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众所周知,国民党军队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对中央苏区和其他几个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军事"围剿"。但令人颇感困惑的是,来自共产国际方面的材料却认为共有六次"围剿"。那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明显的差异?其中关键的分歧点又在哪里?何种说法更为妥当?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对此重大史事究竟应该如何表述,本文拟作一番辨析。一、共产国际的六次"围剿"说  相似文献   

3.
李德来中国前,仅有两次简单的军事经历,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把他请到中央苏区的,并在博古的支持下,掌握了中央军事指挥大权,成为凌驾于中央军委之上的"太上皇"。李德不问中国国情,不顾战争实际情况,仅凭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坐在"独立房子"里按着地图指挥战斗,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长征的初期,他采取了消极避战的逃跑主义,再次使中央红军损失惨重。黎平会议最终否定李德顽固坚持的错误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4.
1930年12月30日,在江西省永丰县南部今龙冈畲族乡万功山与相邻的君埠乡小别桥约15华里的狭长山峦中,红军全歼国民党反动派进剿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并活捉中将师长张辉瓒,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史称龙冈大捷。毛泽东同志为讴歌龙冈大捷,于1931年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距今已近80年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其取得的军事胜利给予很高评价,很少有人论及其取得的重大政治胜利。笔者通过对众多史料深入研究发现,这次反"围剿"军事之战结束后,接踵而来的是一场长达月余的政治之战。从其取得政治"三响"的丰硕战果来看,其政治战战果竟不亚于其军事全胜战果。  相似文献   

6.
1931年7月.不甘心前两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毛泽东率领3万红军,从福建建宁千里回师兴国,以寡击众,连战连捷,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令人痛惜的是,战斗中三位红军悍将阵亡,永远长眠在了兴国的青山绿水中,他们就是红一师师长李实行、红四师代理师长邹平和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  相似文献   

7.
1933年二三月间,周恩来、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实施黄陂和草鞋岗战斗①,歼灭陈诚指挥的国民党进剿军第一纵队主力,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凡涉及这次反围剿的论著,都认为上述两次战斗创造  相似文献   

8.
1931年7月,不甘心前两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毛泽东率领3万红军,从福建建宁千里回师兴国,以寡击众,连战连捷,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令人痛惜的是,战斗中三位红军悍将阵亡,永远长眠在了兴国的青山绿水中,他们就是红一师师长李实行、红四师代理师长邹平和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  相似文献   

9.
王恩 《世纪风采》2011,(1):42-46
第一次“围剿”:林彪俘获了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1930年10月底,蒋介石命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调集7个师约10万人马,以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杀奔我江西革命根据地。这就是所谓的蒋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一次“围剿”。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7,(8):44-45
周恩来、朱德运用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术 熊伯涛协助师长打了枫山铺伏击战 在毛泽东失去兵权的同时,国民党开始布置对中央苏区的大举进攻,这时候鄂豫皖区已不存在,红四方面军已踏上向川、陕边地区转移的艰难征程。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11-17
正从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始,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据了中共中央的统治地位,他们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横加指责,撤销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职务。毛泽东在军事问题上不但失去了指挥权、决策权,甚至连发言权也被剥夺了。  相似文献   

12.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相似文献   

13.
我的老家是上杭才溪公社西溪大队红庄生产队。我们家原先是河南豫西人,从河南逃荒到这,在才溪已经住了有五代人了。解放前,我父亲做生意,贩牛犊,由于牛被传染了瘟疫,死了几头牛,亏了本,欠了地方五六百块钱的债,临到过春节时,都要躲债去。当我13岁时,发生南昌暴动,南昌距闽西不远,震动了整个闽西。不久,红军进入了上杭城,到处写标语,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红军纪律很好,给闽西群众留下了  相似文献   

14.
颜梅生 《湘潮》2011,(5):49-49
从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其间,中央红军共牺牲了9位师长。这里介绍的是他们其中的5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胜利时填写的词篇建国后都公开发表了,唯有指挥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未见词作问世,其实当时在江西君埠他就即兴吟词了,只是"渠魁今日应活捉"未能实现,所以该词一直在民间流传。现笔者对该词的创作地进行了认真考证,愿同研究者共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一开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就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为了保存力量,发展根据地,则不断实行反"围剿".因此,"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1930年底,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展现了毛泽东驾驭战争的非凡韬略与高超的指挥能力,同时也初步建立起了他的军事权威.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毛泽东歌颂三次反"围剿"的词作都用《渔家傲》这一词牌?词作创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有4次修改?在词作中,毛泽东声色雄壮、文气浩荡的豪迈之情是如何抒发的?  相似文献   

18.
赖晨 《党课》2013,(18):91-96
西药奇缺 从1930年开始,为了消灭中央苏区,蒋介石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企图困死红军,使中央苏区经济枯竭,几乎无法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为消灭红军,彻底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其时,抚州域内共有六个全红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西南部紧连着中央苏区的吉安和赣州,东北部与赣东北苏区接壤,东部与福建的邵武、建宁、泰宁毗邻,西北部大部是白色区域,小部则是游击区域.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天然屏障,也是中央苏区连接赣东北苏区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军要进占中央革命根据地,必须突破抚州红色区域这个重要门户.因此,抚州红色区域成为红军与国民党军争夺的战略要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中,第四、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就在抚州区域,在此期间的战役战斗尤为频繁和激烈,这些战役战斗的胜负对中央苏区的兴衰产生过重要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戴岳 《广东党史》2010,(7):51-53
<正>1930年,蒋、冯、阎混战于中原,江西红军在毛泽东政治委员、朱德总司令的领导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革命根据地也进一步得到扩大。蒋介石对于人民军队和政权的发展,感到极端的仇恨和恐慌。当中原大战刚结束,即抽调10万人以上的兵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