潭。  相似文献   

5.
子午 《江淮法治》2013,(8):13-15
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知道密码,那就有可能将存款取出。可是,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更为甚者,倘若银行的存款是"无主存款",也就是存款人死亡后没了亲人。那么这笔存款又该属于哪一位?难道永远留在银行"休眠"不成?调查表明,对于此类"无主存款",我国目前尚属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北川县城瞬间被夷为平地。幸免于难的公安民警从废墟中爬出来,顾不上抢救、哪怕是看一眼被埋在废墟下的父母、妻儿,忍着心灵和身体上的巨大伤痛,第一时间组织起救援队伍,用双手从钢筋水泥废墟里抢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当他们终于看上一眼亲人时,相依相偎的亲人却已经永远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7.
“那段日子里,我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连恋爱的资格都没有,无时无刻不提心吊胆,白天,每次听到警笛响起都令我魂飞魄散、胆颤心惊;夜里,孤独与寂寞像两条大虫撕咬着我的心,常常是泪湿枕边,夜不能寐。我就像一只老鼠只能生活在黑暗中,见不得阳光,是检察院和冉云龙检察长以及我的亲人给了我面对现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走出大地震     
在唐山大地震后的漫长岁月中,那些幸存者或因失去亲人、或因身体伤残而难忘那令人恐惧的一幕。30年来,他们在努力地走出心灵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他将人生的暮年献给了广袤的田野,他将生命的余辉播洒在贫困的山乡。年近花甲,他放弃与阔别已久的亲人团聚,孤身踏上贫瘠的土地,去圆一生的梦想。已是77岁高龄,他仍不知疲倦,日夜奔波在田野山乡,只为大地丰收,农民安康。因为在他心中永远也忘不掉那贫瘠的土地、贫苦的山民和那碗令他感动一生的米粥……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2008年5月12日,国人在瞬间失去了10万余同胞,不计其数的家庭失去亲人、家园、朋友。三年过去了,虽然亲人无法唤回,但重建的家园、孩童的歌声让灾区人民的脸上重现笑颜。  相似文献   

11.
王涛 《政府法制》2009,(20):27-27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人把小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三人请到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看谁能尽快用最廉价最快乐的方法把这个屋子装满东西。于是物理学家开始分析在哪面墙上开扇窗户最适合采光。数学家开始计算房子的体积看有多大地方。正当他们忙得焦头烂额时,小孩找来一根蜡烛并点燃,房子忽然亮了起来,然后小孩欢快地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2.
人是社会的人,“关系网”人皆有之。人一旦有了权力,亲人、部属、故友接踵而至,其实许多是冲着权力而来,关键看拥有权力者对待关系网的态度。可是有的领导干部往往摆脱不了由“情”所编织的变异的“关系网”,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人、部属、故友牟取不义之利,成为“关系网”的俘虏,成为不法分子编织的“网”中之囚。  相似文献   

13.
第2次生命     
1999年2月4日,对19岁的陈某来说,是一个黑色记忆。那一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幸运的是,经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干警的竭力抢救,他获得了第2次生命。2月3日,在湖南省坪塘劳教所一大队服教的广东籍劳教人员陈某因急剧腹痛来到所医务室就诊。在此之前,他也...  相似文献   

14.
感悟生命     
在四十多年的生命里,我先后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不少亲人和朋友的死亡。尽管我对生命是贪婪的, 但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长,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哲人安东尼说过:人死犹如果子熟落,应当谢谢出生你的那颗树木,又如演员演完一出戏,应当心平气和地退出舞台。人固有一死,谁也不能从生理上物质上超越死亡,只有从心理上精神上寻找超脱途径。死固然可  相似文献   

15.
公仆情怀     
毛野德同志是我们宜丰县委书记,他处处事事以民为本,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被宜丰人民誉为“活着的孔繁森,当今的焦裕禄”。作为他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想给大家讲点他如何对自己、对亲人严格要求的故事。对亲人,“严”字当头毛野德同志对亲人的严格要求首先体现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毛野德同志的妻子熊兰英是县教委的一名普通教研员。也许有的人不会相信,熊兰英现在仍是合同制工人待遇。熊老师并不是没有录干、提拔的机会。她从1976年开始任民办教师,历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区、县“十大杰出青年”、“三八…  相似文献   

16.
感应性精神病(induced Psychosis)是指患类偏狂或妄想性精神病的病人,在和其最亲密或信仰依赖的亲人,长期相处在一起中,病人所表现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其亲人使之产生共鸣和精神感应,偏信了病人的妄想内容,产生与病人同样性质的妄想观念与精神病态。此时病人成为感应者,其亲人  相似文献   

17.
老鬼 《检察风云》2011,(21):60-60
盲目探险追求刺激,甚至进行非法闯荡,不仅失去了旅游探险的实际意义,更会让亲人焦心、朋友担心、社会忧心。这么做贪图的是个人满足,浪费的是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8.
重刑犯监狱新入监服刑人员刚入监的情绪以孤独、悲观绝望和恐惧害怕为主,愤怒和不满虽最低却不容忽视。经入监教育,通过自我调整、民警关心教育和亲情支持,多数服刑人员能适应监狱。此时,情绪转为对自己的悔恨和对亲人强烈的内疚,为失去自由而感到痛苦。孤独压抑,悲观绝望的情绪则始终伴随他们。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规划多年的服刑生涯。亲人状况是其最担心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联系上家人,信件是首选方式。此时也是入监教育的最佳时机。对此,管理者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经常听我祖母和母亲对那些失去亲人的邻居们说一句劝导的话:世上只有千年寿,难有百岁人。意思是劝导那些失去亲人的邻居们,不要过于悲伤,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我度过童年的那个村庄,叫汤湾村.村子里只有十多户人家,大都一贫如洗,艰难度日。我常常看到一些老人、壮年,还有幼童,死了之后静静地躺在地上一、二天(当地入殡习俗)。于是我开始怀疑祖母和母亲说的话.怎么那么年轻的人也会死.他们离百岁还远着呢!  相似文献   

20.
1996年9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听到别人接见,我特别急、特别烦,主要原因是想念亲人。回想起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情景,我不禁潸然泪下。今天是中秋佳节,此刻,我唯有在心里祝福父亲、母亲、文华、刁雪、刁芳节日愉快!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