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青年的文化自觉与青年文化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为文化主体,即意味着要进行文化担当,因此,文化自觉体现为一种文化责任的主动承载。在我国处于复杂社会转型期的今天,青年所担负的文化使命亟需文化自觉。当代青年应使文化自觉成为自身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品质和积极实践,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文化担当。这需要增强青年的文化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明确文化立场,强化青年的文化责任;提升文化厚度,培养青年的文化反思精神;彰显文化特色,突出青年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
监狱文化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文化模式在一般意义上有监狱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划分.监狱的物质文化首要的是满足刑罚执行需要.监狱的制度文化涵盖了监狱行刑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代监狱行刑文化思潮和走向.监狱的精神文化由监狱社会文化心理、自发的和经验的精神文化、自觉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构成.监狱的精神文化内在于监狱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探讨监狱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范畴,有助于厘清监狱文化演进和发展的脉络.监狱行刑文化模式是监狱文化的核心范畴.围绕行刑目的这一行刑核心内容,报应主义行刑文化模式、功利主义行刑文化模式和正义行刑文化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周湘智 《党建研究》2011,(12):39-40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2003年以来,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们的文化认知日益深刻,文化阵地大力巩固,文化队伍持续壮大,文化环境明显改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机构活力迸发,文化对外影响力与时俱增。改革已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对发展文化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繁荣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技术日益更新的时期,将文化技术与经济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将是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文化技术是指文化方面的生产和生产能力,从广义来看有三个方面,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设备、文化的资源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的技能。文化技术可分为文化硬技术和文化软技术两部分,文化硬技术侧重于文化建设、机器、设备、工具等制造技术,文化软技术侧重于软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不断有助于自由的实现,而其文化发展则表达和体现着人对自由的追求。自由与文化的关系从文化构成讲包括自由追求中的文化构成,自由实现中的文化发展,自由效应中的文化评价;从文化发展模式讲包括内外自由的文化环境,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真善美的文化价值,追求自由的文化目标,风格各异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冲锋号角。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带来了难得机遇,也造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强化文化认同,提高中国文化凝聚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健全文化发展体制,提高中国文化创新力;坚决抵制文化演变,提高中国文化防御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参与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唐君毅被称为"伟大的中国文化运动者",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特质做了深刻研究,对中西文化做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了多方探讨,其文化研究正是文化自觉。唐君毅的文化研究表明,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自觉激活创新意识,文化自觉赋予责任意识,文化自觉增加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识别文化优缺,文化自觉生成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9.
李佶欣 《长白学刊》2013,(4):159-15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大文化改革力度,构建科学的文化制度体系,促进和完善文化管理与生产经营机制,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育化方式,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与文化关联的视角,体育文化的历史进程始于体育推动文化,成于文化进入体育,终于体育成为文化。借用文化的一般结构,体育文化的逻辑构架要素包括体育产业文化、体育规则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南民族大学王雨同学来信说,有种说法,中国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有什么不同?答:文化大国通常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巨大的文化发展潜力,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庞大。文化强国除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量大质优等特征之外,最突出的一点,是其拥有强大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8,(1)
史实表明,唐代以前海南主流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含有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农耕文化、青铜文化、纺织文化、教育文化、礼仪文化等,而且几乎属于中原文化或汉族文化。从隋代起,随着中原王朝对本岛统治的不断加强,中原文化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3.
詹贤武 《新东方》2013,(3):6-10
黎族文化在历史变迁中,文化主体秉持着独立自主的主体立场,在与外族文化接触时,文化涵化中主动采借,文化接受中有文化排拒,文化吸收中有文化过滤与文化变形,张扬着民族文化的个性,维护着民族文化的尊严,形成以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为特征的文化主体性,在黎族的文化进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本位看雅俗之争现代文化生态当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既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两种文化类型。这两种文化类型区别在于:精英文化可以称为严肃文化,也可称为高品质文化、高雅文化,它是社会主流文化当中代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倡导一个社会优秀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红色文化经历了精英文化、区域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等不同形态的嬗变与重构.革命时代,红色文化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党的创立时期的精英文化,演变为区域性的苏区文化、抗日根据地文化、解放区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一跃而为主流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全面释放,红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总策划--以元阳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都是大自然生态圈中的一个物种 ,都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动态的生命体。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元阳各族 ,创造了以哈尼文化为主体的江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代代传承 ,形成庞大深邃的文化宝库。其中已经整合成型的有梯田文化、村落文化、火塘文化、节日文化、贝币文化、艺术文化、口传文化、土司文化、谱牒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应当保护和传承 ,都应当在旅游市场中展示其魅力  相似文献   

17.
江浙文化(古称吴越文化)与湖湘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两支地域文化。两相比较,江浙文化发达较早,湖湘文化兴盛较迟;江浙文化相对开放,湖湘文化相对保守;江浙文化相对温婉而细腻,湖湘文化则相对豪放而粗犷;江浙文化更多地名于经济与学术,而湖湘文化则更多地闻于政治和军事。尤其是在反帝反封建的近百年历史上,江浙文化与湖湘文化各展其长,为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事业做出过符合它们各自文化风格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冬平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8):38-41,49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问题。文化自觉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前提,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文化自强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只有实现文化"三自",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共享性、实践性和延续性是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要件。我们虽在经验层面无法对校园文化作完整性的类别化分类,但依其表现形式可大致分为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即校园精神文化,显性文化可大致细分为物质文化、语言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和组织文化等五个方面。制度是各类校园文化形式享有延续性特征的决定性要素,虽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属同一层面,却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文化形式不可或缺的要素,融于各类文化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兔年即逝,龙年将至."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个龙年,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浓郁的文化气息. 举国上下在思考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讨论文化——文化发展、文化改革、文化繁荣,在建设文化——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对内,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外,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交流和对话,向世界展示、说明和平发展快速进步的中国.中华民族正以一种更宏大的历史胸怀,拥抱21世纪的文化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